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總裁蔣凡“出軌”致歉,張大奕公司蒸發1.5億:背後並不簡單

01

淘寶天貓總裁蔣凡致歉

張大奕背後公司一夜蒸發1.5億

4月17日一位名為“花花董花花”的微博用戶隔空喊話張大奕,警告稱“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並讓其自重。

隨後,有網友扒出,這名用戶疑似淘寶總裁兼天貓總裁蔣凡的妻子。

一場疑似巨頭高管原配撕“小三”的大瓜讓眾網友大呼過癮。

目前,該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據新浪科技4月18日下午消息,淘寶天貓總裁蔣凡今日在阿里內網發帖,就網絡傳言帶來的不好影響對公司和同事道歉,並請求公司對自己展開調查。

蔣凡在內網的表態中說了兩個觀點:

第一,因為家人在微博上的言論和一些不實網絡傳言給公司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深表歉意;

第二,他懇請公司對自己展開相關調查。而阿里CPO則回覆稱將會組織調查。

受此張大奕負面傳聞影響,如涵控股股價出現了恐慌性“跳水”,一度暴跌近10%,截至當地時間週五收盤,仍大跌超6%,市值為3.22億美元,一夜蒸發約2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且在盤後時段繼續微跌;

而另一主角——阿里巴巴則波動較小,微跌1.49%。 

天貓總裁蔣凡“出軌”致歉,張大奕公司蒸發1.5億:背後並不簡單

2019年4月,如涵控股在紐交所成功上市,被譽為“網紅第一股”。然而,上市首日並沒有受到投資者認可,收盤大跌37.2%。而從IPO至今年4月17日收盤,如涵的股價已經累計下跌64%。

而張大奕在直播帶貨方面卻戰功赫赫:2017年“雙十一”,張大奕的網店日銷售額突破1.7億元人民幣;2018年“雙十一”張大奕網店創造了28分鐘銷售額破億記錄;2019年“雙十一“張大奕網店當天成交額3.4億元。 

身陷輿論風波的張大奕並沒有受到影響,在4月17日依舊照常發微博“營業”。

天貓總裁蔣凡“出軌”致歉,張大奕公司蒸發1.5億:背後並不簡單

如涵招股書顯示,其股權結構中,CEO馮敏持股27.51%;張大奕持股15%;董事兼CEO孫雷持股14.59%,董事沈超持股6.67%;賽富和阿里巴巴(通過淘寶中國控股)均持股8.56%;君聯資本持股8.54%。

03

微博“刪帖禁言撤熱搜”引眾怒

馬雲微博遭“淪陷”

事情發生後,三方當事人都沒有作出任何公開回應和闢謠,微博卻開啟了一場“刪帖禁言撤熱搜”的急速行動。

先是“花花董花花”的微博評論和轉發權限火速被關閉,她再度發微博稱“誰把我評論給關了”。包括虎嗅、鳳凰財經在內的多個大號轉發了這條信息,隨後相關微博也迅速被刪除。

天貓總裁蔣凡“出軌”致歉,張大奕公司蒸發1.5億:背後並不簡單

據網友反映,在張大奕微博下方也無法評論,一旦評論會被博主拉入黑名單。

此外,多位網友表示,在微博上無法發佈與此次事件相關的內容,系統會提示“需要人工審核”。

微博反應速度之快,讓網友不禁調侃稱,“這刪帖速度遠超一線明星”、“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既然當事人微博被刪,眾網友馬上把戰場轉向馬雲的微博,評論區立馬被網友“攻陷”了,紛紛表示:你管管。

天貓總裁蔣凡“出軌”致歉,張大奕公司蒸發1.5億:背後並不簡單

當天下午6時,“花花董花花”發佈的以上兩條推文均已刪除。

對此,微博方面回應燃財經稱,@花花董花花的相關微博系用戶自行刪除,而部分微博被處理,是平臺收到律師函後,依照規定處理了部分被投訴侵權的言論。

事實上,在這件事情背後,微博、阿里,以及張大奕背後的如涵控股,三家公司之間關係密切。阿里至今佔有微博30.2%的股份,如涵控股則是阿里巴巴集團唯一入股的MCN機構。

也正因為如此,多位網友質疑微博“公器私用”。

對於這一質疑,多位律師均回應稱,新浪微博在接到律師函之後,有自主評判的權利和需要,可以依法對相關內容進行屏蔽、刪除、斷開鏈接,“但也要防止平臺濫用自己的優勢地位”。

有網友推測,微博刪帖速度如此之快,而張大奕只是一名網紅,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能量去左右,懷疑背後有更加強勢的推手。

隨著事情的不斷髮酵,有微博網友扒出,當事人的老公疑似淘寶總裁兼天貓總裁蔣凡。在“花花董花花”的微博中,多為日常生活分享內容,而細心網友發現幾張男子側影或背影,對比之下,和蔣凡頗為相似。

微博刪帖並不是新聞了,但如此“及時全面”的刪帖實屬罕見,也引發諸多網友討論。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下午6點左右,燃財經發現該博主已將在4月17日發佈的微博刪除。而“張大奕小三”、“花花董花花”等相關話題內容在當天晚間再次被髮布出來。

對此,微博方面獨家回應燃財經稱,@花花董花花的相關微博是由用戶自行刪除。另外,平臺收到律師函後,根據司法解釋,處理了部分被投訴侵權的言論,原作者有異議,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申訴恢復。

有律師表示,儘管微博有刪帖的權利和義務。

但是微博作為一個大平臺,要防止平臺濫用自己的優勢地位去侵害其他用戶的權益。“微博只靠接到律師函這一點來做解釋,不足以服眾,因為律師函並非法院的生效裁決書,不具有強制力。

平臺應該有事先公開的規範,避免暗箱操作。對於被傷害的一方,也要給一個公平的'反起訴'維權通道。不是一發發律師函澄清,微博平臺就會依函照辦。

否則,微博喪失公信力只是時間問題。

03

涉事三方背後公司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次事件中,輿論指向的涉事三方,背後的公司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先說阿里和微博。據天眼查顯示,阿里巴巴在2013年4月以5.86億美元投資了新浪微博,佔股18%,8月雙方實現了賬號互通。隨後阿里巴巴又在2016年9月以1.35億美元增持新浪微博股份至31.5%。

根據微博2019財年的年度報告,阿里巴巴目前仍佔有微博30.2%的股份。

天貓總裁蔣凡“出軌”致歉,張大奕公司蒸發1.5億:背後並不簡單

微博股份構成

來源 / 微博2019財年年報

2013年-2015年期間,來自阿里本身的品牌廣告以及淘寶商家的廣告投放成為微博廣告收入的重要支撐。

據SEC的文件顯示,這三年阿里巴巴分別給新浪微博帶來了4913萬美元、1.07億美元、1.436億美元收入,佔微博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26%、32%、29%。換言之,這三年時間裡,阿里巴巴給新浪微博帶來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

2016年,微博與阿里的協議到期,微博來自阿里的廣告收入降到10%以下。微博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阿里巴巴給新浪微博帶來的收入分別為1.18億美元和9777.7萬美元,在微博總營收的比例分別降至7.8%和6.3%。

天貓總裁蔣凡“出軌”致歉,張大奕公司蒸發1.5億:背後並不簡單

如涵廣告及市場營銷收入中阿里貢獻的份額

正是基於這樣的關係,此次事件一出,微博刪帖的反應速度之快,也讓諸多網友推測,微博刪帖控評的背後,是其股東兼大客戶阿里在推動。

另外一方面,張大奕背後站著的如涵控股,也與阿里有著密切的聯繫。

這家早在2012年12月就成立於杭州的MCN機構,主要業務模式概括來說,就是通過供應鏈+網紅店,批量複製下一個“張大奕”。

如涵控股官網顯示,如涵是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阿里巴巴集團唯一入股的MCN機構,並與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達成戰略合作。

公開信息顯示,如涵控股2016年獲得了阿里巴巴3億元C輪融資,並在2016年8月登陸新三板,新三板的4.3億元定增中,阿里巴巴、金石投資、鐘鼎創投入場,彼時如涵估值33億元。

去年3月,如涵提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和賽富均持有如涵8.56%的股權,君聯資本持有8.54%的股權。但在如涵2019財年的年報中,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僅持有3111萬股A類普通股,股權減至7.5%。

天貓總裁蔣凡“出軌”致歉,張大奕公司蒸發1.5億:背後並不簡單

如涵股份構成

來源 / 2019財年年報

在如涵發展歷程中,張大奕幾乎等同於如涵。

據如涵發佈的2020財年Q3財報顯示,如涵共簽約了159名KOL,其中,頭部KOL共3名(張大奕、大金和莉貝琳)。包括張大奕在內的3位頭部KOL的GMV貢獻比在2017財年-2019財年分別是60.7%、65.2%、54%,截至目前達到了61.43%。

不僅如此,另根據如涵披露的信息,如涵還通過VIE子公司在張大奕的大奕電商公司中持股51%。

另外,張大奕也是微博上的初代帶貨網紅。早在2010年5月3日,她就註冊了微博,目前擁有1173萬粉絲。2014年,張大奕和如涵控股的創始人馮敏合開了第一家淘寶網紅店。彼時網紅電商剛剛興起,她的微博粉絲數還不足百萬,卻靠著自己的個人影響力在微博帶貨,銷售鏈接直接導向淘寶。

2016年雙十一,她的網店成為淘寶第一家銷量破億的女裝類店鋪;2018年雙十一,她的網店銷量破億,只用了28分鐘。

作為如涵的扛把子的張大奕傳出負面,如涵的股價腰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這次負面新聞只是如涵股價攔腰斬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市場對如涵過渡依賴張大奕的擔憂,以及成本上升造成的持續虧損。

儘管試圖複製出第二個張大奕,但收效甚微,反而讓李佳琦和薇婭兩。位後輩捷足先登,風頭儼然以及超過了張大奕

招股書顯示,如涵在2017財年、2018財年和2019財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收入5.77億元、9.47億元和8.56億元人民幣。當季分別虧損4013萬元、8995萬元以及5750萬元。

其中,造成虧損的原因在於包裝網紅的營銷和培養的成本水漲船高。如涵控股2018至2019財年前3季度,營銷費用從1.21億增長到1.584億元,

對此,王思聰曾質疑道,如果需要花1.5億元的營銷費用,那KOL的意義何在?

革命尚未成功,張大奕們不可分心啊。

回到此次風波,有幾點值得警醒:

中國有句老話:立業先立德,做事先做人。

企業創始人、高管的言行隨時可能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影響,如果涉及犯罪甚至會為企業和當事人帶來滅頂之災。

所謂企業文化、價值觀不在牆上,也不在嘴上,而是在你們的一言一行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