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疫情,大家对北大、清华等高校有什么看法?

十八怪的世界


说实话感觉非常失望。

作为国之学子在新冠这件事情上在国家面临生物技术,医疗技术上没见有哪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博士,教授等种种人做什么贡献,不知道是怕死不敢去触碰研究还是黔驴技穷没什么真本事。

记得在2月初的时候一个新闻报道的是清华智库还是叫清华统计学,记不太清楚具体的名字了,说是经过专业计算后国内疫情在3月结束人数达到6万左右。现在看来还不如个算卦的先生说的准。如果我找到了那篇新闻我会今后贴图上来。


虎牙第七封印


通过这次疫情,对北大,清华的看法是:虽说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最知名的高校,许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

但是,培育出来的一部分学子,并不都是有道德修养,高素质高品质,高尚人格,爱国报效祖国的学子。

建议是否,应该增强教育培育德育为先,提高学生的爱国,报效祖国意识。

一个没有道德修养,德不配位,那么他(她)学到的知识再多,没有爱国之心,最终也就是个垃圾。


奇石旅游


您提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北大清华等高校为我们培养了抗疫英雄院士和白衣天使们,我们敬爱的钟南山院士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李兰娟院士,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陈薇院士,1988年从浙江大学本科毕业,1991年再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王辰院士,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学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乔杰院士,198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等等,还有白衣天使们为了抗疫献出了宝贵生命,他/她们堪称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此外,高校在疫情期间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许多高校都拥有附属医院,在疫情面前,治病救人的使命感驱使着白衣天使主动奔赴武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医院、人民医院前后四批共427名医护人员和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支援抗疫前线;在虹桥机场,来自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员成为最美“逆行者”,飞往武汉抗疫一线…一个个抗疫天团们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感动瞬间…

3,线上课堂,散播智慧之光。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说,“我们既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冲到前线去,我们就应该把课上好,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培养好学生,就是对国家防疫工作的最大支持”。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众多高校在疫情期间积极推出线上课程方案,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学生奔走宣传,奋战社区一线。有个村委会通过广播面向村内在校大学生招募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宣传活动。公告发布次日,便有28名大学生报名参加。配合村委会工作人员做好人员检测,为老年人、贫困群众发放口罩,劝阻聚集行为。发挥了青年力量,科普医学知识、开展防疫宣传。

5,慷慨解囊,自发捐款送物。疫情面前,各大高校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全国各地的校友及校友企业纷纷向抗击疫情前线捐款捐物。中山大学捐出医疗物品共计743箱;暨南大学捐钱总额2324874元用于补助赴武汉医疗队;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校友会筹集款项1100项。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一个永恒的规律。非常期间国家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为本次疫情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为祖国建设做了太多太多,中国高校,继续加油!中国少年们加油!你们是最大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