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在典禮上戴的皇冠,前後所綴珍珠是各12串嗎?為什麼?

屈陽


皇帝是古代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他們自詡為“上天之子”,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上達天聽,下關民命。因此,管理好皇帝的衣食住行、伺候好皇帝的起居動靜就成了歷代王朝的頭等大事。

歷代皇帝的服飾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明朝也不例外。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位登基,建立了大明王朝。在舉行祭祀活動的時候,皇帝的冕服制度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大學士陶安向皇帝提議製作五種冠冕,朱元璋認為五種冠冕太繁瑣,只同意在祭祀天地、宗廟、正旦朝會的時候穿戴袞冕;祭祀社稷、接見外國貢使及舉行受降典禮的時候,則服用通天冠和絳紗袍;平時只穿戴常服處理朝政。這個規定成為了明朝後世皇帝遵循的一項制度。

皇帝的袞冕,袞,是指袍服;冕,則是帽子。冕的形狀是前圓後方,外黑內紅,方圓代表天圓地方,黑紅代表陰陽太極。冕的前後各有十二旒,也就是十二條珠串。每條珠串用青紅白黑黃五色彩玉十二顆串成,串玉珠的絲線也用五彩絲編成,每隔一寸結成一個結頭,用以固定玉珠。所以,每條旒長一尺二寸,皇帝戴上冠冕以後,十二旒就可以遮蓋在皇帝的面前,使臣子不容易看清皇帝的真面目,以保持皇權的嚴肅性和神秘性。

與冠冕上的十二旒對應,皇帝的袞服上也繡有十二種圖案,分別是: 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水藻、火、粉米、黼、紱,稱之為“衣裳十二章”,表示皇帝受命於天,富有世間萬物之意。

皇帝袞冕上的旒和章之所以用十二個,是因為十二是一個吉祥的數字。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天有十二個時辰,曆法裡面有十二生肖地支,甚至西方天文裡也講究十二個星座,說明十二這個數字與天有極大的關聯。皇帝自稱真命天子,強調受命於天,皇權天授,自然會對十二這個數字情有獨鍾,以此來向芸芸眾生顯示自己統治的合法和神聖。


棒槌襖襖


這個問題的答案竟讓我想到了

鐵骨錚錚郭沫若!為什麼呢?郭沫若這條~不對,這個人牽頭挖掘了定陵(明萬曆皇帝陵墓):

冕旒冠是皇帝祭天地,宗廟,

社稷等大典時戴用的禮冠,定陵出土兩頂

萬曆皇帝的龍袍

金絲翼善冠,至今唯一發現的皇帝金冠,金絲冠。

鳳冠

明神宗烏紗翼善冠

此冠出土時戴在萬曆皇帝的頭部。此冠用細竹絲編成六角形綢絡狀紋作胎,髹黑漆,內襯紅素絹,再以雙層黑紗敷面。

雖然有幸看到這些無比精美的出土文物。但發掘的結果正如反對者所預料的那樣:定陵挖開後,大量的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壞,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頃刻之間灰飛煙滅,讓人心痛。定陵發掘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頭號悲劇事件。

題外話:

1955年,郭沫若等著名歷史學家向國家建議挖掘長陵(明成祖朱棣的墓)。不過,文物、考古界的專家紛紛反對,因為當時的技術難以對挖掘出來的文物進行妥善保護。報告被提交給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同意了發掘計劃。長陵由於各種原因挖不動,後來才挖的定陵。

不過郭沫若等人絲毫沒有吸取挖掘定陵的教訓。1965年,郭沫若等再次申請挖掘長陵,被周恩來總理拒絕。

再有當時陝西省計劃挖掘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和陵。尤其是乾陵的發掘計劃已經做好了準備。郭沫若得知後興奮異常,他早就對乾陵中的《蘭亭集序》手稿垂涎三尺。於是他以老朋友的身份,建議周總理開挖乾陵。把發掘乾陵的好處說的天花亂墜,周總理卻只冷冷的說了一句話:“事留作後人來完成,十年之內不開帝王陵”。


坐今說天闊


嚴格來說,中國古代皇帝所佩戴的這種綴有旒的皇冠應該被稱為冕冠,也稱“旒冠”,是組成天子冕服體系的要件。

先說一下冕服。這是古代最尊貴的一種禮服,只有在祭典中才能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大帶、舄(禮鞋)等要件所組成。


還有一種隆重性僅次於冕服的禮服叫做弁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又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在這裡不再贅述。

古時候天子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最隆重的典禮時,穿十二章紋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冕服上的章紋數與冕冠上的旒數是相應的。十二章紋中,上衣六章,繪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下裳六章,繡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而十二根旒用五彩的繅繩穿就,每旒貫十二塊五彩玉石,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一寸,每旒長十二寸。


天子的冕旒數量為十二,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那麼,這些裝飾用的旒有什麼來歷呢?

古代帝王佩戴的冕冠,俗稱“平天冠”,其最顯著的造型就是最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簷,皆以綵線穿綴珠玉形成 “冕旒”。

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提醒天子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身為領袖,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人至察則無徒,帝王對身畔輔佐之人不可求全責備,對天下之事須鉅細分明,主次清晰。

與此對應的是冕冠的左右兩邊上,還各垂有一塊玉,叫做“充耳”。玉代表天地正氣,垂玉在君王左右耳朵兩旁,可以防止有佞臣謊報虛言,左右朝廷,對奸佞小人有充耳不聞,以正視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