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漲價事件後,會走向沒落嗎?你怎麼看?

玻璃瓶裡的蒼蠅


海底撈的負面效應已經形成,如還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一份自助調料10元等等。呵呵!不用多久就會在倒閉的企業名單裡添上海底撈的名字。還好及時懸崖勒馬恢復原價,否則真會死路一條。至於什麼向消費者道歉之類的客套話就不用說,還是想想如何讓企業生存下來。沒有的海底撈,也會有幾百、上千家的鍋底撈、雲上撈、月中撈冒出來,分分鐘就把你替代,而且半年就不記得曾經還有一個叫海底撈餐飲業。

每年超過1000家大中型的知名餐飲業倒閉,很多做火鍋類的企業可能還把眼睛瞪著海底撈,希望出點什麼事情好後來者居上。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海鮮火鍋企業以促銷為由搞廣告大策劃,來個反其道而行之,直搗海底撈的軟肋而來。

在當前這種危機之下,可能海底撈也會有自己的一廂情願,以為通過抬高價格,可以減少客流量來提升餐飲的安全度和利潤彌補。可要知道,在當今這個經濟危機期間,企業要的是活下去,請權客吃飯也未必會來且也不會選海底撈。普通居民更是要勒緊褲腰帶縮衣節食,希望可以多留下一點錢用以不時之需或者撿個大便宜。

真不知道海底撈是這麼想的,難不成還有著雄心壯志,準備大撈一筆,然後再去把便宜成白菜價的暴跌全球知名公司給一口也吃下來。直接從傳統飲食業上升到高精尖企業。我們吃下去的便不是飲食,而是精神食糧。可全球的股市和經濟都在下降,又憑什麼海底撈可以更高的價格來服務客戶呢?

在這次疫情後,航空業、旅遊業、飲食業還需要時日來回復,只有等待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全面的控制,我們才可以鬆一口氣。除了必須一日三餐的快速飲食店之外,其他的這些高端飲食業還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且,無論是採用高價,又或者採用打折,都將會有一段持續的困難時期。除了一些餐飲業走出特殊的道理,比如可以進行網絡服務等,另闢蹊徑才可以脫穎而出。


鞅論財經


做企業越來越難,企業越大受到大眾監督的就會越嚴謹苛刻,也會考驗企業能不能走的更久,每一個企業都有生命週期的,看就看誰能活的更久,所以說老牌子的企業都是很不容易的,做企業我太難了[捂臉]


茫海一粒沙


我們先來看一看餐飲行業巨頭西貝,老闆剛剛宣佈對漲價事情表示道歉。

原因是因為原材料的上漲。但是為什麼大家要對其口誅筆伐呢?是因為平常調價倒沒什麼。但是現在是疫情期間,是全國乃至全民族眾志成城,團結一心解決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任何企業家第一時間應該表現出來的是責任與擔當。第二才是個人的得失。

也就是那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不是開玩笑,因為我國的政治制度是社會主義國家,在這樣的國家當中,全民齊心協力,人民當家作主,企業家更多的是社會責任的體現。我們不能像西方世界資本家那樣以剝削和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所以在此期間,民以食為天,食品的漲價自然會被人們所唾棄。例如,疫情期間因白菜賣50塊錢一斤的鄭州的一家老牌兒商超4月份已宣佈倒閉。

對海底撈而言也難逃這些定律。我們也呼籲,在疫情期間,不論你是企業家還是政治家還是老百姓,一定要以人類的命運共同體為重,一定要以民族的生存發展為第一利益。切不可做沒有格局,沒有擔當,沒有責任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