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大宋可能一直被你低估了

那個大宋可能一直被你低估了

說起宋朝,大部分中國人的第一感覺都是“南望王師又一年”或者“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兩首都是陸游寫的,陸游也是個超級神人,有空可以聊聊他)。

還有靖康之恥,這奇恥大辱於中華民族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大敵當前,慫包宋徽宗忙著退位給兒子,自己趕緊往南跑路,結果因緣際會沒能如願,最終汴梁城破,徽欽二宗被俘。兩位皇帝帶著朝臣代表全國人民投降,割地賠款錢不夠甚至用女眷抵債。金兵入城一番肆虐之後,金人押著兩個皇帝,帶著掠奪的金銀財寶、公主帝姬以及一眾貴族女眷一路北撤。

國土、財寶還有那兩個慫包皇帝就都不提了,就說這些倒黴催的女性,在金軍的押解下北遷,在途中受盡折磨,大批死亡。 到達金國都城後,她們被遣送各處供金國君臣享樂。有的發配到洗衣院,有的被扔到金國皇帝的各大御寨,有的賞賜給金軍將領褻玩,還有些甚至流落民間,被賣為奴為娼。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很火,梳理了當時受難的女性名冊及有記錄的悲慘命運,帖子好像就叫“靖康之恥有多恥”,有興趣可以搜搜。保證你三觀盡碎。很多年以後,有個武將終於能扳回一局,打了幾場漂亮的勝仗,為大宋雪恥,這人叫岳飛,他的結局你也知道。

總之,幾百年來,說起中華文明,大家總是會追憶秦皇漢武或者強盛漢唐之風,而提起大宋,總是積貧積弱,艱難又脆弱,疆域小,國力弱,重文抑武,被周邊少數民族遼、金、西夏、蒙古挨個兒揍一遍,稱臣又納貢,最後被蒙古鐵蹄踏平徹底亡國。(這裡僅指大眾的印象,中國的史學研究裡,兩宋的文明程度並未被低估,唐宋近世論在國內也是很有市場的。)

事實上,大宋的實力也許被咱們這些大眾嚴重低估了。

在許多著名史學家眼中,宋代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發達、科技最進步、經濟最繁榮的時代,也是民生最富足的時代。費正清認為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日本學者宮崎市定認為,“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時代;而英國李約瑟則認為“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考任何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就在宋代”;英國史學家湯因更是直 言,“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

不如暫時放下對大宋的成見,來看看,這個弱宋其實也沒你想的那麼弱的另一面吧。

首先,作為引入,來談一談唐宋變革論。按照這種理論,宋朝是現代的“拂曉時辰“

唐宋變革論認為,中國在唐宋之際,發生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將唐代與宋代劃分成兩個時代,唐朝屬於中世紀,而宋代則是近代的開始。中國的近代化的開端,不是清末的洋務運動,也不是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而是大宋。換句話說,原來“資本主義萌芽”這棵“芽”,不是在晚明“萌”出來的,早在宋代就“萌芽”了。公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突然進入了現代,紙幣、航海用的指南針、利用水力帶動的紡織機器,全都在宋朝出現了。

一、大宋農業興盛,百姓康樂

農業隆興是社會繁榮的基礎,史稱宋代“百姓康樂”。據《宋史·食貨志》所載,宋太宗時,墾田三百一十二萬五千餘頃(每頃百畝),宋真宗時墾田五百二十四萬七千餘頃,至宋神宗時,天下墾田已逾三千萬頃,故農產品豐盛。水利是發展農業的要務,兩宋都很重視。開闢荒地,增加耕地,都與開溝渠有關。稼穡的兩大敵人水患與旱災,亦可由興水利而減輕其危害程度。總之,兩宋有“民生性命在農,國家根本在農”的觀念,故朝廷對水利之興建,災荒之賑濟,均全力以赴。

二、“士大夫政治”之清明與大宋文臣名仕之風骨

在中國歷史上,儒家文化雖然一直占主導地位,但儒學的傳承者作為一個群體在政事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是直到北宋才產生的現象,被稱為“士大夫政治”。

所謂士大夫政治,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權不再被宗室和大世家裹挾,中央集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總之,既強化了君權和中央集權,又保證了臣子的權力、自由、積極性。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在太廟裡立下誓碑,令後繼子孫當皇帝的,不得濫殺士大夫和言事之官。印證的記載雖然不足,但其中體現的治國理念確實被宋太祖的繼承者們所遵循,宋朝也因此成為士大夫政治的黃金時代。

這麼一看,大宋太祖爺說了不殺文臣,大宋沒有後世的廷杖,也沒有東西廠,對文臣沒有重刑,最多也就貶官罷黜,皇上再氣也不能把這些士大夫怎麼樣,士大夫們也十分爭氣(得瑟),正如如歐陽修所言”開口攬時事,論議爭煌煌”,大宋應該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最理想的年代了。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大宋那些耀眼的文臣,以及大宋文人的氣節。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寫《愛蓮說》的周敦頤,寫《醉翁亭記》的歐陽修,”念奴嬌.赤壁懷古“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蘇軾,小時候砸缸後來寫了《資治通鑑》的司馬缸啊不司馬光,變法狂魔王安石,新儒學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後世尊之為“朱子”的朱熹,“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還有能文能武金戈鐵馬的陸游和辛棄疾,甚至黑臉神判包拯,沒錯,你耳熟能詳的這些名臣們,他們通通來自大宋。

大宋崇尚寬仁和文治,大宋的名仕們忠君愛國、重視名節。後國家危難,他們慷慨赴死前赴後繼,雖無法逆轉大勢,卻也能讓入侵者付出慘重代價,更在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筆。如清朝學者趙翼所說:“及有事之秋,猶多慷慨報國,紹興之支撐半壁,德祐之畢命疆場,歷代以來,捐軀殉國者,惟宋末獨多,雖無救於敗亡,要不可謂非養士之報也。”

1279年春,南宋流亡政府與元軍在崖山展開最後一戰,結果我們都知道,宋師大敗,陸秀夫揹負宋帝昺蹈海而死,數以萬計的宋朝軍人與遺民投水殉國。以至於,至今有人堅持認為,崖山之後無中華。

三、大宋經濟空前繁榮

宋朝是這個歷史上最富裕的一個王朝,就連唐朝的經濟都比不過宋朝,宋朝的海外貿易也是各個朝代中最繁榮的。

這裡必須提到的是一錄一圖,即《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內容基本一致且互相印證,圖文並茂給你展現一個繁盛的東京(開封),北宋的都城。

節選《東京夢華錄》的一段品品: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遊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

那個大宋可能一直被你低估了

《清明上河圖》更是直觀,畫上的每一個小人都是一段人生,文人也好,商賈也罷,帶著自己的期待和憧憬,在東京(開封)的這一秒各司其責忙忙碌碌,謀著自己的人生幸福。

宋朝不直接收人頭稅,而是採取了相對先進的間接的收稅法,官方壟斷生活必需品進行官辦經營,比如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收入成為宋朝財政的大頭。 也就是說,宋朝開始直至後來的一千多年,朝廷通過壟斷國民經濟產業,實現對國家全面經濟的掌控。

宋代沒有坊(住宅區)、市(商業區)分開的制度,也不對市有營業時間等種種限制。宋代只要納稅,任何地區、任何時間均可設店營業,並有夜市,可營業到清晨。還有“草市”,即設在城郊定期的市集,後逐漸發展成為永久的市鎮。這些市鎮的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升格成州縣。唐代十萬人以上的城市不過十餘處,到宋徽宗時,此種城市全國增加到五十餘個,這與商業的興盛有密切關係。

宋朝發明了“交子”,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建立了從發行紙幣到匯款、兌換的完整金融體系。

大宋海外貿易發達,宋朝海商帶出去的商品,主要是陶瓷、絲綢、紡織品、工藝品、茶葉等手工業製品,今天的沿海城市,基本從宋代開始就在從事海外貿易。

對上文的一錄一圖,想象一下,日落月升,燈火闌珊,人們在喧鬧的街上,或逛店看景,或飲酒作樂、或瓦肆聽曲,熙熙攘攘,一派人間煙火,繁榮興盛。

大宋之繁盛,以至於有人測算出這樣的結果“兩宋時期,大宋的GDP佔世界的70%(通說是22.7%),人民生活水平超過80年代中國”,目瞪口呆(並存疑)。

四、大宋的軍隊實力,其實也沒有你想的那麼低下

安史之亂之後,大唐尚武的弊端展現出來,各武將各節度使各個都非常能打,以至於,一個人就可以搞一個軍閥割據,唐末和之後的五代十國,基本都是各武將各開一攤,混戰近百年不得安寧。

而宋太祖趙匡胤,一個黃袍加身登基的皇帝,杯酒釋兵權罷免武將開啟的新朝,他自然認為武將過於強大是國家不安定的重要因素,於是大宋重文抑武,以至於後來各種被北方少數民族揍,給人不尚武的弱雞印象。

但是,也許,大宋並非各位想象的那麼弱。事實上宋朝的不僅經濟領先各個朝代,軍事上也是一個強大的王朝,毫不客氣地說宋朝的軍事實力遠在唐朝之上,宋朝的岳家軍、韓世充、都是名將,尤其是岳飛。

宋代軍事技術的巨大進步,從宋朝開始火器登上戰爭舞臺,發明了霹靂炮、震天雷等火器。水軍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南宋時還有車船,投石機方面有車行炮、單梢炮等 。岳飛對付金國時也大量使用了火器。據說後來蒙古鐵騎四處征戰的時候,總是會攜帶有中國龍標誌的炮筒子,耐人尋味。

蒙古崛起後,鐵騎橫掃亞歐大陸,所向披靡。它滅亡西夏只用了二十二年,滅金用了二十三年。這些政權都以軍事立國,曾經威震天下。然而,滅掉南宋,他們整整花了四十五年。在蒙元軍隊的所有對手當中,南宋抵抗時間最久,給蒙古軍造成的損失最大,就連蒙哥汗(忽必烈他哥,也是非常傳奇的一代蒙古帝國大汗)也斃命於南宋的炮火之下。以至於國外的一些學者認為,南宋軍隊其實並不軟弱,更非無能,而是當時世界上除蒙古軍之外最厲害的軍隊。

五、大宋文化繁榮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指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變,則趙宋一代最宜究心。中國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善為惡,姑不具論,而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斷言也。”史學大師王國維說:“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動,與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漢、唐,後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學術,多發端於宋人。”

宋代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作為從雅緻的唐詩,到俗文學元曲、明清小說的過度,宋詞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氣質和藝術成就。豪放如“鐵馬冰河入夢來”“長煙落日孤城閉“”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婉約如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每一首都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除了宋詞,崛起於北宋中期的古文運動從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唐朝韓愈、柳宗元開創的局面,在某種程度上還成為宋朝時代風貌和學術思想革命的先導。散文八大家中宋朝佔了六位,足以說明問題。宋代的詩、詞、散文,長期受到後世作家的追懷和仰慕。

六、宋朝科技發達,四大發明,三個來自大宋

中國古代科技體系在宋朝之前就已形成並得到鞏固和發展,宋朝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宋朝的科學技術在諸多領域遍地開花,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三項: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的廣泛使用、火藥的廣泛應用都發生在宋朝。至於其他科技領域,宋代也是成就卓越,不但推動了這一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對人類文明進程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夢溪筆談》那位沈括(他對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地學、醫藥學都有深刻研究);秦九韶和他的《數學九章》,《數學九章》達到了當時全人類數學的最高峰;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宋慈的《洗冤錄》,其他還有蘇頌、楊輝、燕肅等等,沒錯他們統統來自大宋。

綜上,可以看到,積貧積弱的表象之下,大宋曾經是這麼的先進而繁盛。可是如大家所知,大宋之後,中國並沒有進入先進的現代,因為這個萌芽被後來的宋元變局給掐斷了。大宋開啟的先進的現代引子,被草原來的蒙古鐵騎踩回了原型,而後來的大明,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元的衣缽而不是復興宋之輝煌。可以說,宋元變局之後,宋朝文明失落。上文中提到的唐宋變革論,它論證了中華文明曾經擁有的另一種可能性,與明末資本主義萌芽的說法一樣,是另一種假說。不夠強大的文明,終究是這樣的命運吧。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宋無論曾經取得如何的輝煌,在後世揹負積貧積弱的罵名也不冤枉,對大宋的蓋棺定論,對大宋的艱難慘淡與悲壯結局的意難平,都應該成為對中華民族後世子孫的永久警示。

還記得開頭陸游的那首:”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嗎?元朝的詩人林景熙寫道:“青山一髮愁濛濛,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已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上文也提到,至今有人堅持,崖山之後無中華。不敢苟同,只能說這種說法也並非全無道理罷。

如果大宋名將岳飛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時至今日還能感染到同在復興路上的你,再想想並不是太久以前的百年恥辱,那就化悲憤為力量,知恥而後勇吧。

陳寅恪先生說過:

華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參考文獻:

《中華史綱》李定一著.--重慶:重慶出版社,2019.6

《中國通史》第三卷 遼西夏金元/卜憲群總撰稿.—北京:華夏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5

《五萬年中國簡史》下冊 姚大力、錢文忠、於賡哲、李山、武黎嵩、仇鹿鳴、吳鉤、方誌遠、馬勇著 出版社: 上海文匯出版社 2020-3-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916523991037072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83770-1.s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490306875271144&wfr=spider&for=p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