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銀行只能錦上添花?

小熊中國遊


銀行業是個比較特殊的行業,他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公眾存款,也就是說銀行放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別人的錢。這些錢銀行是沒有所有權的,只是具備一定的使用權,銀行使用產生的收益一部分以利息形式返還存款人,剩下的息差就是銀行的收益!所以銀行的資產負債率是相當高的,國內銀行的負債率都95%左右,比很多房地產公司80%的負債率還高!很多負債率高的公司就怕銀行抽貸斷貸,這樣資金銜接不上,資金鍊斷裂,只能申請破產清算!

銀行也是如此,一旦放出去的貸款收不回來,引起市場恐慌,儲戶來擠兌,就會資不抵債,只能申請破產,當年倒閉的海南發展銀行就是如此,銀行一旦破產,會破壞整個國民經濟體系,危害更大!

這幾年倒閉的p2p網貸平臺,就是因為貸款風控體系不嚴,導致貸款不良增加,最後也只能清算,這些平臺也是靠吸收公眾存款來放貸,最後也是得由這些儲戶來填坑。有不少人畢生積蓄都竹籃打水一場空,對社會的危害性是相當大的!

現在的創業者太多了,很多創業者,並沒有創業成功應具備的素質,光憑一腔熱血就舉債創業,還有一些創業者對政策和市場把握不準,盲目擴張,不利於企業的良性發展。

銀行有完整的風控評估體系,銀行說你行你不一定行,但說你不行基本都不行了!


海南鑫海金融嚴格3177


銀行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這是市場一種不太好的說法,說的是企業效益好的時候,企業到銀行貸款,銀行會給與支持,甚至銀行會上門,給與銀行貸款,可是企業資金極度緊張,面臨資金鍊斷裂風險,銀行就會千方百計抽貸,提前回籠貸款,避免形成不良貸。從銀行角度看,這是對的,但從實體經濟看,銀行是不地道的,有落井下石的感覺。

銀行也是獨立經濟實體,只不過是作為金融機構存在,也需要最大化盈利,對股東利益最大化服務,因此對不良貸有著嚴格的控制,對貸款風險有整套的評估機制,對信貸員有完整的制度考核,有些銀行對信貸資產實施終身考核,避免信貸員利益輸送,

信貸員不良貸考核會直接影響信貸員的獎金和升遷,一個信貸員總是出現不良貸,貸一筆出現一筆不良貸,銀行是會問責的,信貸員貸出的款項如果都是優質貸款成功回收,就會成為風控最好的信貸員,獎金更高升遷機會更多。

因此信貸員面對企業貸款,會有跟蹤機制,發現企業經營不景氣,出現資金緊張甚至出現經營風險,繼續貸款就很難,甚至會提前收回貸款,讓企業出現進一步資金緊張,陷入經營苦難,這就是雪上加霜。


杜坤維


一切全要靠自己!銀行不是保姆,只是助推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