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宋朝號稱富有,它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朝廷養兵、養官、養少數民族政權,所以它有“冗兵、冗官、冗費”的問題,直到宋朝滅亡都沒有解決財政問題。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但是這個王朝有一個費用始終嚴格把控,它就是修繕官府衙門的經費,始終不願意出這筆錢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一、那麼宋朝到底有多富?

《宋史 食貨志》中記載:“皇祐元年,入一億二千六百二十五萬一千九百六十四,而所出無餘”(皇祐是宋仁宗的年號,從1049年到1054年),“治平二年,內外入一億一千六百十三萬八千四百五,出一億二千三十四萬三千一百七十四,非常出者又一千一百五十二萬一千二百七十八。是歲,諸路積一億六千二十九萬二千九十三,而京師不預焉。”(治平是宋英宗的年號,從1064年到1067年)這也是史料記載的北宋財政收入最高的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財政的所有的收入,包括銅錢、白銀、絹帛、穀米、草料等物資的總和,單位不是銅錢,而是貫石兩匹

所以,宋朝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億,北宋中後期的一般年份也可達8000-9000萬,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收入也高達1億。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我們很難去簡單比較,宋代稅收是比較繁雜和混亂的,有徵收貨幣的也有實物的。

蘇軾的弟弟蘇轍曾寫過一篇文章《收支敘》,其中,蘇轍列出了元祐初年(1086年到1094年是宋哲宗趙煦的第一個年號)的戶部收入數目:

“今者一歲之入,金以兩計者四千三百,而其出之不盡者二千七百;銀以兩計者五萬七千,而其出之多者六萬;錢以千計者四千八百四十八萬(除米鹽錢後得此數),而其出之多者一百八十二萬(並言未破應在及泛支給賜得此數);綢絹以匹計者一百五十一萬,而其出之多者十七萬;谷以石計者二千四百四十五萬,而其出之不盡者七十四萬。

我們將金、銀、綢絹、米穀都折算成銅錢。當時金一兩約值10貫錢,4300兩即值4.3萬貫錢;銀一兩約值一貫錢,57000兩即值5.7萬貫錢;綢絹每匹約值1.5貫錢,151萬匹即值226.5萬貫錢;米穀一石約值一貫錢,2445萬石即值2445萬貫錢,合計約2680萬貫。加上按銅錢徵收的貨幣稅收入4848萬貫,總數約為7500萬貫。

元祐(1086年-1094年)是宋哲宗趙煦的第一個年號,從治平2年的1065年到元祐元年1086年,差21年時間,政府年稅收的差別應該不大,也就是說,治平年的1.6億(貫石兩匹)約等於元祐年的7500萬(貫),一貫等於一兩銀子,這錢就是7500萬兩銀子。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宋代銀鋌

如果在今天,7500萬兩值多少錢?我們用最常見的米價作為標準來計算價值,今天能查到的東北大米每斤2.98元,算成每斤3元。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我們以1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1兩銀子基本上可以買到2-3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792—1188元。

宋代的財政收入7500萬兩銀子就相當於594億元——891億元。

與明朝對比一下:

《明史》中記載,明朝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為300萬兩白銀,不過,由於明朝大部分時間裡都不是按現銀收稅的,田賦、鹽稅、工商稅、鈔關稅以及徭役全部換算成現銀計算,明朝平均每年的財政收入大約是2000萬兩。

有學者推算明代的1兩銀子價值是人民幣600-800元,不如宋代1兩銀子價值高。明代只2000萬兩而宋代7500萬兩,可見,宋代的富裕程度。

二、宋朝廷每年獲鉅額收入,夠花嗎?

與鉅額的收入相比,宋朝廷的財政支出也極其龐大,每年收多少錢,基本也能花多少錢,收支基本相當。比如:

根據掌管財政的三司使統計,公元1038年,陝西、河北、河東三路的財政收入分別是1978萬、2014萬和1038萬,而財政支出分別是2151萬、1823萬和859萬,整體上收支相抵,略有結餘。

其它各路的情況也應該基本相同。

除此之外,每年政府還要給遼和西夏大量的歲幣。

其中給遼國的歲幣有:銀10萬兩、絹20萬匹;在宋仁宗時有所增加,變為:銀20萬兩、絹30萬匹;

給西夏的歲幣有:銀7.2萬兩、絹15.3萬匹、茶3萬斤。

跟每年的收入相比,雖然不多,但這筆錢是每年都要給出去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政負擔。

《宋史▪食貨志》記載:神宗嗣位,尤先理財。熙寧初,命翰林學士司馬光等置局看詳裁減國用制度,仍取慶曆二年數,比今支費不同者,開析以聞。後數日,光登對言:"國用不足,在用度大奢,賞賜不節,宗室繁多,官職冗濫,軍旅不精。必須陛下與兩府大臣及三司官吏,深思救弊之術,磨以歲月,庶幾有效,非愚臣一朝一夕所能裁減。"

這樣的例子在《宋史》中多次出現,大觀三年,戶部侍郎範坦言:"戶部歲入有限,支用無窮,一歲之入,僅了三季,餘仰朝廷應付。今歲支遣,較之去年又費百萬。"

“帝初即位,思節冗費,中都吏重複增給及氾濫員額,並詔裁損。”

……

《宋史》中這種朝廷缺錢的記載比比皆是。

三、宋代不只是“官不修衙”

賺得多,花銷大,皇帝總能找到節省的辦法,比如:宋代是不隨便修官衙的。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清明上河園

我們來看北宋最著名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很有意思,圖上建築鱗次櫛比,但竟看不到官衙,唯一一個官方的部門就是城門口的稅務所。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注意觀察圖中紅圈處

放大以後就是這樣。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清明上河圖上的唯一官衙——稅所

這是一個三開間的簡陋的房子,就在城門內角落裡,很不起眼,這與財大氣粗的宋朝似乎並不契合,實際上宋朝政府是嚴格限制修建官衙的,一般的官衙都破舊不堪。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 年), 朝廷明令地方政府“ 無得擅修廨舍”, 這就是說,各級政府不得擅自修繕官衙。

宋神宗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宋朝廷“詔京城內外除修造倉場、庫務、店務、課利舍屋外,自宮殿、園苑以至百司廨舍、寺觀等,並權停。過七年取旨”。就是暫停京城一切官廨的修建,七年後再說,因為政府要優先建設貯存糧食的倉庫、國庫、公租房、稅所等公共項目。

如果官衙實在破舊不堪,那也可以修,只是需要上報朝廷,能不能批下來就不一定了。

有些地方長官著急,先斬後奏,先修了再說,這會遭到監察機關的彈劾,和皇帝的處罰。

比如:

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 ), 杭州知州薛映被人告發“ 在司擅增修廨宇”, 即在知州任上擅自修繕官衙 ,於是朝廷立刻派遣有關人員去調查 ,查證屬實 , 馬上把他交大理寺議罪 , 於是薛知 州就從省級行政一把手,被貶為“ 連州文學”, 即小地方的閒職 ,收入大不如前。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杭州西湖亭橋


還有一例關於大文豪蘇軾:

宋神宗時期,蘇軾在杭州當官,這裡的衙門“例皆傾斜,日有覆壓之懼”,杭州衙門牆體傾斜,隨時有倒塌的風險,這樣的危險建築竟然沒人去修繕,十多年後 , 蘇軾重回故地,但他發現破敗的州衙依然沒有得到多少修繕。 就在那一年六月 , 州衙的房屋終於倒塌了, 還壓傷了衙門的兩名書吏。

兩個月後,州衙的鼓角樓也倒了,壓死鼓角匠一家四口 , 內有孕婦一人。 自此之後 ,“ 不惟官吏家屬 ,日負憂恐 , 至於吏卒往來, 無不狼顧”。 就是杭州官衙,事故頻仍,造成人心惶惶,沒辦法,只能申請撥款修繕,連打兩次報告,朝廷終於撥了一點一點款(不會超過十貫)進行修復,朝廷真是窮困。

宋代不只是不修各地的衙門,其實連它的皇宮也沒有大規模的修建,跟其它朝代的皇宮比,顯得很寒酸。

宋代皇室所居住的宮城,可能是歷代統一王朝中格局最小的,既不如漢唐長安宮城之恢宏,也不及明清北京皇城之寬闊。數據很說明問題,宋代皇宮周長5裡,唐代大明宮的周長為15.2裡,明清紫禁城的周長為6.8公里

《東京夢華錄》記載:因為樊樓太高,站在汴梁的酒樓“樊樓”上,就可以俯視宮禁,所以後來官府幹脆禁止市民在豐樂樓的頂層眺望,以免他們“下視禁中

”。

宋代朝廷有錢也不修官衙,何況沒錢

樊樓夜市圖

宋代雖然表面上很有富足,但實際上財政收支經常赤字,甚至是連年鉅額虧空,朝廷總在這種“沒錢——找錢”的狀態中維持,宋代歷史上的兩次變法,也都是為解決財政問題的,可惜都沒有成功。

參考資料:脫脫著《宋史》;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劉越藩和劉明泉著《宋代官不修衙的制度安排》;吳鉤著《宋:現代的拂曉時辰》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