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圖/薛定諤的小羅老師

前些日子,朋友送了我一套塔羅牌。

本來,我對這種神秘學道具是沒什麼興趣的,但這套牌的牌面實在是過於誘人,於是我最終難逃“真香”定律。

到了最近幾天,形勢越發嚴峻,那種隨便擺下某個牌陣,裝模作樣的占卜遊戲儼然演變成某種習以為常的娛樂活動,在這個過程裡,我甚至會偶爾感受到一絲和手遊裡的抽卡玩法相似的愉悅。

或許,是時候戒掉這個不良愛好了。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所謂的“真香”定律大抵如此,一個雲鏟屎官怎麼可能拒絕這樣的牌組呢?

我承認,在掛著“航天”標題的文章裡大談神秘學,毫無疑問是特別離譜的事情。對於這樣的行為,一種合理的解釋是占卜和占星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而占星的同胞兄弟名為天文——只不過,這樣的解釋雖然穩妥卻稍顯乏味,因為它實在是太過接近科普文章中常見的開篇套路了。所以,我最終還是下定決心,打算在宣揚“封建迷信”的道路上再向前走一步。

無論如何,先來做一次時間流占卜吧。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時間流牌陣,方便快捷,你值得擁有

幾乎所有的神秘學教程都會提醒參與者,只有按順序翻牌才會靈驗。然而,就算這些牌上印的是薛老的貓,牌面的內容也不大可能因觀測的順序而改變,從這個角度講,先翻開哪一張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為了讓這次占卜不那麼玄學,我決定先從未來開始。

未來:星辰—正位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17.星辰—正位含義:前途光明、充滿希望、想象力、創造力、幻想、滿足願望

談到所謂的航天,自然是離不開星空的。

人類從遠古開始觀察日月星辰的運動,並將那些幾十年如一日,在夜空中恆常不動的亮點命名為恆星,將那些漂泊遊蕩,看似居無定所的光點命名為行星。

其實,恆星的“恆常”也只是暫時的。一方面,宇宙中的星體無時無刻不在運動,恆星間的相對位置也並非一成不變;另一方面,由於地軸指向的變化,天球本身也會發生偏轉。所以,我們能在古代天文觀測記錄上找到許多星辰易位的記載。

例如,北極星的輪值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稱為“歲差”的,地軸指向的週期運動。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北極星(Polaris)並不是一顆星的名字,而是指最靠近北天極的恆星,目前的北極星是小熊座α星的三合星系統,其主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勾陳一,距離地球約433光年。由於歲差的關係,不同時期的北極星是不同的。例如,到公元14000年左右,織女星將成為北極星

數千年的歷史裡,星星在各種意義上都指引著人類前進的方向,在它們的誘導下,我們得以脫離地表,進入冰冷的太空,向那些遙遠的星星派出信使。我們始終相信,通過探訪那些未知的遙遠世界,我們能夠得到有關自身和宇宙的答案。

或許,這正是新一輪深空探測工程被命名為“天問”的原因。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新視野號掠過冥王星,飛向更遙遠的外太陽系,未來,我們有機會看到更多這樣的航天任務

現在:命運之輪—正位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10.命運之輪—正位含義:關鍵性的事件、有新的機會、新的潮流、環境的變化、幸運的開端、狀況好轉、問題解決、幸運之神降臨

我們常常會因為某些簡單而無趣的理由記住一件事情,比如,它剛好發生在你特別熟悉的某個日期前後,而你又碰巧看到了相關的記錄。

在我生日前後,休梅克-列維9號彗星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撕扯成21片,先後撞進這顆巨行星濃厚的大氣,在翻湧的雲海上,它們留下一連串直徑和地球相當的黑色斑塊。

這是人類首次直接觀測到太陽系內的天體撞擊事件。

只是,這顯然並不是太陽系內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件,畢竟,即便是在地球表面,我們也能找到少許隕石撞擊留下的印跡。對於脆弱的生物圈而言,類似的撞擊事件從來都是一場浩劫,所幸,這樣的事情並不經常發生在地球。

在億萬年的歲月裡,那些巨行星,特別是木星擋下了大批流竄在太陽系的小天體,如傳說中的眾神一般庇佑著地球。在它們的保護下,生命欣欣向榮,演化出複雜的群系。

但是我們也早就意識到,寄望於“神明”在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時常會有漏網之魚繞過防線,讓棲息在地球上的生命措手不及。

同處太陽系宜居帶的火星和金星,它們的遭遇則告訴我們,就連“宜居”本身都很可能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地球上這種對生命而言舒適安逸的環境大概並不能長久地持續下去。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彗木相撞在木星表面留下的黑色斑塊直到很久以後才逐漸消褪,類似的小天體撞擊事件如果發生在地球,往往會引起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和生物滅絕

為了讓自身延續,人類迫切地需要改造世界的能力,而在改造世界前,我們首先需要充分認識世界。

航天活動是一種高效的探索方式,即便它本身能夠提供的資源,特別是物質層面的資源從來都是極其有限的,但它的確為我們帶來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知識與經驗。我們分析火星土壤的成分,記錄木星磁場的活動,把探針送到“泰坦”表面,把唱片寄往世界邊緣……

在漫長的等待後,我們也如期收到了來自宇宙各個角落的回應。自人類進入太空以來,航天活動帶來的海量的觀測數據讓我們對於地球之外的世界有了更多瞭解。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2016年9月,卡西尼-惠更斯任務終止,探測器在受控墜入土星的同時把天線對準地球,儘可能傳回更多的數據,NASA根據此事件製作的科普短片《卡西尼號的偉大謝幕》斬獲艾美獎。上圖中土星系統的3D模型所用的影像數據便來自卡西尼號任務

過去:愚者—正位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0.愚者—正位含義:流浪、憧憬自然的地方、毫無目的地前行、喜歡挑戰新鮮事物、四處流浪、美好的夢想

和許多神秘學活動相同,塔羅牌的牌義總是模稜兩可、含糊不清,參與者能輕易在這些由數學概率決定的結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解釋。

譬如,當我們發現,那張代表過去的牌是正位的“愚者”,我們便可以說,這張牌反映的問題是“探索宇宙的初心”。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太陽風中的粒子被地球磁場捕獲,在地球兩極與大氣層作用,激發出絢麗的極光。同樣源自地球磁層的現象還有著名的“範艾倫輻射帶”,在進入太空後,人類對於地球和自身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即使我們拋開一切了不起的大道理,不談所謂的機遇或是利益,也不去考慮那遙不可及的未來,探索行為本身所帶來的新鮮感和滿足感也足以令我們著迷並支撐我們不斷前行。

這種帶著天真和幼稚的初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它讓人不禁聯想到小時候在海邊拾取貝殼的經歷。即便童年的記憶早已模糊,那時的心態也多少留有痕跡:對於自然的憧憬、對於遠方的渴望、對於新世界的好奇……

為什麼要不斷探索太空?因為太空就在那裡,一如“山就在那裡”。

1969年,阿波羅11號降落在月球的靜海,人類首次將足跡留在另一個星球的表面,美蘇太空競賽隨之進入全新的階段。次年,4月24日,在戈壁深處的5020工位,長征一號火箭搭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飛向天空,順利進入地球軌道。

衛星後方,火箭三子級上的觀測體反射著陽光,在夜空中熠熠生輝。

雖然已經遲到,但是好在這一切還不算太晚。

觸樂夜話:正義都會遲到,為什麼航天日專題不可以?

月球靜海(拉丁語:Mare Tranquillitatis,意為“安寧之海”或“安靜之海”),阿波羅11號飛船在此處著陸

我們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20世紀初,某個把宇宙旅行作為夢想的俄羅斯老頭為後人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

這句名言的出場頻率極高,以至於一度被當成人類探索太空的理由。然而,或許《星空清理者》中的那句調侃才是真相——齊奧爾科夫斯基前輩撒了個謊,巧妙地把自己的慾望變成了全人類的需求,而那些宣稱人類需要太空的傢伙,大概也只不過是一群想要滿足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慾的無聊生物而已。

作為無聊生物的一員,我對這樣的說法深以為然。

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i09585d6z8t&tiny=0&auto=0有多少人不喜歡極光呢?現在,即使不在北極附近也可以欣賞真實的星空和動態的極光

文中所用到的太空圖片和視頻除木星外全部來自遊戲《太空引擎》(Space Engine),這是一款由俄羅斯天文學家Vladimir Romanyuk開發的,基於真實星曆的虛擬天文館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在宇宙空間裡用任何速度向任何方向行進,並可調整時間軸,瞭解這片星空的過去與未來(當然,目前版本還未加入宇宙和恆星演化的過程)。同時,遊戲也提供了大量利用程序隨機生成的星系和星球,通過顯示這些內容,玩家可以讓自己的旅程更加豐富。2019年,遊戲在Steam上正式發售,同時,玩家仍可以從官方渠道獲取免費的早期版本。

store.steampowered.com/widget/3146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