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54名正才言顺

《论语通读》-54名正才言顺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做表率取信于民,然后才能役使人民。”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你看,和前边夫子给子张、樊迟、司马牛、冉雍等弟子问政的回答不同,针对子路,告诉他要先之和无倦。依子路的脾气、禀性,这个“先之”应该不难做到,但当他追问时,夫子为什么不往深里说,而只回答一句“无倦”呢?

子路刚直有余,细腻圆转不足,性子太急,闻斯行之,无宿诺。这样的人,往往容易缺少耐心和韧性。一句无倦,是提醒他要小心从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有耐心,有始有终,不可松懈。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为政之道。孔子说:“给手下负责办事的官吏作表率,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良人才。”仲弓又问:“怎样才能知道是贤良人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舍弃他们吗?”

有司,是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这一段话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如果担任了卿大夫的家臣、总管,具体应该怎么做事,何为先,何为后。

“举尔所知”这句话很有意思,我举个例子帮你理解。

孔子之后一百多年,燕国发生内乱,差点被齐国灭亡。燕昭王继位后,很想有一番作为,就问燕国的处士郭隗:“我知道燕国弱小,怎么才能招揽人才,富国强兵,报仇雪恨呢?”

郭隗告诉燕昭王,看你怎么对待士人。能以贤人为师的称帝,以贤才为友的称王,以大臣之礼待士人的称霸,以仆从对待士人的亡国。

燕昭王又问:“天下这么大,我怎么知道谁是贤才呢?”郭隗又给燕昭王讲了千里马的故事。

古代有个君王想得到千里马,出重金去外购,结果办事的人给他买了千里马的骨骼回来。他很生气,买马骨的人告诉他,千里马不好找,但如果连千里马的骨头您都买回来了,天下人皆知您喜爱千里马,还怕找不到吗?果然,后来许多人自动地把千里马送上门来。

大王您真想招揽贤才,就从我郭隗开始做起。这个事情传出去,贤才志士会想,连郭隗这样一般般的人都受如此礼遇,那我比他强得太多,怎么不可以试试?

燕昭王照做了,果然,乐毅从魏国,邹衍从齐国,剧辛从赵国,许多人才都到燕国来了。二十八年后,燕国果然报了齐国一箭之仇,差点灭亡了齐国。

郭隗的例子,真是“举尔所知”最好的注解。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那一定是纠正混乱的名称。”子路说:“什么,您竟然这么想吗?您也太迂阔了吧?这名有什么可纠正的呢?”

孔子说:“好你个仲由,真粗野!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该先搁置不论吧。混乱的名分不纠正,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那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礼乐就不能重兴。礼乐不能重兴,那刑罚就不能适中。刑罚不能适中,那百姓就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所以,君子关于名分,一定要能够顺当地说明白,能顺当说明白的也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词,力求没有一点儿马虎的地方才算罢了。”

这里提到的卫君,一般认为是卫出公,是卫灵公之孙。他父亲蒯聩(kuǎi kuì)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卫出公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卫出公拒绝。

这父辈子辈之间,谁才是正统合法的君主继承人,在卫国闹得一塌糊涂。面对这个乱局,孔子回答子路这一番话,是有具体针对性的。

这三章讲的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做到,亲自表率。但在这章中对子路讲的问题是“正名”,所谓“正名”实质上涉及孔子“礼”的思想。

你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所谓“正名”的具体内容,跟我们前边学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关联?不错,这是这句话的主要含义之一。只有“名正”,各种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摆正了,才有可能“言顺”,才能往下推动各种政治社会事务,那接下来的事情就自然顺理成章了。

这一章涉及语言和名、实关系的问题,非常重要。名、实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反映出了社会矛盾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与变化,历史出现了新的未知的可能性。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pǔ)。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经验丰富的老农。”樊迟又请学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经验丰富的老菜农。”

樊迟退出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粗俗的小人。(他怎么就不明白?)居上位者喜好礼,老百姓就没人敢不尊敬;居上位者喜好义,老百姓就没人敢不服从;居上位的人喜好信,老百姓就没人敢不真诚。要是能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襁褓中的小孩来投奔,哪儿用得着亲自去种庄稼呢?”

这里,孔子毫不客气地批评樊迟是小人,是说他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他认为,居上位的领导人不必凡事亲力亲为,也用不着去花时间精力学习种庄稼、种菜,只要提倡和亲自实践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他开门办学、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如果你想学种粮种菜,直接去找经验丰富的老农、菜农岂不比找我强,何必跑到我的门下瞎折腾?你不问我如何为政,不跟我好好下功夫学习礼乐,不努力成为仁人君子,净问些小事,真是个不开眼的小人哪!

过去批判孔子的时候,说孔子对农业生产不重视,是对劳动人民的歧视。这完全是误读了,根本两回事。他明明老实地承认: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他是在骂樊迟这个犯轴的学生眼光不远、心思不明,问的完全文不对题,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跑我这儿来问这些事情。

他一向重视民生,重视“食”的问题,但这不是孔子教学的主要目标。孔子的目标是礼乐教育,培养君子人格,成为在社会公共事务中能够发挥领导作用的人。

这四章全都涉及从政的事情。孔子这里再次强调,首先是位居高官的人、王公贵族们,要自己做表率,正人先正己。这也就是前面给子路讲的“先之而无倦”的意思。

其实,就是今天,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你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也得自己做到。这样你提出的要求、强调的纪律,人家才会重视,会认真遵照执行。所以“政者,正也”,不光是指施展的政策、措施、办法正确,而且是团队领导本人的言行是端正的、正当的,可以作为标杆。

摘自靳大成《论语通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