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研究——暴食症的你可以看看

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暴食症文芳老师

食欲是一种复杂得令人惊奇但又有规律可循的现象。我们生活在物质富足的年代,大多数人都不会为吃不饱而发愁,但是,有时候我们的行为表现得好像我们饿得要命似的。

在图书馆里我找到一些尘封多年的科学期刊,从中发现了关于人类和动物的食欲以及进食行为的有趣研究。


在翻阅完这些研究文献之后,我对人类的食欲感到肃然起敬。我们好像天生就知道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样的食物。科学家将食欲的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称为:“营养智慧”。


食欲是一种完美的生存机制,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本能的知识渊博的营养学家。


食欲研究——暴食症的你可以看看

就比如我们还是婴儿阶段的时候,生下来没有人教我们进食,但是我们就知道需要吸奶,在吃饱的时候也知道停下来。饿了也会哭着提醒妈妈该喂奶了。


但是自从我们患上暴食症后,变得都不会好好吃饭了,在吃饱的时候不会停下来,反而撑了还在机械化进食。


都不如婴儿阶段了,这个时候的你,应该很焦虑很抑郁,甚至是很否定自己吧?觉得自己特别没用,那种无力感深深地袭来...让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无法集中注意力,会耽误自己的学习工作。


婴儿天生就有控制热量摄入的能力,不需要教新生儿如何节食——他们生来就知道自己的身体需要哪些营养。一项对37名新生儿所做的有趣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人员为婴儿的母亲提供比例正常或稀释的配方奶粉,但没有告诉她们婴儿喝的是哪一种,并鼓励这些母亲让婴儿自己决定要喝多少奶粉。


与喝正常比例奶粉的婴儿相比,喝稀释奶粉的婴儿喝得量更多,显然是为了调整他们摄入的热量和脂肪。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婴儿摄入的热量和脂肪大致相同。


食欲研究——暴食症的你可以看看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化进食行为,一项研究调查了母亲给婴儿喂奶的动机,结果发现,目前给婴儿喂奶通常不是因为婴儿饿了,而是为了安抚婴儿。因此,婴儿和儿童都会将奶瓶与情绪上的慰藉联系在一起。


当我们节食减肥的时候,中途也非常容易有情绪波动的问题出现,比如看见自己还没有掉秤会非常焦虑,也会让我们重新在食物中去寻找安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身体机能的变化,让我们无法靠自制力去控制住自己的进食行为。

社会对食欲的影响

在热闹的聚会上,你是不是吃的比平时多?许多人都会这样,而且研究表明,仅仅是有其他人在场就会促使我们吃得更多。有两项研究显示,被试在聚会环境中吃的食物会比独处时吃得多得多。


我们现在喜欢吃的许多食物可能都是父母教我们享用的,有时候,这些教育是以奖励或诱惑你做某些事情。你不妨问一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 我的哪些饮食习惯来源于我的家人?
  •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曾用哪些食物奖励我?
  • 我是否已经学会将获得食物与良好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 享受美食是我和家人庆祝活动的一种方式吗?
  • 我现在渴望吃的食物是不是小时候最喜欢的食物?
  • 我的家人和我是否喜欢吃相同的食物?我是不是受某个人的影响而形成了这种饮食偏好?
  • 以前我是否经常和母亲一起做饭?我与母亲以及我们一起准备的食物的亲密关系如何影响我对烹饪和饮食的感觉的?
  • 小时候,我在家里的餐桌上养成的饮食习惯是否影响了我现在的饮食偏好?
  • 我是否曾经与兄弟姐妹或其他亲人争夺晚餐或甜点?
  • 如果我曾经与亲人在食物上发生过争执,那么这是否导致了我现在担心没有足够多的食物可吃?


回顾自己的饮食偏好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的饮食习惯有时是不合逻辑的,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坚持一项与我们的个性和生活方式不符的饮食计划是如此困难。


好了,下期咱们再继续讲讲环境对食欲的影响,媒体对食欲的影响,希望这期你能有所感悟,有不懂的可以私信联系进行咨询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