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的时候想到的画面和情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怎么办?

燕子找家


你好我是老黑的胸肌,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在写小说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构思出了很好的情景和画面,却写不出来,写出来了,却发觉和自己想表达的不一样。


很多人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我也曾是这样,我大量问人,请教得来的答案都是大同小异的。

什么多读书,多累积,多观察,多写作,多参考别人的作品。

但是这么做真的百分之一百有用吗?

我个人认为是否定的。

有句老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论语》二十卷,一共一万三千七百字,乘以五百,不过六百八十多万字。

以现代人的阅读量来说,这个字数太小菜一碟了。

会有杠精说,古人说的读书是背书。

对于一个喜欢文学的人,那么从小学时开始背诵的课文,诗词,经典,名言名句……六百多万字的背诵很夸张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达到了传说中的下笔如有神,怎么还是表达不出来呢?

偶然间,我从温润安那里得来的答案。

温润安是武侠大宗师之一,立志于武侠文学化,文学武侠化。小说、散文、诗词、社论无所不精,连那位狂到没边的李敖都对他推崇备至。

温瑞安小学时就写武侠小说,被全校追捧。

试问一个小学生,会有多大的阅读量,会累积什么,会多写什么?

会有杠精说,人家那是天才。没错,温瑞安是天才,但也不是生而知之。明明是需要积累的东西,凭什么他就省略了这个过程?

一次访谈中,有人专门向温瑞安请教过。

温瑞安表示,如果写不出来,表达不出你想要表达的,那就换个角度切入。

他说写作就像人,有的人擅长炒菜做饭,有的人精于写诗绘画,还有的人擅长寻欢作乐……

写作也是这样,不是你想写的东西表达不出来,而是恰巧你想写的东西是你不擅长的。想把不擅长的表达出来,除了多练外。不妨从别的角度切入,换一种方式试试看。

比如,想写一个女孩子很美,不会写怎么办?你可以写她很静;你可以写她很爱笑;你可以写她很香;你可以写秋水长天一色之间她打着伞慢慢行走在岸边,挽起一丝长发,寂寞的看着落霞与孤鹜齐飞。这会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和留白。


想写一对高手决斗,写不出震撼的场面,写不出精彩的打斗。那不妨换个角度,可以写风云变幻;可以写声音;可以写漫天飞雪;可以写蚂蚁,从蚂蚁的感官去看这场决斗;可以写魔神,从魔神的眼中去嘲笑这场决斗……




看到这些对您是否有启发呢?人有五感,看不到不妨去听,听不到不妨去碰触……不要只从一个角度去死磕到底。多读,多写很重要,但有时候不妨换角度,换个个方法看看。



老黑杂谈


只须记住两个字:准确。

最好的记叙是准确,最好的描写是准确,最生动的也最准确。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说,描述行为时最准确的动词只有一个。

以此类推,我们在叙述、描写其它的时候,要做的工作是选择,把那不准确的划掉。

新问题又来了,划掉之后没有更好的,绞尽脑汁一片空白,怎么办?

没有积累,词汇、句式贫乏,拿什么来选?

所以还得多读书。

读多了,学到的多,可供选择的多,才能够越来越接近准确。

想到却又写不出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现在是音像时代,无须像阅读时代一样从文字转化为形象,所以年轻人们缺乏文字和音像之间的转换能力。

看的都是音像,拍个小视频之类倒是可以的。

所以解决之道唯有读书,多读书,读经典的书。

千古文章一大抄,没有借鉴,暗中摸索是不行的。


大悔忆智周


启星写作网校惠老师答:

脑海中的画面,不会描述,属于小说写作中的画面呈现问题。不仅涉及到文字表达能力,也关系到画面呈现的方法。

我们在这里,给你介绍一个简单使用的操作方法。这个方法的核心,就是文笔的训练。

我在教学员们画面呈现时,曾经讲到这样一个小方法。我们都知道,名著的文笔是我们所公认的,我们就运用名著,来提升自己的文笔和画面呈现。

当我们读一段作品时,合上书,在脑海中想象书中的画面。觉得自己能够完全掌握这个画面之后,放下这本书。

一天之后,依然是这个画面,我们自己拿起笔,来重新描述这个画面。这时必须拿起笔,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这个这个画面。写完之后,再打开名著,进行对比,看看人家是怎么来写这个画面的。与自己的相比,好在哪里,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

这样,你起码能够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是词语的匮乏,还是叙述的方式有问题,再或者是想象力不够丰富?

通过几次的训练,就会有所提升。

这个小方法,能帮你提升画面感的叙述,虽然不能达到令读者身临其境,但至少可以帮你把脑海中想象的,说清楚了。(首发于公|众|号《网络作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