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內部若沒有發生內亂,太平軍能夠戰勝清軍嗎?

風鈴閣閣主


可以肯定的說,就算是太平天國沒有內亂也不能戰勝清軍。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太平天國曆時14年,達到了封建社會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尤其是在前期軍事上的節節勝利,大有取代清王朝而建立新政權的態勢,可以說太平天國給了當時的統治階級以沉重的打擊,最終太平天國在清王朝和帝國主義的共同絞殺下轟然倒塌。其失敗的原因除了統治階級的內亂以外還有更深刻的:

1、農民階級的侷限性。太平天國定都以後沒有提出一個切實性的革命綱領,沒有明確和長遠的目的,起義只是迫於當時的社會壓力和生計困難,後來雖然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但在當時,這就是是空想的根本不可能實現烏托邦。在定都天京後,領導者小民意識立馬暴露出來,封建特權思想膨脹,爭權奪利,貪圖享樂,在後期洪秀全雖然提拔了與清軍血戰多年的青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等為各軍主將領,他們領導太平軍奮力戰鬥,力挽危機局勢使太平天國有了短暫的重振,但是天國的根卻已經爛透了。

2、戰略上的失誤。定都天京以後應該是用文字性的政策來加強和鞏固現有的政權,積蓄力量試圖和清軍決戰,但是接連發生了孤軍北伐和石達開賭氣西征,這兩次戰役的失敗極大地消耗了太平天的軍事戰鬥力。

3、統治階級日益腐敗,脫離人民群眾。中後期的太平天國領導大興土木、驕奢淫逸、攀比成風,可是說生活上的奢侈腐化已經相當嚴重。洪秀全長期深處宮內,不理政務,把許多精力用於宗教神學的著述,脫離了鬥爭實踐,脫離了廣大群眾。置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於不顧,更多的靠封建迷信和神學來迷惑大眾,終究是不會成功的。

當然了,還有其他的原因,涉及到學術方面就不一一說了,以上就最主要的三點原因。一個政權的失敗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幾條原因可以說明的,縱觀歷史,只要是符合歷史的潮流,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權就會得到天下人的支持而成功。


耕讀持家


太平天國內部如沒有分裂,可能會戰勝清朝軍隊並奪取天下。

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一號首長洪秀全和二號首長楊秀清得搞好團結,並做好明確工作分工。洪秀全要甘願只做精神領袖,做個佈道者就行了。楊秀清已經手握軍政大權,也不要再膨脹。

大清朝本來已經形同朽木,被太平天國起義軍打的七零八落,半壁江山已失,就連其精英人物曾國藩也幾次要投江自盡,只要楊秀清再加把油,根據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徹底消滅清軍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過,即使太平天國取得江山,也很難守得住,他們推崇那一套拜上帝教的東西,毫無先進性可言。再說洪、楊兩人自律性太差,上臺後說不定比大清的統治者更腐化。


微山秋水


我最喜歡你這種發散性的問題了。

如果太平天國沒有內亂,戰勝清軍,並取而代之的機會還是蠻大的。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後人仍然可以通過對假設性問題的思考,總結歷史的教訓。


太平天國內亂簡述:1856年,實際掌權的東王楊秀清以天父名義當眾羞辱天王洪秀全,並企圖奪權,導致洪秀全不滿,暗中召集對同樣東王不滿的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率部前往天京勤王。最終導致東王楊秀清勢力全面覆滅。北王韋昌輝隨後也因殺戮過重,被洪秀全再次誅殺,而勢力龐大的翼王石達開,因忌憚天京局勢,帶領大部軍隊出走。



天京事變導致太平天國的勢力受到極大打擊,理想化的鬥爭理論,被現實擊垮


假如天京事變不會發生,太平天國沒有內亂,那這就有意思了。太平天國的最初的創業團隊,是這麼幾個人:

封原中軍主將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東王,稱九千歲,原前軍主將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西王,稱八千歲,原後軍主將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南王,稱七千歲,原右軍主將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北王,稱六千歲,原左軍主將石達開為翼王,並詔令諸王皆受東王節制。


如果他們團結一致,那麼就會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1. 天王洪秀全做好自己的工作,成為整個太平軍的精神領袖,給全體太平軍進行精神上的鼓動和團結;則太平軍作為農民出生的軍隊,為了一個未來的共同富裕的太平盛世,誓死效忠太平天國,為天王誓死戰鬥。
    思想上統一了。
  2. 東王楊秀清,乃總覽軍權,節制西王、北王、南王和翼王。為太平軍開疆拓土,橫掃清軍。東王有指揮天才 ,他身為九千歲,心滿意足,沒有逼迫天王封萬歲的痴心妄想,一心指揮太平軍北上。太平軍的智慧體系在其手下,成為一個整體。軍事上統一了
  3. 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都是獨擋一面的戰將,他們團結一致,全面執行東王和天王的指示,從廣西而北,分兵幾路,直取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
  4. 尤其是翼王石達開,冷靜睿智,勇敢仁義,所帶軍隊忠誠而威猛,在對清軍的作戰中,總能奪佔先機,成為令清軍膽寒的一個力量。

不出三年,太平軍勢力便擴散半個中國,到達南京,開始與清廷分庭抗禮。

這樣的太平天國,在思想上是團結的,在政治上是團結的,在軍事上是統一的。太平梯昂的領導層能做到這一點,自然也就意味著他們會在很大程度上兌現自己的

天下太平,共享富裕的諾言。千百年來的中國農民,從來都是不敢奢望的世界,正在自己眼前發生。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風聞而動,跟著天平軍打天下。



歷史上,僅僅是太平軍關於太平世界的宣傳,就已經使得農民兄弟按捺不住,紛紛從軍,太平軍從廣西往北,勢如破竹,證明了農民們真的想要一個太平世界。

如果是團結一致的天平天國,將不僅是宣傳自己的天國理念,還同時會真的打土豪分田地,給農民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民們誓死以從,就更是自然的了。



從當時的清軍的情況分析,清軍之敗其實也是有跡可循。19世界中期的清帝國,已經日暮途窮,鴉片戰爭剝開了清王朝的虛弱本質;捻軍、小刀會、回民起義風起雲湧,清軍早已應付不暇。太平天國的起勢,構成了對清軍的幾乎最後一擊。如不是後面殖民者相助清軍,清帝國的命運幾乎可以確定了。


  1. 假如天平天國的理想得以貫徹,前往天京觀察的殖民者便會轉而支持他們,派出的洋槍隊就是進攻清軍而不是太平軍了。這一漲一落之間,實力對比會明顯變化。
  1. 在政治上,雖然清帝國還是有許多的漢族大臣和鄉紳勢力的支持,但因為他們是農民的反面,只要太平軍能把農民爭取過來,曾國藩等人是翻不起大浪的。
  1.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太平天國可以充分利用的,就是清帝國乃北蠻,不是中華正統,只要打起驅逐胡擄、恢復中華的口號,就足以把士族階層的疑慮解除,並爭取過來。把他們爭取過來之後,清帝國的瓦解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綜上,假如太平天國真的能夠團結一致,不發生內訌,將太平天國的理想認真的執行,一個光輝燦爛的新帝國必然出現。腐朽的清王朝也能早一點被掃入歷史垃圾箱。

可惜,天國的領袖們未能跳脫歷史的魔咒,沒有擺脫自身的侷限性,沒有把宗教的理念與政治的理念構成完美結合。最終變成了一場暴徒般的起義,被腐朽的清王朝打敗。可惜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