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孔乙己”不被人认同,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人话简史


曾经年少无知笑话孔乙己,如今我们都活成了他的样子。偶尔翻到语文教科书《孔乙己》一文,这是我读中学时就读过的名篇,如今又细细地读了一遍,和几十年前老师的讲解相比,我的理解并不一样。

重温经典<>,笑柄中感受一丝心酸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慢慢回想起孔乙己来,就越发觉得和孔乙己心离得很近,甚至是尊敬。曾经孔乙己也有着踌躇满志的梦想,渴望光宗耀祖,挤进长衫客的行列。当他从懵懂的少年活到头发花白的年龄时,仍把“学而优则仕”当做人生的目标。他不被人理解,无人愿同他真心交流,他也只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孤独苟活。

他对书有着疯狂的痴迷,在现实的世界里被人踩踏,毫无尊严。处在一群热闹的人中间,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孔乙己太空虚了,被人疏远和排斥,只能寄希望于精神世界,孤独的寻找自我。仿佛这是世间救赎他的唯一稻草,心存着一丝幻想。

从文中看出,孔乙己真的是一个读了很多书的知识分子,会写四种“茴”字,能写一手好字,绝不仅仅是几年的功夫。知识分子如果没有考上科举,不能到达权力阶层,再加上不会劳动,不会投机,那就是悲剧,他们在金钱世界和劳动的世界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靠“文化”本身,在社会上很难混到饭吃。只会读书,没什么用,沦为笑柄。

在那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孔乙己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就算他偷了书,也不是什么大罪,而且仍然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品节。他的坚守,就像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一样,显得弥足珍贵。我们今天已经见不到曹雪芹了,但仍能从他的作品去理解他。我觉得,如果我能穿越到清朝拜会曹雪芹,他的形象大概一定也和“孔乙己”差不多的,苦苦地坚守着读书人的趣味和本分。

至少我们能鲜明看出,孔乙己在封建教育制度下仍然有闪光点,比如他虽然赊欠的酒钱,但总是到时候还上,而且能写的一手好字。但是由于他本性的懒散,迂腐麻木,加上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以至于最后在人们的调笑中离开人世。我在读中学时,语文老师也基本上都是这样分析的。

孔乙己作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确实是一种悲哀。可是我觉得鲁迅先生写孔乙己,其主要用意并不仅仅写孔乙己本人,而是通过环境的渲染,以孔乙己为主要线索,其用意在于写当时的看客,那些看客的表现总是一味地调笑,文章从孔乙己出场,到最后死去都在人们的“笑声”中而结束全文。

一个穷困潦倒、酸腐摆阔的小知识分子,成为人们的笑柄,而当时的人们并不是都过着舒适的生活,按照原文的说法“多是短衣帮”。反过来看,孔乙己的悲惨境地是人们调笑的对象,而这些看客的命运又能好到哪去呢?鲁迅先生通过彼此对照的手法,更是将看客的麻木、冷酷和愚昧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我们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却不同,他们骨子都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傲气,也可以会说,那是种无缘无故的气势。

最好的印证便是余华写的《活着》,书中的富贵在被生活逼得穷途末路后依然没有浇灭其心中的火光,还坚持挣扎着想要活出个人样。而孔乙己在精神世界里有的满足感,不正是在生活里选择空虚颓丧的边缘人“松子”所不曾拥有的吗?

显然,敢于在封建桎梏中挣扎的孔乙己,不会仅只个被社会边缘化的典型,他的内心还拥有着最纯粹真实的人性,他在凉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尽力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使挣扎无力也要坚守真善美的真谛,尽显着边缘人不曾拥有的孤勇。

我年幼时也曾经觉得孔乙己很可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能感受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标准,孔乙己身上固执的,纯洁的,银子一样可贵的品质。

就像我们的生活中,嘲笑和践踏一个人,总比理解和宽容一个人来得容易;看到一个成功者的缺点,也总比看到一个失败者的优点来得容易。

有时想一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真的只是在说孔乙己吗?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时光飞快,转眼间100多年过去了,中国也不再是以前那头沉睡的东方雄狮,而是已经苏醒,屹立于世界的舞台。那么,在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孔乙己式的人物?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呢?

我觉得:现代社会中,存在大量的孔乙己式的人物!最典型的当属语文老师。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文字。但是,在现实中,语文老师的境遇和孔乙己相差无几。他们学历不低,满腹经纶,但是却拿着两三千的死工资,有时甚至得为每天的柴米油盐而愁上半天.

时代在变化,但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坚守着本真,让我们知道勿忘初心的真谛。

可我知道,不忘初心,说的容易,做起来却难。我看到有太多人在脱去权力与财富的外衣后,心灵极度空虚而醉生梦死;有太多年轻的人,在短暂快乐中沉迷到无法自拔而挥霍了青春;还有太多所谓“追梦者”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因一点点挫折轻易将他们打败而误入歧途……

可这些人中,又有多少最初像孔乙己那样坚守的人后来得到自我救赎,我却不得知了。是的,空怀理想无以经世致用,过度颓丧自我放弃人生也不可取。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孔乙己不被人认同,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这是必然的,因为孔乙己自命清高,自己没有能力,连秀才都考不上,又以读书人、知识分子的自居,没有经济来源,又不愿意从事其他工作赚钱,死要面子,总认为自己是读书人,比别人高尚,从他对偷书事件的解释,“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可以看出他这种思想。他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废物,是一个没有能力又不肯承认事实的读书人,别人根本看不起他,他就是打肿自己的脸当胖子,对这种好食懒做的人,而且又以高人一等的姿态面对社会,是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每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不是以自己是否读过书,就高人一等,或者像孔乙己那样以为穿着长衫就比穿短衫的人高尚,这些只是自欺欺人,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去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当你功成名就时,社会自然会认可你,别人才会佩服和尊重你,当自己遇到挫折,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意志坚强面对现实,永不言败,爱拼才会赢。像孔乙己靠偷东西获得收入换取两碗酒喝,来撑起自己的虚荣心,是一条通向坠落和死亡之路,是一条不归路,他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也不足为奇。








乔轩美食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到中年时。

孔乙己是当时社会一个群相代表,也是科举制度,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

他的生死存亡对于别人来说根本就不重要,活着的时候没有地位,没有收入,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和保障。但无论到什么时候,他却始终都不忘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自恃清高,死要面子,剩下来的本事也只有新抱幻想的死读书、读死书。除了读书、写字什么事都做不了,好吃懒做,连生存的能力几乎都没有。

所以,这样的人只能是别人严重的废物,实际上连一个底层的劳动大众生命状态都不如。

孔乙己好久都没有来向亨酒店了,从孔乙己淡出众人的视线这个角度来反映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他也只是别人眼中的一个笑柄和笑料,别人拿他只是逗乐取笑而已。孔乙己淡出大家的视线,也没有一个人会觉得惋惜、叹息,更没有人会觉得痛惜。掌柜的能记起他,是因为他欠十九个钱,掌柜的记起的是钱,而不是孔乙己。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到了中秋可是没有说”掌柜的为什么在中秋没有说?因为掌柜的心里明白,说也是白说,孔乙己一定不会再来了。 尽管掌柜的可能已经感觉到孔乙己也许已经死了,再也来不了了,但没有丝毫的惋惜、痛惜和同情,他所惋惜的是孔乙己欠他的十九个钱。这就是当时冷酷的现实社会。

像孔乙己一样的匍匐在科举这条道路上的读书人是很多的,何止是一个孔乙己,其实有千千万万个孔乙己在相同或相似的命运下艰难生存。

像孔乙己这样屡考不进的可怜读书人,他的命运一定是悲惨的。

他虽然迂腐不堪的一直都把自己当成一个读书人,心中始终装着一个向往上流社会的梦想。但是他却让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把他实实在在炼成了一个书呆子,他好吃懒做,死要面子活受罪,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想做的一个人,生活不了,就去偷那被人家的东西,常常被别人毒打。

在别人的眼里根本没把孔乙己当成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他只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牺牲品。

孔乙己生活在这样一个阶级森严,人情淡漠,世态炎凉的封建社会大环境里,他的死是必然的。

他也必然不被人认同,必然会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