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雷玉娟:核心素养下对日常教学的反思——读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雷玉娟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雷玉娟:核心素养下对日常教学的反思——读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雷玉娟,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历史教师,李青锋工作坊核心成员。多次承担陕师大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的对外公开课、区级公开课等,担任陕师大免费师范生的指导工作。参与编写乡土教材《陕西历史文化遗产--大汉雄风荡神州》、《陕西历史文化遗产--文明碰撞大熔炉》和《丝绸之路科普读本》,在西安市优质课、微课比赛中多次获奖,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在省市评选活动中获奖。

记得洛克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因荆楚疫情居家隔离,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省空间。近日,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以及钟启泉教授的《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2017年新课改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直指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赋予中学教育如此重要的任务,结合读书感悟,反复问自己的问题就是: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具体到历史学科,应以何种途径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有效渗透,真正落地生根呢?

停下脚步静心反省近三年的教学,便是往日教学中一幕幕熟悉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我们和学生的对话是:知识点背过了多少?题做对了几道?为什么失分,还是知识掌握不扎实?这些几乎是我们一线老师常用的口头禅,打着应试教育的旗号我们的教学慢慢高考绑架,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培养高分学生”之间,我们权衡利弊,成了矛盾的集合体,对学科素养的渗透和落实少之又少。很难想象一个只有知识只会考试的机器能走多远,在教学中学科素养的缺失是致命的。近日读书,收获颇多,也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常言道:变或可存,变才可至明朗。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我们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直击内心的问题,因为就像余文森教授所说: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源头,能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源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科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一切都是要通过我们的课堂传递给学生。别让知识成为负担,也别拿培养能力当作笑谈。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核心素养落地,我们必须改变,进行“重塑”。

一、深化认识,革新教育观念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指向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作为传教者不可或缺,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个老师的思想高度和认识决定着课堂,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深化认识,革新教育观念。

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从成绩与素养的矛盾中剥离,重塑有机统一体。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其实是学生创新思维、想象思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养成过程,适当的引导,充足的思考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赤裸裸直接指向知识点的教学只会把学生变成被动的接受机器,素养的落实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在知识的获取之中的。

其次,走出认识的误区,重塑教学观。对于核心素养,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停留于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动态发展不断成长的学生,而近几年高考历史题已经表现出了以学科素养为考查目的的导向。因此,学科核心素养不是我们在课堂上告诫学生要注意时空观、要有史料意识或者要学会辩证看待问题,而是我们要通过课堂情景的创设、有价值的思考题的抛出有意识的去渗透给学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革新教学观,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做到深刻、独到而又广博。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潜下心来多读书,多研究,多思考素养落实的途径方法,扎实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切不可停留在“喉咙里的改革”层面上,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刽子手。

第三,从传统思维中抽离,重建教师素养。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全面的人,培养者又极其特殊,同样是人,作为特殊的活动,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思维中抽离,不仅仅是拥有专业知识就足够,而且必须具备以下素养:能敏锐的获取、选择和有效利用信息的信息素养;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充满挑战心、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创新素养;对生活各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都有所把握,能跨学科处理问题的跨学科素养;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传媒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运用的媒体素养;承担社会责任,投身社会活动的社会参与与贡献素养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自我管理素养。学习的第一步是模仿,然后是创新,用全新、全面素养武装的教师必然也能培养出全面全新的学生。

二、勇于尝试,创新教学活动

所谓破茧成蝶也是痛苦与幸福的相生相伴。核心素养要在中学课堂真正落地生根,过去传统课堂的一些方法、手段就要改变,课堂形式就要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方案就必须进行优化,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可能面临改变,这一过程会有质疑和不舍,但是,明确教学和学习目的而进行的方式和策略的转变,必将是充满智慧又收获满满的教学,就像我们历史课堂,不应该只是冰冷的建筑遗址的展示,不是艰涩的文献资料的堆砌,而应该是有厚重感的、有温度的、有情怀的课堂,并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的价值观和认识的课堂。变则通,通则明朗。

第一,从本本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是创新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的是教材和学生矛盾的调解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我们就要跳出本本主义的怪圈,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既不要神圣化也不能边缘化,要在对教材全面准确解读的基础上,要有学科课程的高度和视野,要有课程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余文森教授在书中提到的几则片面运用教材的事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教育不是当下而是未来,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意识强调的是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生成性的活动,切不可为了教材而教学,为了渊博而进行毫无干系的扩充,课程是动态的、长期的、系统的文化,以课程意识取代教材本位,才有利于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科思维的养成和培育,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相融相长,这才是教学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的标志。

第二,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堂形式是创新教学活动落实学科素养的核心。什么样的课堂是一节有深度、有思想的好课堂?读书的感悟,自身的反省,我觉得好的课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有情景的创设。情境的创设一定是能激发学生思考、能够让学生进行灵活迁移的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多多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取材进行情景创设;多多走进学生,充分了解学情,从学生成长经历中取材进行情境创设,可以是语言文字的、可以是动作情景剧的,更可以是图片影像资料组成的等多种形式。有情景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其次,有问题意识。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要考虑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设置简单的、无效的课堂问题,有含金量的课堂问题才会激发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和思考的习惯,才会有关键能力的提升。有问题意识的课堂才是有灵魂的课堂。第三,是生成性的课堂。生成性的课堂是和输入性的结论课堂相比较而言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是核心素养下的新要求,有深度的好课堂一定是学生通过思考、总结、组织、概括、输出表达这样的环节获取知识,并形成自身的认识。有自主生成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第四,是合作探究的课堂。不提倡公开课为了展示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前提是问题值得深究,个体单独的学生确实能力有限无法解决,更重要的是探究活动蕴含有分工分工协作的成分,教育应该是培养全面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有学习能力的人。

三、打破陈规,重构教学关系

诗人纪伯伦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国家进行课程改革,我们一线老师学习改革文件,领会改革精神,但是,教育改革的原点在哪里?意欲为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根本点就像余文森教授所言,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即要打破陈规,重构教学关系。

在重构教学关系上,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强制灌输,还权力给学生。学习既是学生的权力,也是学生的责任,我觉得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是一种畸形的教育,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在一定的教学文化氛围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像余文森教授提到的构建“学习中心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节课的中心,完整系统而又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关系,也离不开老师提纲挈领式的适时引导和点拨,以及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未来的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新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条件。新型的教学关系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

核心素养成为新课改的导向标,也成为我们教学的指向标。关键能力的培养,必备品格的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绝非朝夕之功,点点滴滴都蕴含在平平常常的教学活动之中,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核心素养在课堂的有效落实,在今后教学中我会且教且思考,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到课后,从实践到反思,我们的思考探索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