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爆胎前后轮哪个危险更大?

潇湘车市


汽车前轮发生爆胎时危险系数要高于后轮爆胎,因为前轮具备转向功能,车辆失控往往就是方向失控开始的,而一旦前轮爆胎多数人凭借双手的力量很难掌控方向不跑偏,力度大了转向过度更危险。



所有的汽车方向都是由方向盘控制,而车头方向的变化则完全依靠两条前轮的转动来实现,如果其中一条轮胎出现爆胎情况,车头会瞬间往爆胎一侧倾斜,并且伴随巨大的下压和方向变化,比如左侧轮胎爆胎,车头会猛的向左侧倾斜然后往左行驶,而且方向盘会很难控制,很多人会因为瞬间的突发情况而使劲往右拉回,但是基本上会过度操作出现完全失控。


汽车后轮是随动轮,左右方向是锁定的,所以他爆胎不会影响车头走向,顶多是尾部往一个方向下沉,当爆胎后轮时,我们在车内会感觉到,需要做的就是稳住方向,然后往右侧靠拢想办法停车。后轮爆胎给我们的反应时间要比前轮充裕,危险系数更低,伤亡率也肯定更低。我们看过很多交通事故案例,高速行驶的车辆前轮爆胎后,会瞬间失控撞击两侧护栏,或者直接翻跟头。

综上所述,汽车前轮爆胎肯定比后轮爆胎要严重,要想杜绝爆胎发生,只有随时检查轮胎气压大小、胎面是否有磨损、尖锐物品等等刺伤,对于因为钉子扎破而修补过的轮胎尽量不要跑太快,控制速度可以防止爆胎引发更大安全事故。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猫眼看車


汽车在爆胎时,前轮爆胎和后轮爆胎哪一个更危险呢?大家普遍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前轮爆胎比后轮爆胎更危险。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后轮爆胎的危险性要远远大于前轮爆胎,特别是对于后轮驱动的车型来说,爆胎的瞬间汽车会立即甩尾失控,几乎没有挽救的机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误区,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乘用车都是前驱车,同时前轮最先接触到障碍物,所以前轮爆胎的几率比较高,我们看到的前轮爆胎的事故也多一些;另一方面是大家都认为前轮是控制方向的,爆胎时方向会失控,所以认为它比较危险。但事实上,在前轮爆胎时,我们只要紧紧的握住方向盘不动,不让方向失控,然后缓慢的踩刹车降低车速,只要车速不是很高,同时你在开车时没有走神,一般是能够控制住汽车的。

但是如果后轮爆胎会怎样呢?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情况下汽车只会向下偏一下,但方向不会失控。但事实上后轮爆胎时,由于一侧轮胎的附着力瞬间消失,汽车会立即侧滑甩尾,就像在冰雪路面上汽车侧滑是一样的。特别是后轮驱动的车型,当后轮爆胎时,两侧车轮的驱动力不一致,会给汽车一个横摆力矩,更加剧了汽车侧滑的速度和幅度。

一些老司机都知道,汽车侧滑甩尾时需要反打方向,也就是后轮向哪一边偏就向哪一侧打方向,但是很多非职业司机并不知道这一点;即使知道,操作上也肯定是不熟练的。特别是在高速行驶中,突发异常,所谓的人忙无智,爆胎的瞬间很多人都是大脑一片空白,只是凭着直觉来操控汽车。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往往会失控,甚至发生翻滚等恶性事故。

这样一对比,你就会发现,汽车前轮爆胎时方向是可以控制的,并且控制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只要死死的抱住它不让它乱跑就好了;但是后轮爆胎时,方向是极难控制的,控制的方法也很有技术含量,一般人是很难掌握的。所以说后轮爆胎比前轮爆胎更危险,汽车更容易失控。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高速公路上,后轮爆胎的死亡率要远远高于前轮爆胎的死亡率。

不过不论是前轮爆胎还是后轮爆胎,只要超过了一定的速度,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每一秒钟行驶的距离就是33米。在这个速度下发生爆胎,车内乘员的死亡率是80%;如果在160公里/小时的车速下发生爆胎,车内乘员的死亡率是100%,没有人能够生还!所以,控制车速,防患于未然,才是防止爆胎最好的方法,而不是想着爆胎后如何去处理。

汽车爆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轮胎的气压异常。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管理局的数据:当胎压值高于标准值四分之一时,爆胎的概率增加一倍;而当胎压值低于标准值四分之一时,爆胎的概率则会增加两倍。所以胎压低更容易爆胎,低胎压开车是轮胎的致命杀手!预防胎压过低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安装胎压监测系统。它可以实时监控每一个轮胎的气压,当压力异常时会报警,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如果你经常跑高速,胎压监测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另外,轮胎使用年限过长、行驶公里数过多、轮胎异常损坏、鼓包、裂纹等现象,要及时更换,千万不要让轮胎带病行驶。


老侯解车


汽车爆胎前轮危险还是后轮危险?

关于汽车哪个车轮爆胎风险最高的讨论,答案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推导出准确的结果,然而更多“老司机”还是更愿意相信伪科学的臆测,也就是所谓的前轮爆胎更危险。在不同道路环境中以不同的车速驾驶,车轮爆胎的风险会有很大的差异哦!


城市道路中低速驾驶

爆胎风险系数排名为:

  • 右前轮

  • 左前轮

  • 右后轮

  • 左后轮

众所周知,汽车前轮爆胎的瞬间方向盘会快速偏向爆胎一侧(原因第二节解释),车身则会随着方向盘的指向而快速偏移。

在城市道路或者某些限速较低的环线与国道省道路段,以右侧通行为原则的道路上,车辆总会非常接近中间的隔离带或者与对向车辆非常接近。那么右前轮一旦爆胎则有可能瞬间撞击护栏或对向车辆,所以右前轮爆胎对于己方与对方车辆都很危险。左前轮爆胎同理,如果习惯于在右侧低速车道驾车的话则会靠近非机动车道的隔离护栏,车辆失控左转也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在中低速驾驶时右后轮爆胎的风险系数低于前轮,因为现代车辆大多都配备了有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其中涵盖ABS/EBD刹车防抱死与制动力分配系统,同时有TCS/VDC牵引力控制系统与车辆动态稳定系统;在爆胎时可以通过对不同车轮制动力的调整以纠正转向不足或过度转向等问题,车速不高时ESP的修正能力极限会大于无转向能力后轮爆胎改变的摩擦力。这就是中低速时后轮爆胎风险不会很大的原因,但为什么会右侧爆胎风险系数大于左侧呢?请看第二节。


高速公路驾驶

  • 右后轮

  • 左后轮

  • 左前轮

  • 右前轮

在高速公路驾车时,右后轮爆胎是风险系数最高的场景!因为任何道路都有一个共同点:中间高两侧低,这是为了在雨雪天气中为了正常的排水而设计。这一设计带来了问题:车身始终是左侧高于右侧,或者说右侧车身比左侧车身矮一些会更够容易理解;而重心的变化会让更多的重量压在右侧车轮上,车轮得到的垂直压力高于左侧则轮胎滚动阻力更大,那么在爆胎时会如何呢?

汽车轮胎在高速行驶中胎压会自动升高,因为摩擦起热会导致车轮内部空气的膨胀,上涨幅度可达到≥0.5bar的标准。高胎压会更大程度的撑起轮胎,此时胎冠与地面的接触面并不是非常大,滚阻阻力自然也会变小。而一旦爆胎则轮胎会失去支撑能力(负责支撑轮胎的是内部的压缩空气),之后则是车身重量瞬间压垮轮胎,以轮毂碾压轮胎造成胎冠与地面的大面积接触——滚阻动力的倍数级增加!

知识点:右侧车轮得到的垂直压力本就大于左侧,爆胎后车身侧倾向右后轮会大幅增加垂直压力,同时摩擦面的变化则会导致滚动阻力的瞬间倍数级升高。了解什么是“甩尾”吗?在车辆中等车速行驶中急转方向盘拉紧手刹,这一动作的目的正是实现左后轮或右后轮爆胎的状态——利用车身侧倾让某一侧的后轮得到更大的垂直压力,拉紧手刹则是增加滚动阻力模拟爆胎瞬间的状态。所以刻意的操作可以让车身甩尾,非刻意的后轮爆胎同样能实现相同的姿态!

综上所述,由于路面右侧偏低的特点导致右后轮爆胎很危险,而高速驾驶时重量与速度的组合会导致瞬间滚阻的变化,99%会超过ESP系统的修正极限。所以高速右后轮的爆胎是最最危险的,甚至是几乎无法校正的;左右轮由于左侧路面偏高,滚阻变化比右侧低所以风险系数低一些。左前轮爆胎是因为行车道过于靠近护栏,在爆胎瞬间很难及时修正所以会导致碰撞;不过右前轮爆胎一般都会有充足的时间修正车身,因为方向盘可以修正前轮,只要不与其他车辆并行、保持足够的横向与纵向车距即可——这是安全驾驶的常识。


总结:汽车不同车速、在不同路段驾驶,前后轮爆胎的风险系数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在高速公路上驾车100%确定是后轮更危险,高速公路因爆胎导致的严重事故中后轮爆胎占比超七成;实际这也是非常容易计算出的结果,而在巡航车速≥100km/h时大部分爆胎情况都难以应急处理,超速超过160km/h基本就要“成仁”了。所以作为汽车用户需要做的并不是盲目的学习如何应急处理爆胎,而是在每次长途高速出行之前、每行驶几百公里后,养成检查轮胎的好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