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署期生活|拒絕“頹廢”,在校生“預演”上崗

□常德日報記者 江一舟 實習生 楊馨潔

暑假裡,面對就業壓力的劇增,不少在校生選擇放棄輕鬆愜意的居家生活,主動尋覓實習崗位,以求在將來的職場競爭中佔得先機。

不想“頹廢”,主動找活幹

對於三峽大學音樂系大二學生唐子涵來說,這個暑期比學期中還要忙。她下午在常德某鋼琴藝術學校做兼職老師,晚上7時,前往位於紫緣路上的某餐吧做3個小時“駐唱歌手”。兩份兼職工作把她的暑期時間佔得滿滿當當。

她記得自己一年前的那個暑假,“基本都宅在家,上午睡到10時才起,吃了早飯就開始打遊戲,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唐子涵覺得那樣的生活“太頹廢”,便主動尋求改變,“這兩份兼職工作讓我的暑期過得很充實,而且可以不用找爸爸媽媽要零花錢了。”

因為暑假在常德某法院實習,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大二學生李艾潔改掉了熬夜的習慣。她就讀的學校每年都要求大二學生必須進行暑期實習,但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學校規定學生可以選擇不外出實習,在家寫案例分析和庭審報告就好,但李艾潔還是找了一份實習工作。每天早8時到法院,晚6時下班,白天大量繁雜的工作需要有高度的專注力,回到家便只想休息,李艾潔說:“我現在睡覺的時間比在學校裡早多了。”

初觸職場,顛覆了想象

截至7月29日,廣州某大學在校生高晶晶已在常德日報傳媒集團實習10天了。這段時間她跟著老師入社區採訪困境兒童、去救助站採訪志願者、在街邊採訪創業人,對記者這份職業有了更多認識。“我想象中的記者雖然忙,但是上班時間、地點相對固定,但有幾次,老師通知我大清早或者晚飯後趕到採訪地點,隨時都要進入工作狀態。”

唐子涵在鋼琴學校教的學生從8歲到12歲不等,她學了15年鋼琴,感覺“做老師和做學生很不一樣”。教學生需要有技巧有耐心,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主要是提起他們對鋼琴的興趣,把最基礎的手型音符節奏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教給他們;大一點的孩子就是要用比較嚴格的方式讓他們在琴凳上坐著好好練琴,鞏固基礎。在教學的同時,唐子涵也在不斷自我學習,“只有把知識和技巧運用得十分熟練了,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

法院的工作節奏很快,常會有任務分發給李艾潔去做,有的時候讓她看卷宗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卷宗上的內容遠比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豐富”;有的時候讓她寫傳票並送達傳票。“寫傳票和送達傳票是很重要的事情,交給我來寫我會感覺到責任很重大,寫的時候非常謹慎,就怕寫錯一個字。”

著實辛苦,可收穫多多

“辛苦,但是收穫很多”是正在實習的3位在校大學生的共同感受。

有一次李艾潔發燒了,但想到馬上就要開庭的那份卷宗還沒有看完,她堅持帶病在法院上班。“實習不比在學校讀書,老師交代的任務我必須按時完成,不能拖拉。”她認為通過這次實習,不僅充實了暑期生活,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每一次能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真實的案例中,就能加深我對這個知識點的記憶。”

高晶晶的大學專業其實是行政管理,但從小熱愛文學,對新聞感興趣,所以便主動要求來新聞崗位實習。令高晶晶印象深刻的一次採訪在武陵區浮橋社區,她獨立採訪了一名在校大學生社工,還拍了照片錄了視頻,“心情很激動,感覺是對自己學生身份的一次突破。”她說,這次實習不僅讓她與理想職業有了一次觸電,也鍛鍊了她的社交能力,“為我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更多選擇。”

兩份兼職讓唐子涵賺得了一筆很豐厚的“第一桶金”,她說會拿著這筆錢在國慶小長假時來個旅行。未來,唐子涵想開一家藝術培訓機構,“現在做兼職鋼琴老師,一方面是積累教學經驗,順便也瞭解學習一下教育培訓機構的運作模式,算是為創業積累點經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