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根据媒体报道,向来特立独行的顺丰在今年中开始再入电商市场。

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给电商大客户提供优惠折扣,以致于承受着较大的资金压力,选择在2019年底发行58亿元的可转债补充运营资金。

要说,顺丰为何突然又改变风向,再次钻进电商市场,争夺快件。

或许我们可以根据其最近发布的财务报告做点分析:

在“加盟制”快递公司延迟复工的背景下,“自营”起家的顺丰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拐点。

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今年2月,顺丰快递经营数据业绩逆势而上,速运业务量同比上涨118.89%。

同时,顺丰今年1月和2月的累计市场份额五年来首次超越韵达、圆通和申通。

本应说顺丰终于找回了“巨头”的风范,无奈却依然无法走出阿里“通达系”的阴影。

就在不久前,中通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全年调整后净利润为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净利润率为23.9%。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讯息是,中通继业务体量超过顺丰后,中通的盈利能力也开始直逼顺丰。这也难怪顺丰也开始焦虑了。

回顾顺丰的创业初衷,不难发现,当初顺丰确定走高端路线,希望以快捷、可靠作为自己的标签,只是获取快递市场利润最丰厚的部分,结果它也做到了。

但是高端快递市场的规模终究有限,近几年它的快递件数逐渐落后于四通一达终于让它紧张起来。

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顺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要挤入电商市场。

01

顺丰不顺,巨头的困局

业内消息传出,顺丰最近召开了一次高管会议,王卫传达的信号很明确,就是要转型,要改革,要突破。但顺丰转型和改革依旧绕不开电商。

这也不难理解,最近几年,快递行业的企业急速崛起,顺丰的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被削弱。

不转型,面临的将会是被淘汰的命运。

这一点,从披露的财务报告中不难发现。

2018年顺丰财政报告显示,顺丰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同比增长27.6%;

净利润45.56亿元,同比下降4.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达34.84亿元,同比下降5.92%。

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这是顺丰自2017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下滑。

然而与此作为对比的是,曾经自己不屑的“对手”们“通达系”的净利润同增长比却蹭蹭往上一路猛涨。

无论是营收增速,还是业务量增速,顺丰已经全面落后。这也意味着,顺丰不仅仅是“巨头”地位不保,连市场份额都有可能被份额殆尽。

不仅如此,我们可以发现,顺丰的单价仍然高于行业其他成员,顺丰引以为傲的服务好、投诉低,在高价格的面前已经逐渐丧失优势。

摆在顺丰面前的残酷现实是,大家不仅在争夺低价市场,同时还希望抢走一些顺丰的地盘。

“通达系”里的圆通,现在已有8架飞机投入运营。

圆通想瓜分顺丰在高时效产品和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韵达则在挑战顺丰引以为豪的直营模式。

老对手“四通一达”在身后围追堵截,新的竞争者京东也开始积极参战。

因同样定位于快递中高端市场,并且以服务和口碑为优势。

京东快递与顺丰快递展开正面交锋,战火一路从深圳、上海等全国多个核心区域蔓延到了这座西北小城。

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过去,顺丰的末端时效之所以是所有快递公司里最高的,是其不计成本的投入,例如,即使车辆未装满也定时发车。

在业务量持续提升趋势下,采取直营模式的顺丰,人力成本很高,数量有限的顺丰快递员可能难以承受不断增加的配送压力。

群雄逐鹿,单枪匹马的顺丰陷入了被“围剿”的困境;四面环敌,顺丰极力迎战之际,曾经坚持不妥协的电商之路终于慢了下来。

02

入局电商市场,续命or革命?

过去五年的电商快递市场,是属于三通一达和百世的天下。

事实上电商件一直是通达系的菜,而顺丰更多是时效件,由于客单价较高,加上因之前的“丰鸟大战”与阿里存在芥蒂,顺丰对电商件吸引力并不大。

而顺丰以前不是没做过电商件,但是因为毛利低影响利润被砍掉了,如今重新加码电商件。

如今快递市场的格局恰恰证明顺丰动手很早,2012年开始布局,并坚持不懈对电商进行投入。

顺丰这些年在把握机会方面几乎无可挑剔,每一个有可能被引爆的消费热点,顺丰都没有错过。

而且顺丰在布局时尽量从贴近快递业务延伸的角度去切入,或者说从广义的服务角度去切入。但是,抓住机会,并不等于一定可以活下来。

2010年8月,顺丰正式推出了第一个电商平台——顺丰E商圈,以出售食品为主,含少量3C产品,同时还做了配套的支付平台——顺丰宝;

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2012年初,顺丰旗下的礼赠平台——尊礼会也随后上线。

不过和大部分传统企业的尝试结果一样,这两个平台的整体经营并不理想,之后便相继停运。

除了“疫情”的特殊影响,顺丰反超韵达、申通和圆通背后,是其2019年战略布局的调整。

这一年,顺丰采取两方面行动重新入局电商件市场:特惠专配产品和联手唯品会。

以此,实现其下沉策略。

唯品会放弃自营快递业务而将之全数交给顺丰,这为顺丰在电商市场开了个好的开头。

唯品会和顺丰的合作,可看作是商流和物流之间的抱团取暖,而这种情况正在加剧,比如通达系和阿里联系愈发紧密。

客观来讲,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确实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显然顺丰也受益于这一合作:自从跟唯品会合作以来,顺丰快递整体份额升至15.9%。

然而,顺丰这一次主动进军电商虽会带来业务量和营收的增长,短期之内也可能会给公司毛利造成一定压力。

顺丰要想在电商行业有所作为,最大的障碍在于成本居高不下。

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快递行业的成本主要取决于业务量规模和网络效率,业务量规模越大,平均每单快递分摊的转运中心运作和干线运输的固定成本就越少,则单件成本必然具有相对优势。

想要从同行手里抢客户,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就是价格战,顺丰也不能幸免。

快递江湖的“价格厮杀”仍在继续。

虽然不断提升的业务量将会帮助顺丰进一步摊薄成本,但面对“通达百”的低价策略,通过“特惠专配”抢占订单的顺丰,或许还将面临着进一步的份额波动。

从战略布局上看,已经连手唯品会的顺丰,还将进一步寻找它的“同盟”;

背靠阿里的中通、圆通、申通和百世,也会凭借电商补贴进一步抢食市场;浮出水面的众邮快递和极兔快递依旧神秘。

下沉市场争夺将会更加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电商物流的合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通达系和菜鸟的合作便是最好的例子。

一方面依靠菜鸟的技术和资源通达系快递和阿里电商都提升了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达系也可能会沦为阿里附庸,在很多方面陷入被动。

当快递企业被绑在电商企业上时,很容易在后续电商平台之间吃瘪,陷入两难。

尤其是对弱势者一方来说可能是续命,但也可能是被革命。

03

顺丰再入电商市场,是拐点还是盲点?


行业格局已变,路在何方?

物流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顺丰电商的征途,一直在努力,从不曾放弃。

前些年,业内一直有种说法,快递分两种:一种叫“顺丰”,一种叫“其他”。

如今,快递行业又有了一种新的定义:一种叫“顺丰”,另一种叫“顺丰的敌人”。

现在顺丰抓起一个又一个有关电商的标签不停贴在自己身上,勇气可嘉,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形势所迫。

毕竟,顺丰的基因与口碑都建立在个人消费者领域这个基石上,同样以个体消费为基础的电商是当下中国最活跃的商业因子。

在快递业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吃力的时候,或许电商业务正是王卫想要的那条护城河,核心是帮助顺丰更加高频地黏住这些年辛辛苦苦做快递积累的用户。

旧的时代还未过去,新的“战争”已经开始。王卫的电商梦醒与不醒,现在都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下一个十年行业格局已变。

伴随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客户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于单一的物流服务,客户需求将向快递、重货、冷链、同城急送等多方向发展。

物流企业开发多项业务成为新趋势,构建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将成为物流企业的护城河,增加客户的粘性。

作为快递公司,原有的快递网络或将对于其他产品产生协同作用。

当然顺丰在快递市场的竞争优势还是其它快递企业无法可比的。

它拥有国内快递企业当中数量最多的货机和车队,物流配送速度依然是最具优势的。

但愿这家最后进入电商市场的快递企业能成功从电商市场切下一块蛋糕,扩大规模,与四通一达和京东快递一较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