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众所周知,陶渊明对菊花一往情深,更是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情景俱佳让人耳熟能详并心生向往的诗句。为何陶渊明晚年所作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桃花源记》,却选择桃花林为引子展开一幅人们安居乐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生活图?陶渊明不是最爱菊花吗?为何不写“菊花源记”?

1. 为何不写“菊花源记”

菊花背后代表的隐逸生活依旧艰难。

其实在这里,并不是陶渊明喜爱菊花,就一定要写“菊花源记”。不可否认菊花是陶渊明最喜欢的花,菊花是隐逸的化身,陶渊明为了躲避黑暗的官场像“菊花”一样隐居,不与官场同流合污。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隐居避世的陶渊明也生活的异常艰。除了精神上得到了自由,远离官场的阿谀奉承,维持日常的生活还需要每日的辛苦劳作,但常常食不果腹。陶渊明甚至还曾吃不上饭外出乞食,如《乞食》中说: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陶渊明年少之时,一心想入官场大展鸿图之志;在官场又三番五次的辞官选择隐居;隐居后生活的非常贫困潦倒。现实的经历,让陶渊明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儒家到道家,最后又成了儒道并济。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陶渊明厌倦了战乱,痛恨官场的剥削,也体会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这时陶渊明心里渴望的生活是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剥削不受压迫。在这里“隐逸之菊”已经不能满足陶渊明心里构建的理想社会,所以没有用菊花的意象展开故事。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2. 为何写“桃花源记”

桃花代表的意象十分美好。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是《桃花源记》开篇记叙的语段,迷路的渔人在无意中发现了桃花林,而这片宛若仙境般的桃花林似乎从来没有外人到访,一处遗落世间的秘境就这样被渔人发现了。看似偶然的遇见桃花林,实际上有着陶渊明很深的寓意。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桃花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如《礼记·月令》: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

桃花还有代表婚姻爱情,如《诗经》有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还有拿桃花的灿烂美艳来喻指美人,暗含了桃花的美人意象。如爱情诗《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由此可见桃花意象古人非常喜欢,经常使用。

陶渊明这里的桃花林,除了意象上的美好之外,还有一种对生命的渴望。除了诗句中常常有桃花意象存在,在历史典籍里也提过桃林。如《山海经》中记载: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列子·汤问》也有记载: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这两处记载的邓林都是桃林,夸父虽然身死但留下的桃林就给日后人类的繁衍生息留下希望。

陶渊明也读过《三海经》,还写诗赞美夸父的丰功伟绩,如诗云: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夸父是中国古典神话最为大家熟知的人物之一,夸父逐日的故事正是反映出中国远古先民对于时间与生命的思考:有限的人类生命,强烈地向往永恒的时光。

在这里陶渊明对夸父留下的桃木手杖化为一片桃林非常敬佩,这片桃林为后人留下了希望。虽然夸父的故事只是神话传说,但这里蕴含着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

结语

陶渊明用桃林营造一个仙境,住在里面的人生活幸福美好。也只有桃花不仅仅象征着生活美好、男女情爱,更象征着人们对超越时间、生命永恒的梦想。

正是桃花这样一种美好的意象,不仅能营造生活美好的氛围,还能深深的吸引渔人一探究竟。

作者:端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