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后走"和"先走后说"的孩子有啥不同?这3点差距太明显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关于孩子的成长规律,可以用这样一句俗语来加以概括:"一看二听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翻八坐九扶站,一岁娃娃会说话。"也就是说,即便不同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他们的成长也将按照这样一个先后次序来进行。那如果次序混乱又会怎么样呢?我们不妨看看钟女士的亲身体验。


钟女士与丈夫生有一个儿子,但由于夫妻俩平常工作忙,所以这个孩子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奶奶带为照看,只有在周末或其他闲暇时段,钟女士才会将其接回到自己的身边。

前段时间,钟女士与往常一样把孩子接回家中,但这一次她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根据钟女士所说,那时候孩子已经9个月大了,但是依然没能学会直立行走,这显然有悖于正常规律。

对此,钟女士虽然有些困惑,但她最终将原因归结于自己没有花费时间教孩子走路所致。但是没过多久,孩子的另外一个举动让她意识到问题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当时钟女士因为孩子直立行走一事陷入沉思,将孩子晾在一旁。就在这个时候,孩子竟然开口喊了一句:"陪我玩。"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在第一次听到孩子开口说话时,内心都是激动不已的。但钟女士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反倒露出几分惊恐的神色。因为钟女士很清楚,9个多月大的孩子应该学会的是走路而不是说话。

为此,钟女士打电话给自己的婆婆,向其询问原因。对此,婆婆得意地说道:"孙子这个年纪确实该学会走路,但我想着走路什么时候学都可以,但如果能提前学会开口说话,那孩子岂不是可以被当成神童看待?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我都在教他开口说话。"

那么,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先学会说话,这种超前教育是否合适呢?根据钟女士所说,孩子后来虽然也学会走路,但身体协调性要远远不及同龄人,经常出现"平地摔"的问题。


其实,孩子的成长次序是有一定讲究的,孩子"先说后走"跟"先走后说"将引发比较显著的差异,那么这些差异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先说后走"与"先走后说"的差异

·身体协调差异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身体协调性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具备。但如果孩子先从语言表述开始学起,那么他们将缺乏必要的身体协调训练,等孩子再长大一些,重心将发生比较明显的偏移,此时再开始训练身体协调肯定事半功倍。


因此,"先说后走"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会显著弱于"先走后说"的同龄人。

·脑部发育差异

肢体运动需要大脑小脑同时运作才可以实现,因此先学习走动可以有效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而相较之下,学习说话只能驱动大脑运作,故而"先说后走"很可能会导致孩子错失小脑发育的黄金时段,导致孩子的脑部发育不及同龄人。

·感知能力差异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身体验。因此,先学会走路的孩子感知能力自然是比较强的。


而对于那些"先说后走"的孩子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所以即便他们在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讲话,也很难将一件事物了解清楚。

由此可见,比起学说话,学习走路的优先级会更高一些。那么,父母要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行走呢?

教孩子行走的注意要点

·尽量别用学步车

有些父母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会给孩子购置学步车进行走路练习。实际上,这种装置对于孩子学走路而言成效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学步车无法让孩子独自感受平衡,即便依靠这种装置学会走路,在脱离学步车以后,孩子依然会出现走路失衡的问题。

·以游戏引导走动

在引导孩子走路时,父母不要一味以要求的语气去训练孩子,而是应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游戏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行走兴趣,这样即便在走路过程中不慎跌倒,孩子也不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


·应适当赤脚行走

当学习行走的场地比较平整时,父母可以多让孩子赤脚行走。因为赤脚行走可以帮助孩子的足弓适应行走这一肢体动作,同时促进足部骨骼的生长发育,让孩子今后走路变得更加稳当。

我是小鹿妈咪,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