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兰州这一家人摁上了“红指印”

已经是56岁的党员李新鸿,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西机务段新丰镇备班地勤司机。所谓“备班”,就是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上班。这几天,他收听收看了很多有关疫情的报道,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催促”着他要干点儿什么,他和妻子赵爱霞、儿子李云鹏一商量,郑重写下了“当前新型冠状病毒侵袭我中华大地,我作为中华儿女,历经多重险难,理应冲锋先头。我志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工作中去”的请战书。在签上自己名字后,他还在名字的正上方特意写上“中国共产党员”六个字。在他的心里,这六个字比他的名字还重要。他的这辈子,算上这次,一共写过3次请战书,头一次是1986年他在部队写的,第二次是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写的。

面对疫情,兰州这一家人摁上了“红指印”


妻子和儿子,也拿起笔,先后在“请战书”写上“支持”二字,签上名字,印上红指印。其实他们心里都清楚,如果“请战书”得到批准,李新鸿就等于放弃了一家人的团圆,选择了“跑车”状态,需要在家与远在300多公里以外的新丰镇之间来回“漂”,坐火车单程需要8小时,在工作岗位一呆就是4天多才能回一趟家。

面对疫情,兰州这一家人摁上了“红指印”


疫情牵动人心,“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奔赴第一线”等词语,成了兰州局集团公司27000多名党员之间的流行语。局机关党委书记温俊录最近几天有点儿喜人的“小烦恼”,原打算在局机关建立一支50人的志愿应急队伍,没想到闻讯赶来报名的就有230多人,选谁不选谁着实让他犯了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