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一提到孩子,你的腦海裡蹦出來的都是什麼詞語呢?肯定都是“

可愛”、“小天使”這些,不會說話的時候咿咿呀呀的可愛極了。

但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自我意識逐漸完善,對周圍的事物漸漸的充滿了好奇,漸漸的變得更加活潑好動。還有的開始和家長頂嘴,脾氣也越來越大

有的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認為孩子還小,犯錯是難免的,總是無條件的原諒孩子的所有錯誤。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李玫瑾教授就說過,孩子該打的時候就要打。

那麼究竟是哪三種行為習慣是必須要打的呢?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

1、孩子愛撒謊

孩子撒謊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孩子撒謊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自己想說的東西,沒有辦法很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來。造成了孩子是在撒謊的表象。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第二種就是因為之前犯錯被父母嚴厲的批評過,心裡有一定的陰影,所以在下一次犯錯的時候,就徐哲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的錯誤,從而逃脫父母的責罰

家長在發現孩子撒謊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是哪一種情況。如果是第二點,家長肯定會質疑孩子是不是人品出現了問題,還是因為自己有什麼不良缺點影響了孩子。第一時間就找孩子問罪。

家長就會用暴躁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產生更加恐懼的心理。下一次還會用謊言來逃避,最後在撒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2、達不到目的就威脅

我們經常在超市裡看到的一個現象就是,如果孩子想要什麼家長不給買,就會在地上撒潑打滾。尤其是老年人帶孩子的時候隔輩導致這種情況較多。但是這樣“慣孩子”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縱容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孩子在語言能力表達不強的時候,沒有辦法清楚的說清楚自己的訴求,就會用發脾氣來威脅父母,比如說:“你不給我買那個玩具我就不吃飯了”,父母一旦讓步,下次還會以同樣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3、亂髮脾氣,摔東西

孩子在三歲以後,手部力量發展的尤為快速並且靈活。所以在發脾氣的時候,就會扔東西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此時,家長如果妥協了,那麼後期孩子擁有了自我意識,就會開始通過扔東西來發洩情緒達到自己的目的是可行的。

家長在這方面不要覺得孩子還小,這些行為方式都是情有可原的,犯錯是正常的,因此不忍心去教育和批評我們的孩子,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教育孩子必須得越早越好。嬌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出息。等到長大之後,再管也就來不及了。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家長們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壞習慣,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指出來並且趕快幫助孩子改正。在孩子還沒有判斷是非能力的時候,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為以後有更好的發展打下基礎。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壞習慣、亂髮脾氣等現象,這些必然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關鍵是要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母嬰好物推薦#

繪本是父母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最有效的助手。《兒童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繪本做為培養孩子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的工具書,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讓孩子體驗了從生氣到心平氣和、從沮喪到充滿信心、從自私到學會分享等情緒。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3-6歲也是孩子好奇心最強烈的時期

,每個繪本中都有精美的插畫,這樣更加容易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所講的道理,漸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這些好習慣養成的小故事,其實就發生在我們生活中,只要父母言傳身教,及時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孩子的好習慣就會越來越多。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尤其這3個行為別慣著,長大沒人寵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