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影响,公司业务受到较大冲击,老板让我劝退手下员工还不能赔偿,该怎么办?

创意民工


目前经济环境太差,好多公司都没有业务,现金流不好的已经关门大吉了,还有一部分公司想挺过这场疫情,但限于公司规模及现金状况,只能选择留下部分人员,也就是你们这种情况。


我们先看看你们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


1、公司现金流不够维持所有人坚持到疫情过后,只能留下部分人。

2、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金,按照N+1的标准,10年员工,根本赔付不起。

3、想要挺过去,留下一部分人就可以了,那么多人闲着也没事做;能让员工自己离职,是最节约成本的方法。

4、如果你谈过后,没人愿意离职,他会宣布降薪,没有人愿意牺牲,大家一起沉,那时候大家也能理解他。

5、从老板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好办法,无奈之举。


老板这么想,我建议你这样做:


1、站在老板角度上想问题,按照他说的做,找每一个员工谈,把公司的困难告诉他们,老板的想法是什么,告诉他们你并不想这样做,将心比心的说,态度诚恳,大家能理解你。

2、有本事有渠道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离开;大部分人应该不愿意,不要勉强他们,这只是一份工作,不要让大家记恨你。

3、谈完一次,记得过一周再谈一次,一定要更诚恳更无奈,谈也谈不出结果,聊聊家常,聊聊经济环境;陆续会有个别能力强的找到工作离开,你也算完成了一部分工作。

4、剩下的就是想继续拿工资,或者拿赔偿,很难劝走,把这情况和老板汇报,他自然不满意,但要建议通过其他方式缩减开资,降薪、各种开销、食堂、交通等等。

5、因为这几次谈话,已经在员工心中种下种子了,降薪、缩减开资等举措就不会有啥反对的了,大家一起挺,不过工资会越降越低,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虽然说比较残忍,但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没得选,只能祈祷疫情尽快过去。


希望我说的对你能有帮助,也希望你们公司能熬过这场疫情,谢谢!


NJ罗伯特


这项任务的确是很棘手,是在违背法律与道德良知之间的艰难选择。一边是老板需要劝退员工还不赔偿,一边是被劝退员工难做的工作。该怎么办?

我给出的建议是:折中妥协,各让一步。

疫情影响是百年不遇的、可以说是不可预见和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公司和员工都是受害者,是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就要特事特办,公司和员工都应该彼此抱以包容的心态来面对。

作为公司来说,劝退员工进行裁员也是无奈之举,如不采取这一举措,整个公司就都会被拖垮。

如果全部给被裁员工按法律进行经济补偿或者经济赔偿,公司没有那个实力;如果不给员工进行经济补偿或者经济赔偿,就违反《劳动合同法》。

老板既要劝退员工,又不给员工进行赔偿,是违法行为,员工也不可能同意。最后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劝退劝不成,甚至被员工投诉,公司陷入更被动局面。

作为受领任务的你,应该采取折中的办法,做通老板的工作。告知老板,如果不给员工经济补偿的话,员工的工作不好做,还容易被员工投诉,公司得不偿失。让老板放弃不给员工经济补偿的想法,可以适当地给员工经济补偿,一点都不给是说不过去的。比如,正常情况下应该给二倍工资赔偿的可以做员工工作给经济补偿等。

对员工做工作时,要事实就是地讲明公司受疫情影响的严重程度,公司采取裁员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如果公司不这样做,公司就可能倒闭,无论是对公司、对员工都没有益处。引导员工能体谅公司的难处,理解、支持公司的做法。

公司没有完全按《劳动合同法》给大家进行经济补偿或者经济赔偿,的确是公司资金困难的原因,并非是公司故意为之。即便是给现有的经济补偿,也是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尽了最大的努力。以公司的真诚来换来员工的理解、支持。

再就是,要优先留用超过10年以上的老员工。因为,超过10年以上的一般是不能辞退的,辞退是要给二倍工资经济赔偿的。为了保留骨干和节省补偿费用,也应该这么做。

这样,在老板给有限的经济补偿金的前提下,保留住工作时间长的老员工,尽量多裁些工作时间短的新员工,补偿的费用就少了,被裁员工的工作也好做,老板要求劝退员工的心愿也能达到。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能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职言心语,专注职场问题,分享20年职场心得。谢谢!】

职言心语


分享职场心得和干货,我是佳佳。我想在疫情期间,应该不止一家公司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裁员。

最近也上了一些关于律师讲述劳动法的课程。好多学员都问到一个情况,就是如何裁员又不用赔偿?那位律师老师直接说了一句,怎么什么都被你们公司占到了呢,那要劳动法干嘛?

一、熟悉劳动法,规避风险

如果我作为用人单位自己要裁员,肯定是要付赔偿的。只是说这个赔偿的多与少而已。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像这种情况您这边的老员工又比较多,索赔的金额肯定会相对来说比较大。

  • 首先要做到的是和员工协商。可以以情动人的去和他们沟通交流,表达公司现在的现状不是非常的乐观,建议大家可以重新找工作。
  •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劝退一部分人员,剩下来的不愿意离职的人员。看是否能够协商降薪处理。因为疫情期间的经济环境下行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员,确实找工作会比年轻人要难一些。所以他们可能更愿意留在单位。

这两种方式是基本上不用进行赔偿的。

二、运用灵活的用工形式

使用灵活的用工形式,在疫情期间肯定有很多的专家会鼓励大家使用灵活的用工形式。比如说是轮岗轮休制,综合工时制,甚至外包出去,去降低自己的企业支出。

还有一些大型企业可以降低企业的福利。比如说食堂,交通补助等等一些费用。这样可以减少开支,运用合理的用工形式和降低部分的福利费用,在人员基数大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节省出大部分的费用的。

三、注意员工情绪,避免人员骚动

在疫情期除了企业面临巨大的问题之外,员工也是同样的承受相应的经济负担心理。

企业在裁员的同时也要顾及一下他们的感受,在没有办法实行法律规定的赔偿,我们更多的可能只能通过协商的方式去解决,这样的话更多的是属于以情动人。

如果不能注意员工的情绪,维系好他们的关系,造成了人员的骚动,那么后期的沟通和协商就更加困难了。

四、对于特殊人员尤为谨慎

针对一些特殊人员我们应该尤为的注意,不要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例如一些孕妇,在医疗期的人员,工伤人员等等

比如说孕妇这种类型的特殊人员它是不允许在孕期被辞退的。所以这点应该尤为的注意的!

五、和领导多沟通

领导下了命令,但是还是可以有沟通的余地。命令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可以跟领导反映一下现实的实际状况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告知领导实际这样操作存在的风险是什么?谁来承担这样的风险?包括后期可能会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让领导大概心中有个数,他们也会权衡之前的决定。或许和领导沟通再和员工沟通争取两方最大的利益。大家都会欣然接受最后的结果。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还是要多协商多沟通吧。毕竟在这样一个灾难年,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的一年。或许大家扛扛也就过去了,加油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