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世纪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后一本书。1911年5月,柯布西耶开始了他为期五个月的东方旅行,历经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此书便是这次旅行的记录。在体验异域文化的同时,寻找内心才能的落脚点。他带着一个准作家、画家和未来建筑师的三重准备踏上了这次旅程。因而,体现在本书中的是,优美独特的语言、体现出大师气质的素描画等的有机结合。在此次旅行之后,柯布西耶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从他对帕特农神庙精细的素描就可以看出他后来从事建筑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本书是柯布西耶早期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后来一系列成就的一个出发点。学习交流Q群:199588890

作者简介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本名夏尔- 爱德华.雅内莱(Charles-Edouard Jeanneret),20 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也是优秀的作家、画家和城市规划大师。他出生于瑞士,1930 年加入法国国籍。柯布西耶早年学习雕刻艺术,先后随巴黎佩雷(Auguste Perret)和柏林贝伦斯(Peter Behrens)两位现代建筑先驱工作学习。从1920 年起,柯布西耶在他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提倡建筑的革新,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新的建筑美学。这些论文汇集成《走向新建筑》一书,于1923 年出版,这是现代建筑民主和科学化的最有力的宣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1928 年,他与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密斯·范·德·罗(MiesVan Der Rohe)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致吾兄、音乐家阿尔贝·雅内莱

几点印象

致拉绍德封“艺术画室”友人

维也纳

多瑙河

布加勒斯特

大特尔诺沃

在土耳其的土地上

君士坦丁堡

清真寺

墓地

她们与它们

一家咖啡馆

芝麻开门


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精彩内容

清真寺 需要一个静穆的地方,正面朝着麦加的方向。空间必须高大宽敞,让心灵觉得自在,让祈祷觉得轻松。光亮必须充足,四处漫射,不留一个阴暗的角落。而在整体上,又必须十分简朴。建筑形式必须体现出空间上的浩瀚广大。大厅地面应该比一个广场还要宽阔,这倒不是为了容纳众多群众,而是要使前来祈祷的人置身于巨厦,感到舒服快乐,从而生出敬畏。大厅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避开目光:一进门,就见得到地面铺垫的巨幅方簟。簟子是用稻草编织的,颜色金黄,常换常新。没有一件家具,就连小板凳也没有。只有一些低矮的斜架,托着一本本《古兰经》,在贴近地面的高度摆着,祈祷者就跪在架前诵经。放眼环顾,四只屋角尽在眼前,只觉得那里也都明亮洁净,毫无阴影。偌大的方形建筑物上,开着一些小窗眼,从那里伸出四个巨大的横向拱门,把各个穹隅连接在一起。圆顶上开了上千个小窗眼,日光从上面透进来,闪闪烁烁,像一顶晶光璀璨的王冠。上面,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其形状如何,一时不得而知。因为半球形物体有一种让人无法估量的魔力。从那上面垂下无数吊着金属杆子的细绳,几乎直达地面,杆子上挂着小油灯,按着同心圆的阵式排列旋转。一到晚上,穹顶上那一圈窗眼黑下来了,阔大的黑暗空间里,密密匝匝垂吊着的无数细绳也看不见了,善男信女的头顶上,只有一片光焰闪烁的天顶。

寺里的一切都用石灰粉刷成白色,体现出一种肃穆威严。形式简洁明快,结构完美无缺,却表现得十分大胆。有时,一道用精美的陶瓷镶嵌的高墙基,会带来一线蓝色的震颤。在清真寺两侧,必须建造一些高耸入云的尖塔,以便在依太阳而定的时刻,把穆安津们呼唤与歌唱的高亢声音送到远方。从那上面落下一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音符。

星光闪烁的天花板一圈圈地在祈祷者头上展开。这就像一块由千百盏摇曳的小油灯织成的让人安宁的纱幔,而圣殿方方正正的四面墙壁则好像退到了很远的地方。众人祈祷的声音穿过密林般悬吊下来的灯线,直达穹隆深处,并在那里消失。这层虚浮的光组成的天花板悬在离簟子三米高的地方,再往上,则是一轮轮漫开的巨大的阴暗空间,这是我知道的最有诗意的建筑构造。

斯坦布尔完全被坟墓占据了。这里的人喜欢坟墓,甚至把坟墓建在住宅院落里。一个土耳其人的礼拜日,我透过虚掩的大门,看见一个男人坐在花园里,背靠着一座坟墓的白柱,在那儿冥想。他没有想到什么,可是我,却被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有好多次,在罗多斯托和别的一些地方的人家小院里,我看见地面上摆着,甚至门槛上挂着灯笼,给死去的亲人照明。君士坦丁堡是片荒瘠的土地。人们买下土地建房砌屋,栽种树木,剩下的空地就用来安葬死者。坟墓插进街道,占领树下的空地,在清真寺周围有限的空地上与历届苏丹安息的巨大陵寝争夺地盘。于是在这片土地上蓝色的飞帘草四处蔓生。土耳其人的一生,就是在清真寺到墓地之间度过的,中间虽然经过了咖啡馆,在那里却只吸烟,不交谈。

我心中念念不忘的象征,其实就像渴望将语言浓缩为几个有限的词语。其原因在于自己的爱好:对我来说,了解石头与构造的形状、体积、虚实,就相当于对垂直和水平、长度、深度还有高度的理解。我觉得后面这种理解也许过于一般。应该把这些元素,甚至这些词语看作含有无穷意义的事物,根本不必去作解释,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个完整和强有力的统一体,能够表达出那些意义。说得再远一点,我是在黄、红、蓝、紫、绿诸种感觉中来想像颜色的层次,至于组合的细节,如线条由竖到横的渐渐过渡,在我看来是无关紧要的---除了把平面一分为二的斜线。让节奏独自去安排这些纯粹图像化的表达!

你走到山门一根柱子前,趴在地上,观察柱子的根部。首先,你是在一块铺了石板的地面上,其水平度就和理论上一样绝对。然而,这些大理石板、大理石块却是落实在一块人工夯实的地面上。基础深厚,或者更确切地说,柱子是稳稳扎扎地砌上来的。柱子基部有24道凹槽,就和你发自内心的钦佩一样完好。而外围铺就的石板如盆地一样内凹外凸,突出了边沿一道约摸两三毫米高的石栏。虽然至今已逾2000多年,可是这道细微的雕饰却仍然新鲜、清晰、明快,好像雕刻家的昨天才收拾好榔头凿子离开工地的。

唱过这首帝国颂歌之后,东方世界沉寂了几个世纪;而拜占庭的灵魂像石珊瑚一样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将自己骨化为各种形式的圣堂,如“圣灵堂”、“主教堂”等,这些“圣灵堂”“主教堂”是教堂的雏形,也就是圣山的每家修道院以其四边的建筑围起来的场所。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落在马尔马拉海和黄金角之间的皇宫的岬头上,而在哈尔基迪基半岛,圣山占据的就是这样的岬头位置:这可是整整一座大山啊。……我非常强烈地感觉到,建筑唯一而高尚的任务,就是给灵魂开放一些诗意的空间;而为了使空间有用,要实在地使用一些材料。在这里,建筑的任务就是给天主之母建一座石头房子,抵抗千年的风吹雨打、岁月磨蚀,就是以这种方式,把这座坚固房屋的框架安放到位:让这座房屋显现出一种精神,通过形状与颜色的神秘关系,令每个人生出敬意,每张嘴巴保持静默。

建筑唯一而高尚的任务,就是给灵魂开放一些诗意的空间; 而为了使空间有用,要实在地使用一些材料。在这里,建筑的任务就是给天主之母建一座石头房子。让这座房屋显现出一种精神,通过形状与颜色的神秘关系,令每个人生出敬意,每张嘴巴保持静默,同时在幽微的光亮里,只向祈祷开放飞升的通道,只对赞美诗张启嘴唇。在教堂的穹顶下走过的游客啊,你如果不是建筑师,就想象不到在石头的威严审判面前这份惶悚不安是多么难受。


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柯布西耶就是大神,好好的普通透视不画,就是一个球形透视,自带鱼眼镜头,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布鲁书评:这本书是我特别喜欢的书,你说是游记又不仅仅是游记,里面掺杂了很多柯布西耶对东欧建筑文化的看法和评价。这里有很多耶哥的亲笔手稿,这些都是难得的珍贵图画。这本书记录的与其说是他的游记,不如说是他的心里路程,寻找建筑之旅。当我们不知道前路何去何从的时候,沉下心来寻找到自己内心落脚点,这本书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们更接近他本人的内心。


巅峰读书 | 东方游记


好书推荐:机械工业出版社《作品集炼成记》国内第一本建筑留学作品集图书,建筑留学作品集黄宝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