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中國的近代史始於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又因鴉片禁菸而起。“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是其一生真實寫照。說他是晚清第一名臣也不為過。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位我最敬仰的:主張禁菸、抵抗西方侵略維護中國主權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我眼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19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扭轉對華貿易劣勢,走私鴉片進入中國。導致清政府白銀大量外流,沿海國民深受鴉片毒害。林則徐向道光皇帝上書指出:鴉片“流毒於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1838年,道光皇帝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菸。經過艱難險阻,林則徐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將從英國人手裡收繳的全部鴉片近兩萬箱當眾銷燬,史稱“虎門銷煙”。

我眼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這一舉動激怒了英國侵略者。他們派出了一支4000餘人的遠征隊進犯中國沿海。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戰爭爆發之初,林則徐鎮守的廣東防守嚴密,英人見無機可乘便繞開廣東直接北上,攻擊其他防備鬆弛之地。一路攻城略地,迅速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本來主戰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懾於兵威,開始動搖。林則徐這時遭到投降派誣陷,雖抗英有功,但為了討好英帝國主義,仍被道光帝罷去了職務,調往浙江“戴罪立功”。一個月後,林則徐又被道光帝一道諭旨“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他忍辱負重,踏上戍途。

1850年,清政府為鎮壓太平軍,再次啟用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督辦廣西軍務。這時已年近七旬的林則徐不顧病體,星夜兼程,直奔廣西。一行人途徑廣東普寧時,終因病體不支辭世於普寧行館,終年六十六歲。

他還被後世譽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與魏源合編的《海國圖志》對晚清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近些年來隨著言論的多元化,一些人說“林則徐是歷史罪人”的言論甚囂塵上,汙衊他開啟了中國的“捱揍”模式。對於此等鼠目寸光的言論,筆者不屑與之駁斥。在當時弱肉強食的年代,“國富兵弱”的清帝國無異於是刀俎之肉。即便沒有林則徐的鴉片禁菸,西方列強的入侵和發動掠奪戰爭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相反,如果沒有林則徐,中國可能就會成為墨西哥、哥倫比亞這樣毒品氾濫的國家。屆時就將真的成為東亞病夫,被人踩在腳底下永遠抬不起頭來。

而正是有林則徐這樣的民族英雄,後世的仁人志士才會效仿前人 ,自強不息,以救民族於水火之中為己任。從鴉片禁菸開始後,洋務運動、戊戌維新、辛亥革命,直到最後毛澤東帶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中國人才真正意義上站起來。“火旺不忘砍材人”,像林則徐這樣敢於在國家處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應該永遠值得我們紀念和緬懷!

我眼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