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文|青兒的書影世界

生活中,有些人抱怨別人不和他多說話,抱怨交不到朋友。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才發現這本書不僅教你如何良好溝通,還教你好好認識自己,做到真正的愛自己。

本書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指出,溝通效果好不好,關鍵取決於他自己。其中有三點是導致溝通不好、人際關係變差的主要原因。分別是:

隨意評判別人,尤其是負面評判。

不好好傾聽別人講話。

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需求等等。

1、負面評判,是情緒飆升的導火索

什麼是評判?評判就是根據這個人的語言或行為給他下定義,這是一種偏見。喜歡評判的人心理都有一種對與錯,是與非的價值觀。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一朋友跟我說起她13歲時被媽媽責備的事情。

“ 開頭都是因為一些小事,比如我放學忘拿作業,吃完零食忘記收拾,忘記去上舞蹈課,結果就被媽媽責備:說我丟三落四,邋遢,不懂禮貌,然後就是一大堆別的事情。”

“ 就好像她早就羅列好了一樣: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我媽媽生起氣來好像龍捲風,所到之處片甲不留…… 我自己也會怒火沖天,想衝她大喊大叫。”

對於家長來說,負面評判自己的孩子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希望能迎頭一棒,讓孩子吃透教訓,但孩子們的悲傷又會引發他們共情,反而傷害自己。

記得我上小學6年級的時候,期末考試數學考了75分,爸爸撇著嘴說:“你還能有點出息不?努力半天就考這麼點分,我看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看著媽媽往外搬花盆,跑去幫忙,結果腳下一滑,人沒摔倒,花盆卻碎了一地。媽媽說:“一邊玩去,你還能幹啥?幹啥啥不行!”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從那時候起,心裡就開始恨他們,總是打擊我,我甚至懷疑自己不是他們親生的,完全不信任我,在他們眼裡,我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優點。

之後的整個青春期,我都在和父母對抗,父母說一句,我就懟一句,責怪的越兇,我反抗得也越厲害。氣得媽媽大哭,又拿我沒有辦法,走投無路就去廟裡燒香,只為了讓神靈消除我內心的魔障。

當然,現在才覺得自己做得很過分,可那時候只想著保護自己被批得體無完膚的小心靈,誰還管得了對錯?

當責備的車輪轉起來之後,每個人就只顧著防衛自己。自我防衛只會放大對方的缺點,使矛盾愈演愈烈。

我們經常說:對事不對人。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將二者分開?大部分的我們經常是說著說著就對人開始攻擊,指責,抱怨,各種負面情緒爆發,如果說負面評判是情緒激發的火藥,那麼,非暴力溝通就是是情緒的平緩劑。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怎麼才能做到不評判?

只說你觀察到的事實。

如果爸爸說:“ 這次考試數學考了75分,5道應用題錯了4道。誰都想考個好成績,這次弄明白錯的原因,爭取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那我一定會認真回看試卷,搞明白錯誤原因。

如果媽媽說:“ 花盆碎了,我想你也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點。”

那我下次肯定不會故意摔破東西。

可是世上沒有如果,如同沒有後悔藥一樣。

人與人之間,絕大多數的矛盾和衝突都是誤讀、誤解的結果,也是原本期待的肯定、關懷和愛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

如果你停止評判和誤讀它,會發現愛就在那裡,就在你身邊。

細心觀察,表達事實,唯有事實,才不容易激發人的情緒。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2、好好傾聽——讓情緒消散於無形

每個人都難免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各種負面情緒。在情緒惡劣的時候,你是痛哭一場,還是瘋狂購物,或者借酒澆愁?我想,更多的人是找人述說。如果有機會傾訴,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這樣寫道:“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美好啊……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聽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並繼續前進……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我就做過一次沒有好好傾聽的事情,至今想來還很後怕。

我有一個同學,上學時,倆人經常分享彼此的小秘密。畢業之後,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慢慢地斷了聯繫。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一天,她找到了我,我只顧高興,吧啦吧啦一大堆往事,還說了自己這幾年的發展。問她的情況,她只說還好,沒詳細說。我也沒多問。

誰曾想離開後沒幾天,她吃安眠藥自殺了,還好搶救及時。我這才瞭解到她這幾年過得並不順,離職在家,照顧孩子,老公在外有了新歡,她變得抑鬱了。

我很後悔那天沒有讀懂她的情緒,面對一個發展比自己好,又喋喋不休的人,大概沒有幾個人願意訴說自己的不堪。

用心傾聽的意思,是不僅聽懂了他想說什麼、他的目的是什麼,還聽出了他的情緒。聽出了他當中的無助,他希望從這得到些什麼幫助。這才是用心去傾聽。

也許我們一輩子都學不會好好聽人說話。傾聽,你不只是能聽懂他說的,更要能聽懂他所沒說的。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練習。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那麼,面對對方的沉默,

如何做到有效傾聽?

有的時候,我們說了心裡話,很想知道對方的反應,卻發現對方一句話也不說。這時,我們也許會很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壞處想。在別人保持沉默時,我們一般會覺得有些彆扭,而很難靜下心來體會對方的感受和需要。

盧森堡博士也遇到這種情況。他的選擇是:

“我認識到,面對現實,並非完全是壞事。我還認識到,有許多的事情,我無法逃避,需要獨自去擔當。

遇到對方沉默,我們能做的是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者說出對方的感受和需要。

在書中,他講了一個心理患者接受治療的故事。

這位患者5天內一直不說話,是被家人攙扶著進來的,每次進來就蜷縮在那裡,渾身發抖,兩眼呆呆地看著地板。

博士用心體會著他,並問道:“你害怕嗎?你要覺得安全,才開始說話,是嗎?”

看他沒有反應,博士又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我很擔心你。請告訴我,我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你會覺得安全些?”

一連幾天,博士都在不斷地說出自己和對方的感受和需要,有時候還會握住對方的手幫他增加安全感。

很驚喜的是,這位病人後來竟然主動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請幫我說出心裡話”。漸漸地,他開始說出第一句話,第二句話……直至痊癒。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盧森堡博士說:作為一個聽眾,我們並不需要心理學知識或接受有關精神療法的訓練。關鍵是,我們有能力體會一個人在某個時刻獨特的感受和需要。

傾聽就是這樣一種能力,傾聽能幫助人們治癒心靈的創傷。

一個好的傾聽者能幫人打開話匣子。

比如,你見到一個老人,你說這外套真好看,你不要問後邊的話,他就會講這是哪天誰給她買的,在哪買的,多少錢等等。

你不問他,他自己也會說,這似乎是老年人的習慣。他們需要聽眾,你只要來打開第一句話,他忍不住就想多說一些話來解釋。

其實,人人都有傾訴的渴望,只要我們用真誠溫暖的心,去傾聽別人。那些不好的情緒也就消失了。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3、你有需求,但卻不善於表達

記得上大學時,學校讓家庭有困難的學生申請助學金。有的學生就敢於說出家庭的困難,表達自己需要這筆助學金。有的學生明明生活很困難,卻礙於面子,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想期待學校能主動發現他的困難,結果是敢於表達的學生拿到了助學金。

我們或許奢望過一個眼神就能懂的默契而試著沉默,於是有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的忠告。但是,爆發的是自己的過度壓抑,而消亡的是自己的真實需求。

當自己內心覺得有著情緒的時候,不要壓抑自己情緒想要表達的訴求。去想想自己的情緒源頭是什麼?和誰發生了不愉快?然後去找那個引起你情緒的人去溝通。

我們經常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哭時,媽媽會跑來餵奶。當我們在羨慕別人會喊會叫的時候,是不是該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壓抑內心的習慣。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再說說我自己。

一直以來,我都在心裡抱怨父母把對我的認知停留在孩童時代,依然把我當成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出門叮囑小心來來往往的車輛,變天叮囑穿衣服,起早了讓我多睡會兒,不出門怕我太寂寞,出去玩怕我太出格,甚至到喝水多少,上廁所的時長都會事無鉅細地嘮嘮叨叨。

而人到中年的我卻在拼命地內耗自己,雖然能理解父母之心,但確實有點難以承受這份厚愛。非但沒有表達過感受,明確需求,提出請求,而且行為言語上也很明顯的顯得不耐煩和牴觸。

其實,仔細想想,也跟我這麼多年沒有跟父母好好溝通過有關,從自己的想法到行為,也許這麼多年他們從來都沒怎麼了解過,所以也談不上理解,自己經歷的喜樂也沒有給父母分享過,努力和擔當也沒有在他們面前表現出來,對他們而言就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導致父母從未覺得我是一個讓人放心的成年人。究其根本在於自己太過自我,封閉了心門,對父母來說,我的做法又何嘗不是一種無聲的暴力溝通呢?

學會照顧好自己的感受,適當表達自己的需求,是學會和自己相處的開始。

《非暴力溝通》告訴你:那些愛而不得的事,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結語:

《孟子》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溝通不暢,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如果你有這些愛而不得的事情,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去評判,好好傾聽,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做到這些,你才會擁有非暴基因,才會愛有所得,才會做到真正愛自己。

——全文完——

注:以上配圖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