气温对新冠病毒影响有多大?

单身狗组合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一种观点:随着气温的上升,季节性的因素将放缓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的传播。根据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发表的一篇文章,所有传染病都可能是季节性的,尽管存在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们会上升和下降,这种趋势对于淋病和麻风病等慢性或长期疾病也同样适用。

春季花开为水痘和沙门氏菌的爆发提供了新的活力;夏季充满了莱姆病,小儿麻痹症,梅毒,破伤风,结核病等疾病;秋季,淋病和黄热病崭露头角;冬季流感高发,有时也会引起肺炎。这种季节性的模式是否适用于SARS-CoV-2尚不清楚,毕竟春天才刚刚开始。布朗大学的流行病的一位专家表示:依靠季节性因素来遏制流行病可能是一条危险的思路,季节性因素有可能降低感染率,但单凭这一因素,世界还无法接近解决疫情,更为重要的是要依赖于人们的防治措施,从而减缓传播速度。

当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第一次侵入人群时,肯定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正是因为它是新的,所以人们都没有免疫力,这使得病毒有许多潜在的宿主,不管天气如何,在未来数月内都将维持。这就好比在一片充满火种的森林中点燃的大火,偶尔的暴风雨可能会减缓火灾的发展,但由于有这么多脆弱的树木,一点降水不足以扑灭火焰。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家马丁内斯认为:对于第一波病毒的爆发,季节性没有那么重要,我们不能指望(病毒)就这么消失。在他研究的70多种感染疾病中,它们都呈现出了季节性的。

对于驱动疾病季节性的因素,一些是显而易见的。由细菌、寄生虫或病毒引起的感染,必须由蚊子或者其他动物这样的媒介从一个宿主运送到另一个宿主,疾病不可避免地会随着它们的自然繁殖季节而消长。在其他情况下,环境也会对病原体产生直接影响。一些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和SARS-CoV-2病毒,被包装在一个脆弱的、脂肪含量高的包膜里,它们对热量和紫外线很敏感,但是高湿度又会促进它们的传播。

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病毒学家劳拉·约基对小白鼠的研究表明:低湿度会损害其呼吸道中的细菌黏液,并损害关键免疫分子的产生,使啮齿动物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疾病传播行为也会随着季节而变化,从而引发暴发,甚至可能超出病原体的传播季节性。这种季节性的模式,几乎构成了人类追踪病原体的时间线。

COVID-19病例可能在持续寒冷干燥的天气达到高峰,然后在夏季下降。对于我们来说与其被动地接受季节性对冠状病毒的影响,还不如寄希望于自身的行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开人群,注意周围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接触。




前沿视界


气温对新冠病毒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气温高于25℃时,新冠病毒只能在空气中存活2-30分钟;二是天气热时人体免疫力等生命活动旺盛,可以消灭病毒;因此,炎热夏季到来新冠病毒会消失。


蒋博士中药研发专家


虽然历次经验说明,病毒和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2003年的SARS,但是温度不是影响病毒存活的决定性因素,此次的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对温度的适应力也强,虽然随着天气温度的上升可能对于病毒的传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可能不会很明显,甚至在疫情防控不利的情况下,气温上升并不能影响到病毒的大范围传播,所以像印度虽然处在热带气候,但由于印度的人口密度大,医疗条件有限,卫生习惯普遍堪忧,所以一旦防控不利,很可能造成疫情爆发,到那时又是一场人类浩劫,甚至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及其他国家,还是为人类祈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