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更快的成为一个高手,你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想更快的成为一个高手,你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人的所有进步,都来源于一个字:战。

人的大脑可以分为三层。从内而外可以形象的理解为鳄鱼大脑(直觉脑),控制的是人的本能反应。然后是猴子大脑(情绪脑),控制人的情绪反应。最后是人类大脑(理智脑),控制人的理智。

在面对挑战的时候,通常是直觉脑来做出应激的反应,不经过大脑的思考。这样的应激反应主要体现为两种:战或逃(fight-or-flight)。

战就是战斗,迎接挑战。逃就是逃跑,逃避挑战。

人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本能更倾向于逃跑,因为逃跑更容易。只要不去做,就不会有困难,也不会出错。但是一直待在舒适区里面,也就不会有什么进步。

1、我的一些经历

关于逃避挑战,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验。之前有带团队的机会,但是我一方面觉得做领导也没什么意思,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其实更关键的是逃避,因为没有做过,害怕自己做得不好,害怕管人、害怕跟人打交道。

所以面对这个挑战的时候,我选择了逃。当时这个选择给我现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现在去学习带团队就感觉非常困难,特别是心态方面很难过得了这一关,管理的方法很好学,但是心态建设需要特别长的时间。

所以呢,那个时候选择的逃,让我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反思自己这两年的进步,几乎都是来自于调整了这种反应模式。从本能的想要逃,到强迫自己去“战”,第一次去参与运营,第一次去分享,第一次讲课,第一次接咨询,第一次卖课,第一次上台演讲...

每一次本能的反应都是“逃”,每一次做出正确的选择都很困难,但是经历过后,都是巨大的成长。我现在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取决于这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了“战”,而不是“逃”。

比如第一次卖自己的课,只卖6.6元,我纠结了老半天才把招募文案发到朋友圈(这是想逃),发出去的之后也特别挣扎,内心各种戏,一方面怕没人买、很尴尬,另一方面总觉得别人看到我这条朋友圈会想:哎呀你看,这什么人都敢出来卖。

所以很想去删除这条文案(这也是想逃)。后来我把手机放客厅,回去躺床上装死。结果那次来的人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如果没有这第一次的突破,也就没有后面1小时11万的成绩。

第一次卖咨询也是同样的纠结,想逃避的想法此起彼伏,大脑自动给自己的逃避找了一大堆借口。如果那时候选择“逃”了,同样也就没有第一次199/小时的学习咨询,肯定也不会涨到现在1万/1小时的商业咨询。

现在发现“战”就是成长型思维最核心的行动体现,成长型思维的人注意力都放在“进步”上,判断做事的唯一标准,就是“

做这个事情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进步?”那在战和逃之间,肯定是战更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一个重要现实

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里奥讲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进步 = 痛苦 + 反思。


想更快的成为一个高手,你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他在《原则》一书中讲到:如果你能养成一种习惯,面对精神痛苦时能够自动地反思痛苦而不是逃避痛苦,你将能够快速地学习和成长进化。

痛苦是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接受挑战。

所以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能养成一种习惯,面对挑战时能够自动选择“战”,而不是“逃”,你将能够快速学习和成长进化

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现实:

战 = 进步

如果你想在现实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必须理解、尊重、并且基于这个现实去行动。

选择“战”,就要跳出舒适圈,跳出舒适圈就意味着会有不适应甚至痛苦的地方,这个痛苦是进步的必要条件。

就像一个人练武的要提升武艺,就必须去和别人切磋,即便是挨打了,也能够让自己进步。如果每次有实战的机会都逃跑,很难真正的变成高手。


想更快的成为一个高手,你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3、调整反应模式

战,则进;逃,则退。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想更快进步,就一定要把“逃”的应激反应调整为“战”。遇到挑战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战!

之前文章提到过强者和弱者最本质的区别,就一个字:靠。

强者靠自己,弱者总想靠别人。

战,就是靠自己。逃,就是想靠别人,或者靠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幻想困难会自动消失。

关于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想战,这是心态。另一个是能战,这是方法和能力。

前期来说,其实心态更重要,要成为一个想战、敢战的人,才可能去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变强,成为一个能战的人。

怎么样成为一个想战的人,这个我们后面再展开来讲。

【结语】

关于今天的内容,大家只需要认清一个现实:

战,是一个人进步的起点。

战则进,逃则退。是自然法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若想要真的进步,必须理解、尊重,并且基于这个现实去行动。


想更快的成为一个高手,你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我是伊文,点个关注,学以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