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開始轉型,引發全球車企裁員潮?

戴姆勒開始轉型,引發全球車企裁員潮?

所有企業都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所前瞻,於是,能夠長期保持對未來趨勢實現正確判斷的企業,最終成為了頭部企業。

它們依託著自己的積累和準確的前瞻判斷,一步步建立自己越來越大的優勢、口碑、消費者信任。

毫無疑問,戴姆勒在這一方面建樹頗深,幾年前那句"汽車發明者再次發明汽車"的廣告語就是最好的詮釋。

戴姆勒的未來,尋求轉型

"在未來五年中,我們將成為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

"我們將在動力總成方面對產業進行根本性的改造"

這是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在最近對路透社發表的消息。

戴姆勒開始轉型,引發全球車企裁員潮?

上述的這些話,意味著,戴姆勒開始加速了自己的轉型。將傳統的燃油機業務變革,於是裁員隨之而來。之所以需要裁掉多個崗位,是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生產環節更少。畢竟,電動汽車的電池和電動機只有200個零件,燃油車光內燃機和變速箱就有至少1400個零件。傳統燃油車有超過3萬個零件,而電動車顯然明顯更少。

於是,這一轉變要求車企將人力縮減至少一半,並且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移更多崗位。就如康林松所說,戴姆勒正在招聘許多新的軟件工程師,和電池化學、汽車電氣化方面的專家。

在未來,豪華汽車不再被定義為"富麗堂皇"和"超大空間",而是"可持續性"和"高效"。因此,除了調整人員規模,戴姆勒還計劃調整汽車產品的尺寸大小。

未來的戴姆勒,EQ系列將專注打造最高效的電動汽車,目標是充滿電後能一次性從德國的斯圖加特開到法國的馬賽。


戴姆勒開始轉型,引發全球車企裁員潮?

戴姆勒還計劃向車主提供全新的數字化服務,例如輔助駕駛功能、資訊娛樂節目等,同時還將會為其創造新的收入來源。2024年,該服務有望搭載在新的車載操作系統上。

同時,戴姆勒計劃在中國市場開發新車型,同時挖掘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此前,梅賽德斯·奔馳曾表示,中國市場在未來十年中最具增長潛力。

重點和可能引發的趨勢

Ok,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康林松所說的核心,戴姆勒未來發展的幾個點有什麼:

1. 製造領域的進一步優化,於是不可避免的將帶來裁員。當然,這並非是什麼新話題,全球車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思考和相關的行動,面對電氣化汽車的新趨勢,傳統的汽車製造工人人數會不可避免的發生減少。戴姆勒的全球裁員計劃也並非首次提出,早在2019年就有了相關的消息。

所以,在接下來看到大眾、豐田、本田等全球知名車企開始裁員之時,你我不必奇怪。

戴姆勒開始轉型,引發全球車企裁員潮?

2. 未來的汽車產品,尺寸將會改變,同時戴姆勒對於盈利的方式也會改變。

這個點上,關於車輛的尺寸和設計方面,已經是如今汽車市場發展的共識。

但,盈利方式的變化存疑,至少短時間內存疑。

你我眼前能夠見到的例子包括,頗多的傳統車企們以及造車新勢力們的好手特斯拉、小鵬、蔚來、理想、威馬等相關車型的產品已經提出了這類的盈利理念。輔助駕駛功能需要選裝,語音相關功能需要選裝。

戴姆勒開始轉型,引發全球車企裁員潮?

但,這之中的差別在於,程度的不同。多數車企確實需要通過選裝形式來達成這方面的模式推進,但,也有少數車企是對用戶開放了更多的權益,以免費、贈送等形式進行推進。

戴姆勒的品牌力以及用戶群體的消費能力確實優於頗多其他品牌,但未來的盈利方式,戴姆勒仍需要進一步細節的考量。

如果直接2024年的車機系統中擁有頗多的收費項目,至少以如今的消費觀來看,是值得商榷的。

3. 中國專屬車型,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車企在更多的考慮中國市場的需求,在戴姆勒之前,寶馬、奧迪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相應佈局,戴姆勒實際上如今更多是在追趕的狀態。而不論對於豪華汽車品牌亦或是民用領域的合資品牌來說,這樣的行為沒有問題。

寫在最後:

可以預見的一點是,未來的汽車工業,至少在短期之內,我們會見到更多的相關裁員。但,這並不意味著汽車工業的萎縮,只是傳統的製造工人人數進一步下降,而專注於智能、科技、網聯、自動駕駛等領域的高級人才數量反而會進一步增加。

實際上,康林松此次對路透社發表的說法並不讓人意外,它的幾個策略也已經是全球車企的相關發展共識。

至於接下來戴姆勒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也並非如言論這樣鑿鑿,它還要看,當時的消費市場究竟接受程度如何,冒然強硬轉型,未來並不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