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用文字,記錄你我身邊的故事。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文/知陽;圖/網絡

我曾經以為,“知己”就是特別要好的朋友,關係鐵、聯繫密切,能夠相互為了對方“兩肋插刀”那種。

所以在我的觀念裡,“知己”可以有很多。

然而在我中學的時候,外公就跟我說過這麼一句話:“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有些人一輩子可能都沒有知己。”

當時的我自然無法認同外公的說法,我那會兒以為這是他那個年代的人才有的固執思想,雖出於尊敬我沒有反駁外公,但不代表我認同外公的說法。

而直到我30歲,我才真正明白了外公這句話是真的。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越單純的友情,越不太可能是知己

初中的時候,我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同學。我們關係很鐵,幾乎每天都是一起上學、一起學習、一起午飯,甚至上廁所的我們都要約到一起。

老師有時候都會說:“你們倆就不能分開去廁所嗎?”

當時我們互相把對方認為是生命中的“知己”,甚至還商量過要把我們的這種友誼做出典範來——我們不止要友誼好,我們還互相督促共同成長。

剛開始的那會兒我同學是班級前10名,而我是班級後10名。

成績懸殊太大以至於在我們剛剛關係比較好時,老師經常分別找我們倆談話。

對同學說:“不要跟某某走得太近,會影響你的成績,考不上更好的高中,耽誤你一生。”

對我說:“不要跟某某走得太近,你會影響別人的成績,到時候考不到好的高中,你付得起責任嗎?”

可對於十幾歲的人來說,老師越是這麼說,我們越是反叛叛逆。我們之間不僅沒有因為老師的勸阻而疏遠,反而關係還更近了。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而對於老師所謂的“影響成績”的說法,我們當然也要“做給他們看看”。

直到初三的時候,我同學已經到了全年級前5名,而我從班級後10名,直接竄到了年級前10,幾乎跟我同學不相上下了。

甚至在第一次月考測試的時候,老師一度認為我是抄襲作弊,而抄襲的對象就是跟我關係很好的同學——他們的評判依據是我們很多題的答案相似。

可之後第二次月考測試、第三次我都是名列前茅,這時候他們不得不承認我是真的學習成績好起來了。

而對於很多題的答案相似就更好解釋了,一是我們一起學習的,所以很多知識點的理解,我們是相似的;二是本身很多題的答案就比較固定,成績相似的試卷答案都會比較相似。

老師們只是被我們“關係”先入為主的主觀意識影響而已。

在這樣的結果面前,老師和我們的家長都不得不承認,我跟我同學這種密切關係不會影響成績,反而會因為兩人一起共同促進學習,所以成績還更好了。

甚至我們屢次在全校大會上被校長、老師等點名誇獎,還讓大家都向我們學習,而我跟我同學的這段友誼,曾一度被學校傳為佳話。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關係好、成績好、老師誇、家長笑,似乎我們這段友誼已經獲得了所有積極正面的認同,再加之中學年代的友誼本身就比較單純,所以我們互相把對方認為是生命中的“知己”。

也是在這個時候,有次外公突然跟我說:“人的一生,只會有一個知己。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知己。”

我不反駁,當然也不認同,之後外公還提醒我,“你這會兒的同學情誼是單純的,所以其實你們之間並不是真正的知己。”

知己不應該就是越單純越好嗎?我心想外公是不是理解錯了知己的含義?

外公沒有跟我解釋,只是深有含義地笑了笑,留下一句意猶未盡的話:“等你長大,你就明白了。”

現在回想起來,外公可真是個睿智老頭兒啊,他那句“越是單純的友情,越不太可能是知己”的意思,直到我長大了,果然就懂了。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經歷了風雨,才懂得自己才是最愛自己的人

從初中畢業之後,我跟我同學分別考進了我們縣城的兩所最好的高中校。

雖然不在同一個學校,但我們依然有密切的聯繫。那會兒手機還不普及,所以我們幾乎每週都會有跟對方寫信。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可真的是很單純,在同一個縣城裡,每週末還會見面吃飯遊玩,但我們依然堅持每週都給對方寫信。

可能這就是那個年代的人的一種情懷所在吧。就像現在的人每天發消息聊天一樣,我們只是用“寫信”當微信用而已。

這種關係一直維繫到我們上大學和大學畢業之後的前幾年時間。

我們一直保持了密切的聯繫,從寫信到電話,再到短信、QQ、微信。

好像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剛好見證了從“傳統”聯絡方式到“現代”聯絡方式的整個演變過程。這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雖然我們一直在保持著聯繫,也每年都會抽空聚聚,可畢竟大家都在工作了,時間精力也有限,大家聯絡的頻率、聚會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而且因為各自都有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平臺,不同的交流成長環境,即便我們不願承認,但事實是相互之間的共同話題確實越來越少了。

直到現在,我們幾乎一年都很難打一次電話,偶爾朋友圈看到對方發的動態,也只是順手點個贊,連評論的動力都沒有。

甚至如果不是因為我寫這篇文章,我都很難再去回憶跟這位曾經的好友之間的過去。(寫到這兒的時候,我還專門去翻了翻他的朋友圈,跟我的朋友圈一樣“僅展示最近三天”,好想在這裡發一個“捂臉”的表情)

這時候我終於體會到外公的那句“等你長大,你就明白了”的真實含義。

這麼多年過去了,等到再回憶起學生時代的友誼時,才發現一個道理:原來那會兒的單純友誼,並非是指友誼的單純,而是人的單純。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上學的時候,每個人的九成精力都只是幹一個事情:學習。

所以沒有複雜的心思,沒有複雜的關係,也就沒有複雜的人際交往,大家都是單純的,所以看似友情也是單純的。

而實際上,這種友情只是暫時的。從多次的同學聚會中,大家就能夠明白,所謂的“同學情”也就那麼回事而已。

畢業之後大家有了各自的生活、工作和圈子,經歷的事情也各不相同,大家的心境也變得不一樣了。

互相之間再也沒有了那種無話不談、無話不說的狀態,不是不相信同學,而是經歷的風雨多了,總感覺還是自己才是最心疼自己的那個人。

沒有了單純的友誼,也沒有了所謂的“知己”,都在為了生計而奔波,防著這個,防著那個。

甚至偶爾懷念舊時的友情,打個電話或者發個消息,都會被誤認為你有什麼企圖。

這樣的關係,還能叫“知己”嗎?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人一生,可能真的很難找到一個知己,哪怕只是一個

現在我30多歲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真正回想起來自從畢業之後都很少會有那種“深交”的朋友。

同事關係再好,等你辭職了就不再會有過多聯繫;平時交際的朋友,各個都有自己的圈子;那些看似聯繫比較多一點的人,似乎也還達不到敞開心扉的境界。

總之,連朋友都很少,哪裡還會有知己呢?

這時候我終於明白外公的那句話了。是啊,有些人一輩子可能都很難遇到一個知己,人一生最多能夠有一個知己就算是不錯的了。

學生時代的同學情誼,那是基於一個單純的年代、單純的狀態下而存在的,隨著人的變化,自然情誼也會變化。

不是感情變了,而是人心變了。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長大之後,我們每天都在跟複雜的社會、暗流湧動的職場、勾心鬥角的同事進行著博弈,哪裡還有心思去尋覓“知己”?

連曾經的興趣愛好都被生活的壓力給叫停了,就別說什麼“知音”了。

見識過身邊太多閨蜜翻臉、兄弟反目的現實之後,對於“知己”似乎已經不再奢望了。

有時候在想,是不是等到自己都退休了,才會有可能有時間精力或者有足夠的資本才能找到那個“知己”呢?

但是我現在認為,“知己”必然是能夠經得起各種考驗的情義的,包括了時間、空間、榮耀和落魄。

所以要是真正等到自己什麼都很充足時,那會兒的友情似乎也算不得是什麼“知己”,頂多也就算個經常一起跳廣場舞的“舞伴”而已。

外公說“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直到30歲,我才真正明白

寫在最後

寫完這篇文章後,我跟我中學同學發了個消息。

大家互相寒暄問候了近況之後,同時都保持了沉默。

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多聊的話題了。

果然如同外公那句話一般:“長大了就懂了。”

我們都長大了,所以我們都懂了,以前我們的“好”,也就僅限於那會兒美好的回憶而已。

不是我們不夠珍惜這段友情,只是大家都已經不屬於同一個世界了。

如果你身邊有你的認為是“知己”的人,那麼請一定好好珍惜,因為:

“人一生,最多隻會有一個知己。”

—END—

本期話題:

你有沒有值得回憶的友誼?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