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事件,是毁了司马迁还是成就了司马迁?

韓奈戴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李陵(前134年-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

公元前102年,每天都在想着开疆拓土这码事儿的汉武帝,派自己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八万雄师征伐匈奴。然后再派出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侍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率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后,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受。匈奴以八万马队围攻李陵。经历八昼夜的战役,李陵斩杀匈奴一万多人。可是,终极因为他得不到主力队伍的声援,后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被俘后投诚。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

司马迁对汉武帝说:“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意思是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打入大牢后,落到了酷吏杜周手中,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汉代免去极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拿五十万钱去换,一种就是受“腐刑”,也就是被阉割。司马迁家境贫寒,拿不出那么多钱,又无法忍受“腐刑”屈辱,曾经想到了死。但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而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在写到汉武帝的本纪时,尽管武帝尚在,但笔下毫不留情......最终,司马迁凭借《史记》流芳千古,后人写史书,再也没能超越太史公的高度。

所以说“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马迁。


刀笔传神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

李陵事件对于司马迁来说,谈不上成全,而是莫大的伤害——此事极大地摧残了他的身体和精神。

李陵事件回顾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西汉名将,擅长骑射。李陵是名将之后,一心想像祖父那样建功立业,扬名天下,他自视自己和手下武功高强,向汉武帝请求允许其率五千步兵“直捣匈奴王庭”,并对汉武帝说“臣所率领的屯边将士,都是荆楚勇士、奇材、剑客,力可缚虎,射必中的。”可惜李陵过分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匈奴的实力,以为凭借自己的勇猛就可以灭了匈奴,结果他所率领的五千部卒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几乎全军覆没。

败了也便罢了,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李陵当初既然在皇帝面前慷慨激昂拍了胸脯说要力战匈奴,而且跟从的士兵大都已战死沙场埋骨于荒漠之中,那么作为头领的李陵就应该保全气节,血战至最后一息,而不应该垂剑投降,这样做即对不起他手下那些壮烈牺牲的勇士,也让他的家族和汉庭蒙羞。

李陵事件另一个主要责任人是汉武帝,汉武帝晚年刚愎自用、暴戾多疑,他指派的两个西征匈奴的主要将领皆不当:首先指派根本不会打仗的李广利为帅就是个大错误,他因为宠爱李夫人而爱屋及乌,想让自己的“大舅子”李广利立功封赏;其次汉武帝不应听信李陵一番慷慨陈词,然后就答应给他五千步兵命他去“灭匈奴”,李陵固然武艺高强且深得部下士兵爱戴,但是再厉害凭五千步兵就能灭了匈奴那也是“狂夫妄言”。

西征匈奴的失败让汉武帝很没面子,很气恼,但是气归气,他总不好拿“大舅子”李广利开刀吧,那样就等于承认自己识人不明用人不当,而且宠姬李夫人也不会答应,这时候汉武帝需要一个替罪羊,这只“羊”就是李陵,因为李陵投降了匈奴,因此汉武帝就把西征匈奴失利的责任一股脑“甩锅”给李陵,把他的家人和三族给杀了。

李陵的投降让汉武帝勃然大怒,众大臣们为了自保也“一边倒”地齐声附和汉武帝、声讨李陵,偏偏司马迁“不合时宜”地站出来为李陵说好话,替李陵辩解开脱,说李陵孤军深入,以区区五千步卒战八万匈奴兵,杀敌万余,投降也未必是真降。

“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汉武帝此时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司马迁的劝谏,反而因为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而把他下狱论罪,并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李陵事件对司马迁的后半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司马迁受宫刑后,变成了一个“不是太监的太监”,这严重损伤了他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士子、一个读书人的自尊与自信,带给他巨大的精神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从此,司马迁是个另类,至死背负着沉重的屈辱,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他自觉不会被任何阶层接受,人们嘲笑鄙视他,便再有才情也枉然。

从此,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士大夫、一个才子的司马迁“死”了。心灰意冷的司马迁从此只是“太史公”,终日埋在故纸堆里,终于完成了号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光辉著作《史记》,他以写书来麻痹自己,减轻精神上的痛苦。

有人说是李陵事件成就了司马迁,所以才有了《史记》,照照不这样认为,司马迁本是史官,即使不受刑罚,写史书也仍然是他的本职工作,只不过通过此次事件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对社会与政治、人生有了重新的认识,并把这种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贯穿在《史记》当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嗨历史


李陵的父亲是李敢,爷爷是李广,他们祖孙三代但是汉代的名将。爷爷李广伺候了三代皇帝,六十多岁还在战场上为汉朝效力。

在一次战斗中,汉军失利,本该是大将军卫青的责任,他却把贻误战机的罪名扣到李广头上,六十多岁的老将竟气得挥剑自杀。

父亲李敢因为对卫青不满,打了卫青一顿,卫青没敢吭声,大家想着没事了。一次,大家跟着汉武帝打猎,霍去病偷偷用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却下令,不准任何人声张,对外就说李敢被鹿触死。

司马迁是亲眼看见这桩惨剧的,惊悸没完,汉武帝的命令更是叫他不明所以。

李陵想必对这个王朝也是有些怨言的,但他对汉武帝仍然是忠心耿耿,驰骋沙场,奋勇杀敌。

李广利是汉武帝身边的红人,汉武帝想让他立个功,好给他封侯,于是,就让从来没有打过仗领过兵的李广利去打匈奴,李陵不愿意当他的部下,结果就得罪了他。

一次战斗中,李陵五千人被八万匈奴人包围,十余天血战三次,而李广利的援兵不见踪影,最后,匈奴人抛下两万具尸体才击溃李陵,李陵被迫投降。

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大怒,把李陵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投入大牢。

这个时候,见汉武帝生气了,下面的大臣也都纷纷说落李陵的不对。

司马迁和李陵关系一般,但司马迁是西北汉子,一个性情中人,又是飞将军的崇拜者,是李敢被暗杀的目击者,他认为李陵虽然投降,但那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那样做的。

他对汉武帝说,在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李陵还能杀敌近两万,他投降是有罪,可皇上能不能考虑将功折罪呢?

汉武帝不听他的话,而且因为他帮着李陵求情,捎带把他也关进了大牢。

汉武帝是个喜怒无常的人。有一天,他忽然觉得李陵有可能真的是没办法才做了俘虏,就派公孙敖去匈奴那里了解情况,有机会就抢回李陵。

公孙敖回来后,向汉武帝报告说李陵在给匈奴人训练军队。

汉武帝听了后,立即下令灭李陵的三族,并判司马迁腰斩之刑。

根据汉律,凡被处以死刑者,可以交纳赎死金或接受宫刑来免除一死。

司马迁为官清廉,朋友也不多,自己无钱赎罪,所以唯一的活路就是接受宫刑。

宫刑,对一个男人来说,就是奇耻大辱,所以,可以想到,当时司马迁有多么痛苦,他可以一死了之,为自己争得尊严,但他也就再也没有机会写完《史记》,许多历史很可能就没人知道了。

司马迁肯定也是想了又想,最终才决定接受宫刑的,他是为了《史记》才忍辱偷生的,《史记》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李陵事件,如果不发生,司马迁也会坚持写《史记》,但李陵事件的发生,毁了司马迁的身体,给他精神上造成很大的痛苦,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写《史记》的决心。

司马迁出狱后,就全心全力献身于《史记》的编纂,最终成就了“史家之绝唱”。

大家好,文华说,天天给大家讲喜欢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