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蒙古打敗的宋朝,為什麼不去人煙稀少土地肥沃的東南亞建立國家?

錢用草袋裝89時尚

說起來南宋也夠倒黴的,北方的金國經歷了幾十年的奢靡生活之後,終於變得弱不禁風,沒想到北方草原上卻崛起了讓人無法戰勝的蒙古帝國。不僅如此,在忽必烈當上,皇帝之後,為了打敗南宋,召集了整個帝國境內的軍隊向南宋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南宋的滅亡是肯定的了。

那麼宋朝為什麼沒有去東南亞建國呢?

其實無非就是三個原因:沒想過要去、想去也去不了、去了也打不過。

沒想過要去。

宋朝這個朝代,與漢唐時期不一樣,宋朝自從建立起就缺少一份雄才大略的氣質。著名的澶淵之盟就是例子。這個盟約簽訂之後,每年數十萬的歲幣,竟然讓宋朝上下沾沾自喜,這是因為每年幾十萬的花費,遠遠低於和遼國發生戰爭的軍費。可是,宋朝的偏安政策,也永遠失去了幽雲16州,也為以後北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而南宋還不如北宋,在北方強敵壓境的時候,全國上下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他們哪裡還想過去海外建國,重振大宋呢,他們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格局。

想去也去不了。

早在唐朝時期,大批的沿海居民就已經有了下南洋的行為。所以在宋朝的時候,當時的中國人對東南亞地區的瞭解還是非常詳細的。所以,也沒準兒,到最後宋朝君臣想過去東南亞建國。可惜的是,即便宋朝想要去東南亞建國,也沒辦法跨海遠航。

因為宋朝軍民在撤到崖山的時候,已經被元朝的海軍追上。崖山一戰,宋朝海軍全軍覆沒,不願意投降的10萬軍民蹈海自盡。因為,他們已經無路可走!

去了也打不過。

試想一下,假如元朝的軍隊,沒有那麼快追上宋軍,而陸秀夫等人確實想要去東南亞建國,那麼他們成功在東南亞等過建國的可能性也是極低的。因為當地的軍隊戰鬥力也極強,不是弱宋所能夠對付得了的。

宋朝滅亡後,忽略曾經派出一千首戰船前往爪哇試圖佔領這裡。沒想到卻被當地的軍隊擊敗。所以可見,東南亞地區的小小島國,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弱小。他們能打敗元朝的軍隊,理論上講打敗南宋殘軍更容易。

(紅圈處就是爪哇島)

綜上可見,宋朝的實力、眼界等各方面,不具備讓他們經略東南亞的能力,所以被元朝滅亡就是他們的最終宿命。


歷史風暴

不請自來。。。

很多朋友都是看演義長大的,以為演義就是歷史,可嘆。。。後人對趙構誤解太深,對宋誤解太深,趙構力保小朝廷不失,已是很大的功勞了,趙構一開始從沒放棄過努力,一直到援淮失敗。

1.實力在那裡,是真打不過。

我們沒必要指責誰,這是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天然優勢,口號不能退敵,鍵盤不能殺敵,是真打不過。後世蒙古橫掃亞歐,當時所有的國家所有的民族都是軟蛋嗎?不是不反抗,而是實力不行,實在是打不過。

金國當年恐怖到什麼程度?遼國的戰神耶律大石,也無力迴天,這是遊牧對遊牧!當年的金國確實強,將星閃爍,隨便拉一個就夠宋遼喝一壺的,不說名將,完顏婁室完顏銀術,歷史上並不出名吧,可這兩貨,滅遼攻宋,幾無敗績(感興趣的去搜來看看)!

後來蒙古做大,“聯蒙抗金”,後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這無異於與虎謀皮,但宋朝還是做了,難道真不知道唇亡齒寒的後果嗎?不要輕視古人的智商,但是沒辦法,國仇家恨在那,宋人從未曾忘記,金國滅亡那陣,宋將還了金國一個“靖康之恥”,就可以看出,百年來,宋對金的仇恨是刻在骨子裡的!

2、重文抑武

宋朝重文抑武,是有傳統的,因為趙匡胤黃袍一披就成了皇帝,來得太容易,所以後面防著武將。

軍事方面,宋沒有馬產地,這是硬傷,沒有騎兵,即使打勝了,也只是擊潰,而不是全殲,人家跑的快,兩條腿能趕上四條腿嗎?所以無論怎麼打,金國的有生力量從沒減弱,這就是遊牧民族的天然優勢。

宋不想要產馬地嗎?不是,宋一開始,就圍繞河套地區打來打去,可沒辦法,打不過。

宋過於重文抑武,確實是一敗筆,危難之際,都是文官棄文從武,宗澤李綱都是例子。但是到了趙構這,反過來了,北宋被打得滿地找牙,開始倚重武將,不倚重也不行啊,“搜山檢海捉趙構”呢,這時,文武矛盾又出來了,武將一遭得勢,開始張揚跋扈,文官又看不慣了,這就是為毛岳飛死的時候,朝堂那麼平靜,幾乎沒有一個人跳出來阻止的原因。

3、援淮

南宋對金國唯一一次可能翻盤的機會,就是援淮,都已經快把金國主力裝進口袋了,可惜由於配合失誤,貽誤了戰機,而主要責任,卻是我們津津樂道的嶽大爺。這次戰役,趙構不可謂不努力,不可謂不豪賭,一再催嶽大爺快點再快點,把自己的御前軍幾乎全壓了上去。

結果呢,反勝為敗,不光敵人跑了,還把趙構自己的御前軍,幾乎賠了個精光,這是當時趙構唯一能好好使喚的嫡系啊(靖康之後,宋軍多為私軍,俺們熟知的岳家軍 韓家軍 劉光世等,其實都是私軍,自主性非常大),換誰都會吐血,援淮之後,“帝始有誅飛意”。

援淮之後,趙構痛下決心,收兵權,韓世忠劉光世等都比較乖,嶽大爺鬧情緒,於是,結果就那啥了,援淮是口子,“告首狀”是最後一根稻草。

南宋對金國,真沒有多少可誇耀的戰績,“中興十三功”在那,岳飛的都沒排上,這可不是趙構評的,是岳飛平反之後趙宋朝廷評選的!岳飛的主要功績在平亂,那也是岳飛和趙構的蜜月期。

沒必要苛責誰,實力使然,就象當今的美帝一樣,過於強大,很多國家不是不想打,是真打不過。

4.不寫了,偏了題主的題目了。最後說一句,當年東南亞不是人煙稀少,越南別小看,夠強的,中原王朝打了那麼多次,都沒有完全征服,蒙古夠流弊吧,橫掃亞歐,也沒把越南征服!

宋朝是一個如夢如幻的朝代,士大夫的理想之朝,經濟極度發達,打敗了就賠款,賠那麼多也沒把宋拖垮,“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近代資產階級萌芽的影子!可惜被外族掐斷了,明朝後期,也是資本主義萌芽的階段,又被外族給掐斷了,我泱泱大國之苦難,由此開始,可悲可嘆!


泥人171753399

公元1279年,南宋小朝廷大臣陸秀夫被元軍追趕,揹負8歲小皇帝趙昺在崖山海戰失敗後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從1268年忽必烈奪得蒙古汗位開始全力進攻南宋開始,到1279年南宋最終滅亡,南宋一直從未放棄過建立新政權的努力,只不過一直都停留在南宋故土境內,始終未超越國界,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作為原因探究:

一、偏安一隅已是兩宋傳統

宋朝從開國之祖趙匡胤、趙匡義兩兄弟起,就確立了先易後難、重在守內的基本國策,並將其定為歷代國君必須遵守的祖宗家法,宋朝的疆域成了歷代中國王朝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南宋開國之君宋高宗由於受到金人恐嚇,由此對北方遊牧民族產生恐懼,嚇的喪失了生育能力,在臨安建立南宋後,偏安一隅,沉溺於南方的美景和豐富的物產,真的是“只把杭州當汴州”,成了一位缺乏進取之心的君主。

到了1268年之後,南宋面對蒙古的全面進攻,臨安被攻破之後,南宋的殘餘勢力依舊堅持在抗爭,只不過這些小朝廷都是建立在南宋故土境內,不過想想宋朝在國富力強時對北方被金人、蒙古人佔據的肥沃土地、城池、人口都無心去收復,又怎麼會在國破家亡時去異域開疆拓土呢?

二、缺乏強有力的武裝軍事力量

宋朝從北宋趙匡胤著名的“杯酒釋兵權”開始就確立了重文輕武的治國理政思想,吸取五代十國時期呈現的“風水輪流轉,皇帝大家做”亂象的教訓,宋朝歷代君主都非常注重對武將的打壓,並且制定了很多措施以分割、限制武將權力,如將軍權一分為三,分屬樞密院掌兵符以享調兵之權但不直接控制軍隊;三衙掌軍隊平時訓練及日常事務但無調兵之權;遇有戰事,則由皇帝直接任命將帥領兵作戰,所要達目的就是將“發兵之權”與“握兵之權”相分離,以防止武將擁兵為患,防止黃袍加身的故事重演。到了南宋,一旦武將稍有威望,朝廷就會想方設法加以剷除,著名將領岳飛不就是在“莫須有”的罪名之下被殺害的嗎?在此國策之下,武將們一直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被文官看不起,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帶兵打仗、征戰沙場呢?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

其次,宋朝奉行養兵政策,凡是遇到災荒,朝廷就派人去災區去招募軍隊,目的不過在於防止災民暴亂,這些人中除了身強力壯者被編入中央禁軍外,其餘的多數被編入廂兵、鄉兵用以維護地方治安,平日裡也疏於訓練,說白了就是一群放下鋤頭的農民,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了。南宋的中央禁軍多數在與蒙古的戰鬥中消耗殆盡,所剩的多數已是由失業民眾中招募而來的缺乏訓練的地方廂兵、鄉兵,大批優秀的將領要麼被奸臣賈似道陷害至死,要麼在前期與蒙古的戰鬥中犧牲,一句話,此時的南宋在武裝力量方面已經是無力迴天,連佔有地利條件的故土都守不住,又怎麼能指望他們去異域重新建立政權呢?

三、東南亞不是隨便就能征服的

南宋建立者宋高宗趙構

首先,東南亞自然氣候方面與中國南方差距巨大,中國南方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東南亞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習慣於中國南方氣候的南宋人莫說沒有去,就算是真去了,估計也會是悽慘結局;再者當時的東南亞土地上已經建有古越南、暹羅等國,這些國家雖小,可是人家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也不是輕易就能被征服,繼南宋之後擁有廣闊疆域的元帝國都在征戰東南亞中鎩羽而歸,又何況是已經日落西山的南宋小朝廷呢?

最後,當時的生產力落後背景下也不具備長途運輸兵力至東南亞進行戰爭的交通條件和物資條件,回顧歷史,兩宋最強盛時期的帝王都無力進行的軍事活動,又豈能指望這些風雨飄搖的南宋小朝廷去完成?所以,不是被蒙古打敗的宋朝主觀上不跑下去東南亞建立國家,而是此時宋朝客觀條件已經宣告其回天乏術,接下來的只有滅亡。


國家人文歷史

首先提出個人的觀點:這是一個不可能發生的沒有建設性的歷史假設


我們先來理理南宋臨安都城被攻下後,趙氏後裔及主要官員,在當時南末三傑“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的帶領下,且退且戰,一路沿東南沿海,經現在的寧波-福州-泉州-廣州-江門,一路敗退,在崖門退無可退,攜帶盡10萬軍民,屯軍海上,只得一戰,戰況慘烈,最後多數軍民隨皇氏,投海自盡,至此南宋滅亡,想來真是悲亢。

理清脈絡後,和大家分享下,我個人的幾個觀點:

農耕文化歷史限制

華夏文明的代表就是土地農耕文化,不像西歐的海洋文化,縱觀五千年,一方面,中國都從未侵略和殖民一個地方,都是讓對方以藩屬國的形式存在,另一方面,我們更未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海洋對外殖民,即使鄭和下西洋也是一種探索和文化交流的形式所開展的。所以從本源來說,我們不具備這種文化沉澱,讓當時的南宋小王朝對外擴展。

無可用之將無可帶之軍

另一方面,過往記憶中,總覺得宋朝要麼被金國打,要麼被元朝幹,好像很弱,其實不然,宋朝是我國經濟和文化非常發達的一個國家,也是中國南部發展最快速和鼎盛的一個時代,過於注重經濟和文化建設,自然就暴露出了一個問題,就是軍事的薄弱,宋朝是文官為大,不喜戰爭,經過幾百年的沉澱,就變成了,缺乏精銳之軍,少有軍事將才,所以在南宋逃亡的時候,潰敗速度非常之快,各地方軍,要麼投降要麼戰敗,遺留的所謂十萬軍民,皆為老弱病殘,不可一戰。

強弩之末無力掙扎

南宋小朝廷,一路南下,本希望能重整地方軍,以抗大敵,1276年,南宋在臨安開城投降,南宋年幼皇帝趙昰和趙昺,被大臣保護出城,逃至福州建立小王朝,可惜彼時朝廷內亂不斷,福州城很快被攻下,南宋小朝廷繼續逃亡泉州,可惜彼時泉州叛臣蒲壽庚已投降元朝,拒不讓宋軍入城,陸秀夫只得暗中徵用蒲壽庚的船隻,繼續難逃,蒲壽庚非常生氣,即刻下令,屠殺泉州城和未來得及逃走的宋朝官員近3000餘人,可以說此時的宋朝已經潰不成軍,自保都難,何求對外征討

另一方面,當時的宋朝抗元大將文天降及其所屬精銳部隊,都已戰敗被俘,只剩下一些文官弱將,敗局已定。

無船無後勤

假設要攻打東南亞地區,選擇海路是最好的,彼時兩廣及西南地區已被元軍佔領,另外西南地區路況不佳,又多為熱帶地區,不利於長時間行軍作戰。選擇海路的話,存在兩個問題,當時中國的四大港口(寧波,福州,泉州,廣州)都已被元軍佔領,其中的福泉兩地,是最好的造船廠,這就徹底切斷了戰船,當時從蒲壽庚處徵用的多為商船,不可為戰,匆忙逃亡海上,也沒有儲備物資,加上宋朝的大規模航海缺乏技術,所以都不具備南征東南亞的條件。

東南亞可不好惹

當時的東南亞地區,存在著兩大王朝(吳哥王朝,浦甘王朝)都有自己的國家體系,怎麼可能允許外來的侵略,加之,東南亞地區,不同於中原,可以發動大規模陸戰,缺乏特殊地形作戰經驗的宋軍,到此可能就成韭菜了,即便是百年後的中國和美國,在東南亞作戰,也是吃虧的。

另一個因素,可能大家不懂,當時的蒙古帝國,可不是隻有元朝,成吉思汗死後,分封了4個孩子,分別管理者這個帝國,當時已經從中亞地區(如今阿富汗等地)一路南下,在1277年的時候,就已經和元軍聯手進攻過柬埔寨,所以,宋軍去東南亞那是自投羅網

真要南征首選臺灣-也是不歸路

所以南宋當時的出口,只能是東南臺灣琉球這個路,彼時的臺灣,還未大規模開發,也沒有當地強盛的政權,進軍臺灣,元朝攻擊的可能性相對低,讓南宋有相對的時間休整,但是對於一塊為處女地,當時只顧逃命的宋軍,從整體戰略上,也沒有這個方針,加之南宋最後跳海的氣節,我想他們也不屑做這樣的事,想來也是遺憾,大宋的精英及有識之士,在那短短的3年,基本滅忙。

以上是“刺桐蘇”的個人一點見解,歡迎大家點評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如果覺得說的有幾分道理,不忘給我點贊哦,謝謝大家!

刺桐蘇

眾所周知南宋滅亡於公元1279年二月,在滅國前宋軍已被元軍包圍。在一天晚上,海上雲霧四起,大將張世傑派小船到小皇帝趙昺(bǐng)那裡,想要奉宋主到他的船上,策劃突破元軍包圍圈,但陸秀夫不肯帶宋主上船。

沒多久崖山被攻破,陸秀夫護衛趙昺一起逃走,後來考慮到難以逃脫,於是先將自己的妻子兒女趕下海去,隨後自己揹著趙昺赴海而死。

題主的意思可能是南宋為何不能像遼國一樣捨棄故地,在國境以外重建一個政權,這有很多原因。

首先,傳統

宋朝重文輕武,從立國之日起,宋朝的戰爭政策就是向內的,致力於結束四分五裂局面,恢復漢族王朝傳統的疆域,並不具備強大的擴張慾望,也沒有驅動其向周圍擴張的動力。

或許當宋朝恢復傳統疆域後會有所想法,但是正北丟了幽雲十六州、西北那片被西夏佔了,宋朝直到滅亡都沒能收回這兩地,因而宋朝成了統一王朝中唯一一個疆域比秦朝還小的,甚至比南朝宋大不了多少。

到了南宋,南宋皇帝多是宋高宗這尿性,一聽金人來了就跑,南京、揚州、杭州、江西、海上,堪稱趙跑跑,據說他就是因為驚嚇過度才沒了生育能力。

除了幾次不成功的北伐以外,南宋大多數時候都是處於偏安一隅的心態下的,在這種心態下,南宋自然是一南再南,最後跑到了海上,無奈跳海了,完全沒想到去攻略其他地方,因為這是祖上留下來的傳統。

其次,無兵無將

宋朝一直秉承重文輕武政策,極力打壓武將,如派文官監軍什麼的,而且武將、部隊交換十分頻繁,刻意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情況,以保證武將沒有造反可能。

在此政策下,宋朝武將極低,一旦升職比較高,往往遭遇非議,如狄青不過做了個樞密副使,就被文官罵成狗,他心理素質還不是大神級別,最後憂憤成疾,死了。

而一個連國都都丟了的殘餘政權,想要再聚人心抵住頹勢,皇帝不是最重要的,宗室一大把,最重要的是有足夠強大的將領,去抵住敵人的鋒芒,給這被打得抱頭鼠竄的政權信心。如南宋若無岳飛、韓世忠等名將撐著,想要立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南宋末年有將,但要麼被奸臣害死,要麼戰死,到了最後已經沒有名將了,那幾個將領幾乎是被元軍一路追著打的,一敗再敗,想要提振人氣轉戰東南亞,豈是易事?

這是無將,再說無兵。

冗兵一向是宋朝的一大症結,而這為數眾多的軍隊,長期訓練有戰鬥力的並不是非常多,大部分都是民兵,缺乏訓練,只是維持治安。就是這為數不多精銳也早就被元軍打沒了,南宋朝廷敗退時的軍隊多數是臨時招募的民兵和無業遊民。

雖是新兵,但是經過戰火歷練,要再加上幾次勝仗的激勵,未必不能成長為精兵,可惜一參軍就打敗仗,信心百倍都給你磨沒,怎能指望他們轉戰異國他鄉?

第三,東南亞也不是軟柿子。

東南亞土壤肥沃沒錯,人煙不多(當時)也確實,但他們有地利,想要輕易征服,看運氣,而且大多數時候進攻東南亞的軍隊都沒有什麼運氣,東南亞的熱帶季風性氣候給了他們莫大的幫助。

中國南方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熱是熱,可跟熱帶季風性氣候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水土不服幾乎是必然,所以南宋就算有徵服東南亞的計劃,恐怕也很難實施,元朝就給出了很好的例證。

強大無匹的蒙古鐵騎也不是戰無不勝的,在對東南亞的戰爭就沒取得多大勝利。

元朝曾於1277年和1287年兩次侵入緬甸那邊蒲甘王朝,在損失重大的情況下元朝接受緬甸成為元朝的藩屬國,元朝並沒有完成此地的吞併,藩屬國的管轄很弱。

1257年蒙古挾滅大理國之勢入侵安南(今越南),因遭遇重大損失,所以在安南投降後就退出休整。後來,元朝於1284~1285年、1286~1288年兩次入侵安南,均遭慘敗,最後被迫放棄了征服安南的計劃。

元朝尚且遭遇如此挫折,南宋的軍力,不說了。

第四,觀念。

東南亞地區雖然自然資源豐富,物產富饒,水熱條件極佳,可以實現一年三熟,但是在宋朝這些地方很多都是尚未開發的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各種熱帶病在東南亞地區流行。

這種地方,中國古人稱之為莽荒之地,嶺南在秦漢時期就是此稱號的常年擁有著,直至唐代,嶺南和越南這種煙瘴之地都還是流放地,屬於最嚴重的一類。所以可能在南宋人看來,亡國之際,南方還有國土,何必耗費精力去征服此等瘴地,即使打下來也得不償失。

第五,後勤運輸困難

東南亞一般可以在地理上分成兩大區域,一個是海島地區,即馬來群島的亞洲部分,不包括大洋洲的新幾內亞島、所羅門群島、波利尼西亞群島等地;另一個是大陸地區,也就是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與中國南方之間隔著什麼?地理的險惡使得長途進軍的難度急劇提升,後勤很難保證,而南宋已經瀕臨滅亡,且戰且逃,有沒有能力去籌集進攻所需物資不說,就是籌集到了怎麼運?元朝軍隊在大理國坐等呢。

又或者走水路。但南宋殘軍有船嗎?只有幾艘小船,根本沒有龐大艦隊,走水路進攻更是奢望。

綜上所述,宋朝命數已盡,根本毫無翻盤可能,東南亞也就想想罷了。


平沙趣說歷史

首先,南宋君臣其實是考慮過去東南亞發展的。但是,去東南亞的這個方案,在當時是支持率最低的。為什麼呢?因為去海外便意味著逃跑,這與當時的主調是很不搭的。當時的主調是同仇敵愾,一心抗蒙,視死復國。寧願戰死,也不能後退一步。如果在那時候有人提出去東南亞的方案,肯定會遭到大家批駁。

(崖山海戰)

唯有一種可能,就是皇帝自己提出去海外,這種意見才會受到重視。比如南宋初年金兵南下的時候,宋高宗就提出要躲到海外去,於是就到海上去晃了一些時候。但南宋末年,元軍佔領臨安後,皇帝都是小皇帝,不可能有發言權。

皇帝沒法提,大臣們自然不敢提。當時的右丞相陳宜中就有想去東南亞的想法,不過他不敢直接說,只是說要去東南亞的小國占城借兵。最後他兵沒有借來,南宋又全軍覆滅,他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當逃兵的恥辱印象。

後來,當南宋君臣被元軍追到崖山的時候,當時又有人提出去海外。不過軍隊首領張世傑卻說,連年東躲西藏,哪裡有盡頭?不如今天就在這裡決一死戰。也因此,有了崖山海戰的慘烈情況。

其次,南宋君臣真去東南亞,未必能在當地站穩腳跟。

(蒙古大軍)

由於整個兩宋期間,承受著來自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大壓力,因此,兩宋除了保衛京城外,幾乎所有的軍事力量,都囤積在北方,南方基本上沒有什麼經營。因此,東南亞諸國也紛紛自立,不再把宋朝當回事。不再來朝拜,也不再認宋朝為宗主國。比較典型的就是東南亞的強國安南。安南在唐朝的時候屬於唐朝的地盤,唐朝在那裡設置了安南都護府。五代的時候,安南獨立,北宋並沒有收回來。後來安南發生改朝換代的政變,北宋企圖去幹涉,結果人家並不理睬它,它也沒有辦法。

從這裡可見看出,東南亞各國對南宋皇帝並沒有“奉迎天子”的感情,一旦南宋君臣去那裡,必然要和當時作戰。同時,當地政權害怕蒙古人,也會拼命反抗。因此,南宋君臣就算去了東南亞各國,也未必就能站穩腳跟。

有人可能會說,崖山海戰後,陸秀夫的兒子陸自立不是去爪哇島建立了一個順塔國嗎?這說明去東南亞建國是有可能的。不過,陸自立可以建,陸自立建了元朝不會管。若是南宋皇帝去那裡建國了,元朝還會不管嗎?

(陳宜中)

第三,實際上南宋君臣也沒有什麼合適的東南亞地方可以去。

臺灣是不可能的,因為南宋君臣已經從福建來到了廣東,福建被元軍佔領,他們去不了。

安南等周邊國家也是不可能的。蒙古人為了滅亡南宋,最早就是採用下大包圍的辦法,先就已經把安南等周邊國家給征服了。雖說安南一直口服心不煩,但是,一旦他們接納南宋君臣,他們會死得很慘。事實上,蒙古人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他們除了佔領大理(雲南)外,還及時出兵佔領了安南下方的小國占城。一旦南宋君臣有這樣的戰略轉移,他們將從三路出兵攻擊安南。

還有更重要一點,就算南宋真去了東南亞,把國家建起來了,但是,他們依靠東南亞的力量,能實現復國嗎?


張生全精彩歷史

只把杭州當汴州的宋人連北上收復失地的願望都沒了,只沉迷於南方的美景和豐饒的物產,更不會有南征東南亞的壯志,要知道東南亞無論氣候和物產至今都無法和中國南方相提並論!更何況當時很多地區很落後,開疆拓土不易,開墾開發更是難上加難!

蒙元滅宋時,南宋已無力迴天,也就更談不上帶著殘兵敗將去攻佔情況不明的東南亞了,而東南亞的越南、暹羅等國也不是想滅就能輕易滅得了的,就是後來的蒙元政權也是剎鎩羽而歸!


鬼影147951010

晚宋就已經有人想到,可以去東南亞了

當初,宋軍退到崖山,水軍有相當的優勢。張世傑主張在這裡背水一戰,然而,這只是當時的一種意見。左丞相陳宜中就主張前往占城,利用海上優勢,與元軍長期對峙。然而,崖山一戰,宋軍不勝,陸秀夫抱著八歲的趙昺跳海自殺。立足東南亞的方案也就無法開展了。最後,陳宜中客死暹羅,也就是今天的泰國。

那麼,陳宜中到底有沒有合理性呢?

先說一下其中的合理之處。

南宋時期,海上貿易空前繁榮,宋人去往東南亞也越來越平常。南宋筆記小說中,就有很多故事,講某人飄海到東南亞某國,在那裡做生意成了大富翁,甚至和當地人通婚,還做上了大官。

一直以來,占城與宋朝的關係相當不錯。對於占城來說,最大的威脅是北面的南越(即現在的越南),北宋與南越直接兵戎相見,占城則是北宋主要的盟友。南宋時期,占城更是重要的貿易伙伴。有了長期的聯盟與信任,所以陳宜中提出前往占城是比較合理的——比如他就不會說我們去南越吧……畢竟關係不好。

但實際上,這個方案操作起來非常困難。

首先,占城國很小,實力很弱。如果大量宋人來到占城,投奔自己的天子,他們在占城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索性推翻了占城原有的政權,變成了南南宋,那說起來其實也不仗義。

更重要的是,元軍並不是沒有進攻佔城的能力。事實上,元軍曾兩次出兵占城。雖然均以失敗告終,但這只是元軍的試探性攻擊。組織這樣的海上遠征,對於元朝來說,成本過高,收益並不明顯。所以也就牛刀小試一下。如果整個南宋朝廷都在占城,元朝以舉國之力,發展水師,情況可能就會非常不同。

但總體來說,陳宜中的方案不是完全沒有價值。當時如果能將某位皇子或者宗室帶到占城,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野武將

首先糾正題目的一個錯誤,宋朝存在於公元十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末,這個時期的東南亞並不是等待宋朝派軍隊去佔領的荒地或荒島,至少當時有三佛齊國、真臘國、占城國和交趾國(交趾就是在宋代獨立的)等多個政權。

因此,如果宋朝的殘存勢力想要攜帶幼主前往東南亞避難,或是在那裡隱姓埋名,或是為復辟做準備,必須要解決下面兩個問題:東南亞已存在的政權,能不能接受宋朝的君臣?除此以外,元朝的軍隊會不會達到東南亞去?很顯然,倘若不能接受,那就無處可逃;倘若蒙古追兵前來,就算暫時逃到東南亞最後恐怕也於事無補。

事實上,宋朝面臨徹底覆滅之際,確實曾有大臣提出要奉幼主趙昰、趙昺逃到東南亞避難,這個人就是當時的丞相陳宜中,史載“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但倘若宋朝君臣真的逃到占城,就能夠獲救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為元朝的軍隊是能夠打到占城的。

至元十五年(1278),忽必烈派福建行省左丞唆都等招諭諸蕃,“未幾,占城、馬八兒國俱奉表稱藩”。至元十六年(1279)六月,“占城、馬八兒諸國遣使以珍物及象犀各一來獻”。換言之,元朝和占城之間存在外交往來。如果元朝以朝貢關係的名義,要求占城交出逃亡的宋朝君臣,結果會怎樣呢?

至元十九年(1282),元朝準備立占城行中書省,以丞唆為右丞,並派兵征討占城,一度攻入占城國都大州。雖然元朝在東南亞的軍事行動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戰爭的過程表明:倘若元朝憑藉軍事實力,要求占城交出宋朝君臣,占城是否會為他們與蒙古人一戰?

答案是很明確的,就不要抱著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HuiNanHistory

一個屈辱議和的腐朽王朝,既不敢收復舊失地,又不能捍衛現領地,又怎能開拓新疆域。南宋自從趙構倡導議和投降,秦檜主持蠹政賣國,已對後世造成惡劣影響,投降叛逃陋習己經根深蒂固積重難返了,反觀趙構,為結虜好而罷天下之兵,誅良將而挫忠臣之心,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父兄被俘而不去救,母妻被辱而不敢恨,竄身逃跑而不恥,屈膝投降而無慚。如此皇帝那有生人之氣。南宋後來也是國難當頭蒙元入侵,出了幾位英雄將星也被皇帝聽信讒言誣陷,慘遭迫害自毀了長城。象理宗朝餘玠,王堅,趙葵,向士壁等。

再看秦檜,竊據相位包藏禍心,求和誤國忘仇滅倫,結黨營私獨斷專行,殘暴忮害貪汙腐化,陷害忠良排斥異己,己使世道澆漓,人心日下,國將不國了。而且南宋後來宰相多以主和派為主,万俟禼,湯思退,史浩,韓侘胄,史彌遠,丁大全,賈似道,陳宜中等。這些人為非作歹,只會禍國殃民,亂國害政。經過這些奸臣專權報復打擊,己經使朝中無相,邊防無將,南宋岌岌可危,也只是指日可待滅亡了。

再看南宋大小臣工,每逢國難,內有官僚叛離投靠,外有郡守棄印丟城,既不號召救國,又不挺身而出,只會接踵逃遁。歷史上南宋滅亡其實是在宋恭宗趙顯朝就宣佈投降了。宋朝得國於孤兒寡母,失國亦孤兒寡母,趙顯年僅七歲。後來的宋端宗,宋未帝只是倖免於難的南宋臣民再次擁立的小皇帝,形同南宋初之趙構。

宋金戰爭時期,金兵所到之處,燒殺擄掠,農田荒蕪,民生凋敝,百姓困苦。議和以後,宋廷向金朝貢奉鉅額財物,這些錢財又轉嫁百姓頭上,賦稅沉重,強徵暴斂,已是國困民窮。再加上官吏的盤剝,勢家的兼併,更使民怨沸騰。而朝廷上下仍在窮奢極欲,醉生夢死,粉飾太平,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這些人怎能圖謀進取?又怎能輕言出征?

國之韜略在於文武兼備。

國之強盛在於賢能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