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新华社记者:
我想请问,在体育特色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都要学会这些特色项目,但是不同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不一样,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的来做课程设置,来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和喜爱程度?谢谢。
王登峰:
感谢这位记者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刚才讲了体育传统特色校,就拿足球来说,足球特色校要求是这个学校每周体育课拿出一节课教足球,这样就确保这个学生要学会足球,因为它是特色校。其实未来的特色校不一定就这一个,足球特色校也可以教篮球、教足球,这就要根据这个学校的场地、师资队伍的力量来做调整,实际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做到这种情况了。
我刚才讲了,“一校一品”可能是比较普遍的,一校两品、三品的也非常多,这就要根据学校的师资和场地的条件来确定我这个学校的体育课主要教会哪几项运动技能。当然,从学生的兴趣来说,我们可能目前还不能完全的按照每个学生的兴趣来选,刚才讲到,有一个我了解到开体育课体育运动项最多的是有一百个项目,这一百个项目有20个项目是他们学校的专职体育老师开的,还有80个项目是其他科目的老师开的。教科技的老师开的是轮滑,轮滑底下装上摄像头,帮助孩子一边玩轮滑,一边看轮滑的轨迹。这个学校孩子基本上可以依据自己对哪个项目感兴趣,就去选哪个项目,大家皆大欢喜。但是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学校还做不到学生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们在体育课上就能够教他什么项目。
所以,从整个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来讲,未来我们是希望能够做到每个人都各取所需、按需分配。我们现在要力争做到“一校一品”或者“一校多品”,能够最大限度的在师资和场地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学生学习各个不同项目的需要。这个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希望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不断的提高,师资队伍不断的强化,这个目标在未来能够尽快的实现,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够在学校就可以学到他想学的运动项目。谢谢。
李建明:
我补充一下。刚才登峰司长介绍,学校体育过去由于场地和师资条件的限制,可能我们开设体育课的项目和专业性是有限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各地一些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创造和好的经验,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学校里的体育课,特别是课余的训练,解决下午三点半之后的问题。我们到一些学校看,下午三点半以后,很多的兴趣班、特色班就是篮球、乒乓球、足球、跳绳等,还有其他运动项目,这些项目是过去我们体育课所无法实施的,原因就在于场地和师资是有限制的。而大量的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各个方面的体育教练员和专业人员能够很好的补充学校体育师资的不足。同时,我们今后还要更多的去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里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组织来解决他们个人的兴趣和特长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个体教融合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我们学校的大门能够敞开,让社会的力量能够进入到学校体育里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