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80后律所主任论坛结束,智善发布了在这次论坛的十大关键词,律所主任也发布了各自的参会感悟,作为一个行业新兵也想聊聊参会十个感悟

主任换装

近两年在武汉接触到了不少的律师,平常见到的样子通通是西装、衬衫、领带、皮鞋,这些几乎是律师们的标配。作为一个行业新兵,有机会参与第6届重庆主办的80后律所主任论坛,大规模见识到了律师换装前后不同的风格。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女律师们普遍优雅、知性,如陆雅主任、张露月主任、周媛主任;男律师们普遍帅气,博学,如刘思锐主任、曹玉龙主任、常亮主任……还有许多叫不出来名字,但是留下深刻印象的主任(有种要被扣鸡腿的感觉)。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刘思锐)

律师们正经起来,都是精装律师;

律师们卸装之后,也都是普通人。

现在依然记得,刚刚接触律师这个群体时,认识的第一位律师来自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的吴杰臻律师,我对于律师行业的初步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位师父。记得跟他讨论过形象这件事,“我发现业务做得好的律师,外在形象都很好。”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律师的装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想展示给当事人什么样的形象。

主任学习

很多时候,我都十分疑惑,这些在事业上已经有成就的律师经常去外地参加法律类论坛究竟是为了什么?

学习?他们不需要

毕竟专业能力是超A的

探讨?他们不需要

获得的信息过于官方

总结?他们不需要

在家思考不是更好

在这次论坛当中,郑玮主任和张伟主任给出了最好的回答——社交。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张伟)

“论坛当中有3分之1是参会的,有3分之1是观望的,有3分之1是打酱油的(——郑玮)”,这应当是大多数论坛的现状。

像大森所张伟主任提醒大家参会方式,并如此直白地给出答案的,真的是极少数。

而对于入行的后辈来说,我们需要的,正是如此直白的答案。

主任焦虑

郑玮主任的开场是,“我又来贩卖焦虑了,我发现贩卖焦虑的人本身更焦虑。”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郑玮)

焦虑对于主任们来说,真的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又要管理好律所,还要服务好客户,这两件事合在一起就更让人焦虑。

单就每一件事情来说,遇到的困难与糟心的事情不在少数,但是,总有不焦虑的人在默默寻找解决方案,比如卓安所陈绍娟主任创办庭立方,德琅龙莉主任创办京非财税服务机构……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陈绍娟)

那么律师行业的未来,会不会就是律所与专业服务机构共生呢?

主任执行力

会议下午,看到了郑玮律师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活动的消息,当时跟同行的小伙伴讨论,“执行力太高。”

会议结束,在大巴上看到了法律先生发布了活动消息,再次感叹,“真迅速”

在群里看到,彭帅主任是在高铁上完成了稿件

松之盛的王露律师在返程飞机上完成了稿件

心里无比佩服

这应该是决定这样一群人走得更远的品格之一

主任佛系

现在依然记得,彭帅律师分享时说到,“我觉得我太佛系”

当时不禁感慨,你真的不算佛系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彭帅)

在前往就餐的大巴车上,旁边的律师一直在沟通业务~

会场里有主任们带了电脑处理业务~

主任思维

这次论坛,财税成为了一个单独的板块

龙莉主任在分享中明确,律师应当具备商业思维、法律思维和财税思维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龙莉)

之前被许多前辈提到的一个观点是,律师除了具备法律思维,还得具备商业思维,而第一次听到具备财税思维来自于这场论坛。

律师应当跳出专业,去接触不同的行业,了解不同的知识,树立不同的理念,拥有多种多样的思维。

主任规划

郑玮律师在分享当中提出一个观点,“在当下,对于律师及律所的客观评级是不存在的,需要建立一个平台,让主观的评价汇成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就像点外卖使用的大众点评”

我想,像郑玮律师这样具备了「折腾」精神的人,也许正在筹划去做这样一件事,我其实还是很期待的。

扎根本地

大森所张伟律师在分享创业经验的时候提到,“我这8年,把分所都开在了安徽,外地没有一家。”

听到这句话时,想起了一个理论是,一家本地的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随后便向外地扩张。而他发现外地业务不好开拓,再想回到本地市场时,发现已经打开的知名度也不再有。忘记了该理论的名字(度娘也没解决)

品牌影响应当是由内而外~

理解主办方

飞机抵达重庆,我就接到来自主办方的电话;

进入接机口,我看到了举牌接机的主办方;

排队上车的瞬间,我看到了主办方汗湿的衬衫;

在前往酒店的路上,我看到了电话沟通到达人数与签到方式的主办方;

办理入住,我看到了帮拿行李又给出指引的主办方;

冷气太足,我看到了分发披肩的主办方;

收获不足时,我看到了及时调整的主办方;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重庆主办方)

而当征求意见未收到回复时,仿佛看到了傲娇的女生在男友询问需求时的回答:

“我没意见,你看着办”

周到的安排,让我看到了律师活动运营的每一步究竟该如何处理

这应当是榜样

返璞归真

侯松涛律师在反思环节提到,“我在进入天册时发现自己前几年都总结好的流量型、增量型的方法论被鄙视了,他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拿下业务就是好的方法论”;

办了律所、法狗狗,金融公司的龙雄彪律师在反思中提了三点,“情怀往往脱离了商业思维;德行配不上野心;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不成正比”。他最终回到了律师行业;

创办法律先生,做新媒体运营的彭帅律师最终决定再次回到律师行业;

拥有法官、互联网公司经验的常亮律师最终再次回到律师行业;

……

一个90后实习律师眼中的80后主任

(从左至右:龙雄彪、欧阳侨、彭帅、侯松涛)

每个人都愿意去折腾,那些路不走一遍总觉得可惜,听再多道理,都还是想亲自走一遭

但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愿律师们都能

“出走半生,归来仍旧是少年”


责 编|戢伟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