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專家:俄羅斯的“白臉熊”戰機,還不符合高技術戰場的需要

在俄羅斯空軍戰機中個,想必大家聽得比較多的就是,蘇-35,蘇-57,米格-29,等等,但在俄羅斯空軍中由一款蘇-39戰機的曝光率比較低。蘇-39攻擊機是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一種亞音速近距離空中支援攻擊機代號“白臉熊”,其結構簡單,結構堅固,易於操作維護,適合在前線戰場惡劣的環境中進行對己方陸軍的直接低空近距支援作戰。蘇-39攻擊機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5基礎上發展的全天侯攻擊機,最初稱蘇-25TM,1995年改稱蘇-39。該型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可在複雜天氣和夜間攻擊坦克、裝甲車輛和自行炮,而且可打擊快艇、登陸艇和驅逐艦,以及陸軍航空兵的飛機和直升機等隨著時間推移,蘇-25已經落後於時代,因此蘇-39應運而生

軍事專家:俄羅斯的“白臉熊”戰機,還不符合高技術戰場的需要

儘管有相當高的技術含量,蘇-39尚存在一些問題:座艙按照當前飛機座艙的基本設計方案,座艙內除了廣角平視顯示器外,還應該有2個或3個多功能顯示器的儀表板、設計合理的操控臺和帶有數據輸入鍵盤及平視顯示器的控制面板。而蘇-39的座艙內除了有平視顯示器和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外,與其先驅蘇-25的座艙完全相同。儘管蘇霍伊設計局稱其座艙設計得很好,但一名飛行員不可能充分利用飛機的所有功能,只不過其座艙的佈局可以為提高航空電子設備的綜合程度打下基礎。

軍事專家:俄羅斯的“白臉熊”戰機,還不符合高技術戰場的需要

西方飛機的電子設備通過利用1553B數據總線使電子設備綜合程度大為提高。相比之下,蘇-39的電子設備的綜合程度和靈活性要低得多。雖然“風雪”系統具有自動識別目標和接近目標的功能,但一名飛行員在高密度防空火力環境中,特別是在從座艙向外看的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用激光制導導彈來攻擊坦克的想法似乎還不夠成熟。“風雪”系統與西方的激光目標指示系統如“夜間低空導航與紅外瞄準系統”相比視場有限。

軍事專家:俄羅斯的“白臉熊”戰機,還不符合高技術戰場的需要

另外,把雷達設置在機身下方,使其應用受到較大的限制,特別是影響它對空中目標的探測,而且雷達天線接近機身腹部的金屬,也會對雷達的性能產生不良影響。武器的綜合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問題。由於受到傳感器性能的限制,使得一些武器的效能不能充分地發揮。在蘇-39的武器中,除了反坦克導彈的效能比較好以外,其它武器的戰術攻擊能力均比不上北約的現代飛機。

軍事專家:俄羅斯的“白臉熊”戰機,還不符合高技術戰場的需要

為了保護飛行員的安全,蘇-39採用了很好的防護措施,但在高密度的防空火力之下,飛機的生存能力不能只依靠防彈鋼板的保護,往往還與許多其它的因素密切相關。專家表示從總體看,蘇-39“白臉熊”還不能符合未來高技術戰場環境的需要,其作戰價值值得懷疑。對於人機接口程度有限,座艙能見度較差,以及其它固有條件受限制的單座亞音速飛機來說,要完成近距空中支援,超過戰區前沿縱深達到450千米作戰的使命,似乎有些鞭長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