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七歲被註定的命運

01

每個人的“命運”在7歲前就已經註定?

在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男主角陳孝正曾對女主鄭微說:

“我的人生是一座精確無比的建築物,不能存在1釐米的誤差。”

電視劇《歡樂頌》裡的話題人物樊勝美也有一句引發全網熱議的“名臺詞”:

“活得越久,我就越信命。”

身負母親雙重期待的陳孝正,無法忍受鄭微可能給自己的人生計劃帶來的改變,於是選擇做一個始亂終棄的負心人,哪怕一生永失所愛;樊勝美掙扎逃出鄉下小城,痛恨吸血父母卻轉頭尋找可以供自己吸血的“優質男人”,重複開始一地雞毛的生活。

有人說,他們倆才是代表著大多數活得矛盾又清醒的普通人。其實,無論是陳孝正的無誤差建築物,還是樊勝美的命中註定,都是人生腳本的惡作劇。

人生腳本最早是由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提出,它主要形成於7歲之前的童年時期,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環境有關。

日本心理學家鈴木敏昭《拒絕被支配的勇氣》將“人生腳本”描述成更容易被大眾理解的“人設”,並對艾瑞克·伯恩的觀念做出進一步解讀。

孩子一旦被貼上“人設”的標籤後,就會努力改變自己的言行舉止以符合大家眼中的人設。也就是說,人們會不自覺地扮演大家所賦予的角色以融入環境。因為只有扮演好這些人設,自己才會感到輕鬆。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腳本,腳本是在你無意之間寫下的,很難逃脫。即使像陳孝正和樊勝美那樣,因不幸的童年而寫下了悲劇的腳本,人生也只能按照腳本演繹。

02

人生腳本其實是強迫性重複的自證預言

在《拒絕被支配的勇氣》中,鈴木敏昭提出了一個觀點:人生腳本其實就是一本自證預言書,你總在不知不覺中受自我暗示的驅動。

認為自己命運多舛的人,會寫下命運多舛的人生腳本;認為自己人生一帆風順或懷疑自己總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也會寫下相應的人生腳本。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年幼的松子因扮鬼臉而獲得父親的片刻關注。於是,無論是面對愛人還是同事,每個年齡段的松子都在重複著當年的鬼臉。在“鬼臉”腳本的重複演繹下,松子的一生就是一個個滑稽鬼臉的重複,也是一個個不幸的循環。

在人生腳本的影響下,每個人都在演一場重複的話劇。比如,童年時期的不被愛投射到親密關係中的“我不配”;學生時期被標上“不聰明”的標籤,長大後職場生活中依舊會成為可有可無的背景板。

再比如,有過被拋棄經歷或者經歷過缺少安全感生活的人,往往會在不同的關係中扮演主動遠離的角色,來防禦這種被拋棄,具體行為有:突然在朋友圈隱身,經常從穩定崗位上辭職,重複預定一場親密關係的破裂等。

這種無意識的強迫性重複,是人生腳本的自證預言書,也就是所謂的命運。總是重複演繹“不幸”的人內心潛藏著“重蹈覆轍的心理因素”,即使並非個人所願,“心理因素”也會正常發揮作用。

悲劇,源自對悲劇腳本的無意識重複。而我們所說的不幸的人、不幸福的生活,大多數時候就是你選擇去不斷地重複腳本定好的同樣的錯誤。

03

不幸的人生腳本始於童年的禁令

年幼失去父親,成長在母親高壓之下的陳孝正,他的人生揹負著一位母親對兒子和一位妻子對“丈夫”的雙重期待。進門就看得到的遺像,飯桌上多出來的一碗飯,母親的一舉一動都在提醒著他:你不可以讓我失望。

你不可以——這個來自大人們或者說權威們直接或者隱晦的拒絕,是孩子們經常接收的禁令信號。面對這些來自“權威”的禁令,孩子會產生一種源於“生本能”的執念:通過限制自己的言行,竭盡全力得到父母的愛。

因此,一旦產生“不可靠近”的禁令,多數孩子長大後也不擅長與人交流,經常獨來獨往,行為孤僻,並影響其一生。

04

在《拒絕被支配的勇氣》中,鈴木敏昭把導致悲劇人生腳本的童年禁令歸結為13條:

禁令1:什麼都別做、別亂動

該禁令來自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很危險,別爬樹”“不可以和那個小朋友一起玩”“踢足球很容易受傷,不能去”。當孩子總被父母這樣限制行為後,就容易產生“我最好什麼都別做”的自我禁令。如果孩子將這樣的自我禁令當作性格溫順的表現,那長大後可能會缺乏自主性,任何時候都依賴別人的意見。

禁令2:不該是你

“還沒有XX懂事,真不該要你。”“其實想要一個男(女)孩。”像這樣經常被父母否定存在價值的孩子,就容易產生此類自我禁令,會因性別產生自卑感,或容易否定自我,產生逆來順受的傾向,受制於周圍人的評價和看法。

禁令3:懂事點

責任感過強,也可能會成為一種桎梏:“你是姐姐,要有姐姐的樣子。”“你是哥哥,怎麼沒看好弟弟。”過早在家庭中揹負責任的孩子,會因被迫過早獨立而抑制了愛自由玩耍的天性,缺失了應有的童年自由,長大後很可能會變成不近人情的人。

禁令4:不可以長大

與禁令3相反,家庭中最年幼的孩子容易產生這樣的禁令。有戀母情結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常常避之三舍的“媽寶男”,一般都屬於這一類型。很多在這一禁令下成長的孩子,即使成人後也無法逃脫這一禁令的桎梏,最常見的就是來自父母撮合的“相親”。

禁令5:不可以將情緒掛在臉上

當孩子一直哭泣時,大部分父母都會選擇下達“停止哭泣”的禁令。然而,經常被這一禁令要求的孩子,會傾向於壓抑自己的情緒,對一切表現得漠不關心。

禁令6:別思考

“別頂嘴。”“別說話,認真聽大人說。”父母時常歇斯底里地發怒,孩子就容易產生這一禁令,在面對一切時,不會冷靜思考,無法做出理性判斷。盲目深信星座、占卜或宿命的人很可能就是受到這一禁令的支配。

禁令7:別靠近

“我很忙,等會兒再說。”像這樣,父母經常與孩子保持距離,拒絕親近孩子,孩子就容易產生這樣的禁令,會盡可能避免和父母說話,會抑制向父母表達情感的慾望。長此以往,孩子長大後就很難向身邊人袒露自己的內心想法,甚至喪失主動求助的能力。

禁令8:不能成功

孩子成功時,父母從來不讚賞、不獎勵;孩子失敗時,父母才會給予安慰和鼓勵。長此以往,父母毫不關心孩子的成功,只在意孩子的失敗,孩子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不能成功”,並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禁令9:不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

經常目睹父母因為自己而受苦難的孩子容易產生這樣的禁令,比如單親家庭出身的孩子、童年生病或受傷而給家裡造成巨大經濟壓力的孩子。受這一禁令影響的孩子不僅不會坦誠地表達自己的需求,還會陷入“我不配”的強迫性重複中,將好運拱手相讓,毀滅屬於自己的幸福。

禁令10:不可以健康

如果孩子只有生病的時候才能得到來自父母的關注,那他就極容易產生這種禁令行為。一旦產生這樣的禁令,孩子經常會利用生病或受傷博取同情,甚至會做出怪異的言行搏人眼球,引起關注。

禁令11:不能成為重要的人

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或被老師表揚後,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就會感到很受傷。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孩子甚至會產生“可有可無的人”的禁令。一旦產生這樣的禁令,他們就容易時刻提醒自己低調,不能太引人注目,還會逃避責任。衣著樸素、不善言辭、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的人很可能就是受這一禁令影響。

禁令12:不能融入集體

父母過於干涉孩子交際圈的時候,孩子容易受這一禁令的影響,比如“不能和學習差的孩子玩”“我家孩子比較內向……”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孩子會不知不覺地遠離同齡人,成年後很難融入職場環境或其他團體,經常獨來獨往。

禁令13:消失吧

如果父母經常虐待孩子,或將自己的不幸歸因於孩子,孩子就會產生這一禁令。因為一個人固執地認為自己不該活著,就不會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還不如不生你”“要是沒生你,我早就離婚了”也屬於此類禁令。

05

我們應該如何擁抱自由人生?

無論你想還是不想,童年時期因執念形成的人生腳本都將伴隨自己的一生。如果命運早就寫好了人生腳本,我們將如何擁抱自由人生?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鈴木敏昭在《拒絕被支配的勇氣》中給出了改寫人生腳本的方法,並寫到:

只要我們能意識到迄今為止使自己走向不幸人生腳本的不過是一種執念,能意識到人會深信意識深處的想法,能夠意識到自己不能囚於執念中,現實就會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改變。

(1)與內在小孩對話

即使成人後,我們心裡也保留著一部分童年時的自己,改寫人生腳本的第一步,就是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對話。鈴木敏昭在書中提供了一個適合每個人的對話方法——空椅子,以對話的方式來思考並找出問題的解決之策。

(2)重新定義人生

再現過去的情景,改變自己在其中演繹的角色,問自己需要採取什麼新行動,你就可以找到解決新的問題的方法。人並非是受命運擺佈的傀儡,你自己擁有對自己命運負責的能力,你也有能力治癒自己。

(3)關注當下的自己

原生家庭、童年創始可以作為一種解釋,卻不能作為解決之策,一切都是因為過去更是一種錯誤的執念。關注現在的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遠比執著地看向過去更有意義。這也是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倡的目的論,即關注眼前的自我,而不是一切原因都在於過去。

(4)覺察執念,掌控執念

鈴木敏昭強調執念不可過度,應該適可而止。當你從所有的執念中解放出來時,你就可以自由地改寫腳本。你接下來的人生是一張白紙,你可以盡情書寫你喜歡的內容。

人生是由認知決定的。你相信什麼,對什麼深信不疑,你的人生就會如此。不要被人生腳本的惡作劇束縛,你所描繪的未來決定了你自己。

自由的人生,開始於放下對自己的成見,擁有拒絕被支配的勇氣,跳出執念的樊籠,走出劇情,改寫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