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相识是缘,聊天为话;你好,我是吴吞:

曾经有一段时间,一听到“文化人”三个字,就让我翻白眼,登时想起华妃娘娘的那句名言:“贱人就是矫情。”

那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他们自恃甚高,总是以公知的口吻,高高在上地指点这个评论那个;还爱摆出一副不可一世架势:“老子什么都懂,但就是不和你说实话”……活像一个个“装腔作势的弄臣小丑,道貌盎然的衣冠禽兽,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的猥琐综合体,恶心到了极致。

由于那些人大多以文化人自居,所以让我连“文化人”这三个字都厌弃了。直到经历了许多事后,我才惊醒,其实我连“文化是什么?”都没搞明白!”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文化是什么?

现在国家在大力提倡文化产业,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陆续组建了文体广旅局。但你问人们“文化是什么?”大多数人都答不上来;或答出来了,咱们普通老百姓也听不懂。

关于文化,网络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

文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wén huà,英文是culture,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我在学习万维钢老师的课程之后,相信一个概念:如果一个人,不能用一两句话讲清楚一个概念,那就别再听下去了,他自己都没搞明白。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高晓松与郭德纲

突然有些明白,高晓松老师为什么鄙视网络百科了……呃,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文化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困扰着我;直到在郭德纲老师主持的《以德服人》节目中,听到“国话一导”田沁鑫导演对文化的理解时,我才恍然大悟——

田导说:

“文化是修为,是活法,文化不是知识储备,人学到博士后也不一定有文化。”

是的,开头的那些所谓“文化人”,其实就是老人们口中的“斯文败类”,一群披着文化外衣的流氓。

真正的文化人,得是大流氓的级别的:“知礼节、懂进退,有自己活法的人。”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文化是浸入骨髓的活法

文化人,不是抱着两本书,装作读书的样子就是了,也不是多么高的文凭就是了。而是有着自己的活法,将自己相信或大众认可的行为习惯融入进自己生活的人。

说的大一点,就是入道。“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些东西,只要我们能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自己的行为习惯。

那时,我们就是无可争议的文化人。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中国文化的“旧”与“新

那么,为什么大流氓是文化人,而小流氓不是呢?

首先要明白流氓是什么。流氓的本意是失去田地的人,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农业国,田地又是旧社会时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没有田地的人,很容易被人们鄙视,进而引申为没有正当职业的人。现在的“流氓”,作为一个指代那些有着恶劣行为的人的特殊名词,是很后来的事儿了。

我们印象中的“流氓”是什么样子的?

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身上花花绿绿的,走哪儿都那么晃眼。

他们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花里胡哨的?为的就是让大家伙儿多看看,看看他们混的多好,有多么的了不起。

实际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什么正经人。他们的行为大多是在盲目跟风,根本没有自己的判断和审美能力,自然谈不上文化。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小流氓的典型 图自日影《热血高校》

大流氓就明显不一样了。在旧社会,天津有一个大流氓叫李金鳌,远望过去也就是一个干巴瘦的老叟,身穿粗布衣袜,足穿千层底布鞋,身上一点皮革制品没有,金石首饰更是全无。手里拿着小扇,跟个教书先生似的,交往的也都是金融家企业家,张口闭口就是国际形势,经济政策等等。

这位李二爷有个特点,或者说能耐。在当时的天津地面儿,只要他拿出一个二寸长的纸条,写谁就能要谁的命——别误会,不是生死簿,这事儿一点也不玄幻——他拿出一纸条,写上张三递出去,当时就有人去把张三弄死,就这么厉害。

但就这么厉害的一个人,街坊邻居都不知道他是谁。在那个刚有汽车时代,他就有自己的专车了;但他每天坐车还有三个巷子时就下车,步行走着回家。不像那些个小流氓,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都能显摆半天。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实在找不到图,另一个“大流氓”杜月笙 奉上

有一次,这位李金鳌李二爷,拎着两条鱼走进巷子回家,来一个愣头青:“这鱼是我的!”

李二爷立马将鱼递过去:“您回家熬着吃”。

为什么会这样?他不是应该很跋扈的大流氓吗?不,绝不是怂,也不是什么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不是什么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李二爷这是在维护自己的活法,他是不想告诉那人自己是谁,怕他吓死。

当然,熬到他这个身份的,二十万个流氓里也未必能找出一个。但这种“知礼节,懂进退,有自己活法”的人,无论正邪黑白,都会很厉害。也就这样的人,才配得上“文化人”三个字。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一般来说,关系不大。但想要将日子过得更加美好,文化便是我们指路的明灯,成功的捷径。

现在困扰年轻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是迷茫,觉得活得没滋味儿——很多年轻的朋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通向哪里?于是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的,将大好的青春沉溺在游戏或情色作品中。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也曾是“网瘾少年”大军中的一员,唉~

再来看看“文化”是如何指引我们的吧。

记得问答区有个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汉服,会积极参加西塘汉服文化节之类的活动,询问大家对这事儿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挺好的,总要让大家有点事儿做,人闲着会出乱子的。

虽然大部分参加汉服文化节年轻人,都是在作秀,但有一部分朋友是真的通过汉服,爱上了中国文化。

我的朋友小硕,就是一个汉服文化爱好者,由于他比较偏爱明代服饰,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收藏的蟒龙服,我便戏称他是“千岁”。

小硕通过汉服文化节,结识了一帮有着同样爱好的朋友们,他们时常线下聚会,身穿汉服,品茶论道,一起探讨分享自己对汉服文化的心得与见解。

至于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用?小硕说:“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汉服为我提供的许多灵感。”

这就足够了,他做到了将自己的爱好融入自己的工作生活之中。从他身上,我只看到蓬勃的朝气,没有半点迷茫。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为了避免朋友没得做,我就不上小硕的图l

中国社会院调研发现,95、00后的年轻人们,虽然从小饱受西方文化冲击,却是最具有中国文化自信的族群。

活法,于个人只是习惯,于家国就是文化。

那些年轻的朋友们,或是跟风,许是作秀,但通过对汉服文化活动的参与,找到自己方向,找到团体的凝聚力,找到民族的自信,真的挺好的。

你享受什么样的活法,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你认同中国文化,享受中国式文化生活,无论种族肤色,你的心就是一个中国人。

我曾年轻过,也曾迷茫过,我现在的活法是读书,写作,分享自己的观点,我有点想成为我曾经鄙视过的“文化人”了,怎么办?

笑。

相识是缘,谈天为话;我是吴吞,感谢您的降临!

缘话:“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

吴吞,二手的民俗学家,神秘事物爱好者,过年胖成猪的北极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