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001

四年前以“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為由,而灑脫辭職的女教師顧少強,接受了《豫見後來》的訪談。

時隔四年,顧少強談起當初寫下這封大家認為是最具情懷的辭職信,當時面對很多人鋪天蓋地的佩服與質疑,顧少強覺得關於質疑也好,羨慕也罷,其實與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我活的是我自己。

當魯豫問到,“人是越瞭解自己越幸福,還是不太瞭解自己比較幸福”時,已經從心理老師變身為掌櫃的顧少強認為,瞭解只是一個前提,重要的是悅納自己。悅納就是快樂地接受自己,能改變的就改變,改變不了的就接納。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細品之下,發現“悅納”真的是一個值得讓人細細琢磨的詞:快樂地接納。可它的又往往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

在《麥田裡的守望者》裡曾說: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其實這話落實到生命當中的生、老、病、死也適用。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002

對於帶著哭聲降臨的生命,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快樂地接受的。而對於後三件事,大多數人還是難以接受的,或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調整心態接受他們。

今年剛四十五歲的劉二姐,去年就開始出現了各種關於更年期的症狀。

平時保養得當,模樣本來就顯年輕的劉二姐,心態上根本接受不了突如其來的早更(其實不算早更,但劉二姐就認為是早更)。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面對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神經心理症狀的更年期綜合徵,開始那段時間,劉二姐差點連自溢的心都崩了出來。

幸好遇到的是靠譜老公,不停地勸慰,開解,找她感興趣的事轉移她情緒上的注意力,任其嘮叨發脾氣,連平日的口頭禪都變成了仨字:嗯、哦、好。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當生理的自然更迭,遇到心理上必須接受轉變的關卡,這是絕大多數五十歲左右年齡段的女人必經的階段。

調整心態儘量愉悅接納她,更年期也只是一陣子的事。

再想想,其實對比其它一些關於更大疾病的事,更年期算啥子事?身體挺一挺,心態鬆一鬆,過去還是不難的事。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003

大姐家八十六歲的公公,前段時間因腹脹,腳虛腫去醫院檢查,初步診斷是肝硬化引起的症狀。但醫生並不建議作更進一步的檢查,因為年齡的問題,身體未必能承受得住各種醫療器械的檢查。

面對還沒有特殊痛疼症狀的身體,老人也堅決不願意住院接受任何治療,認為那是對皮囊的傷害,對靈魂的折磨。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於是老人仍像平常一樣樂呵呵的,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走累了就坐,坐累了就躺。似乎對黑白無常的隨時召喚,亳不在乎。

既然改變不了生命最終的歸宿,何不樂呵呵地接受。

面對已經沒辦法抵抗的事,樂觀地擁抱它的到來,反而是最好的抵抗方式,也能更好地抵消它本身帶來的負面情緒。

004

先生查出惡性腫瘤時,剛開始說真的無法接受,才四十歲不到,平時無不良嗜好,怎麼會和“癌”站在同一隊伍?

可它確確實實擺在了檢驗報告裡,成了不能逃避的現實。幸好,腫瘤能手術切除,腫瘤已順利切除。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雖然術中比預期的艱辛漫長,術後各種帶管恢復的折磨,腫瘤病理檢驗報告癌細胞已經開始轉移,但經過後續的免疫治療可控可治的機率是非常大的。

接受不能改變的部分,努力改變能改變的部分,成了我們目前努力的方向與目標,好的心態與治療必須同步更新。

005

正如史鐵生所說: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如果生命的來臨是偶然,那死亡是必然會降臨的結果,對於偶然我們能快樂地接受它,那對於人生最後的必然歸宿,何不坦然視之

《豫見後來》訪辭職去看世界的女教師:有一個生活態度叫悅納自己

即使不能像詩人泰戈爾所說的“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我們也要努力改變想改變的,悅納不能改變的。換個心態與角度,同樣如花般燦爛。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侵立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