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对不少老北京来说,一入冬,就到了吃锅子的时候。

门外寒风呼啸,屋内全家人围着炭火铜锅,就着滚沸的清汤涮羊肉,那种热乎劲儿带来的满足感,是什么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的。

北京人吃涮羊肉的传统,至少可以从清朝数起。《旧都百话》曾提到:“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

如今的老北京涮肉店里,虽然也有牛肉,但哪怕是在炎热的夏天,最受欢迎的依旧是羊肉。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羊肉性温,能暖中补虚,温补气血,最适宜冬季食用。但是用来涮肉的羊肉,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羊肉都能用的。地道的老北京涮肉,讲究“铜锅炭火清汤干盘”,一个都不能少。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铜锅对于老北京涮肉而言,究竟有多重要?

当年东来顺的创始人丁德山,曾专门开了一家打造铜铁炊具的长兴铁铺,就为了方便随时改进涮羊肉的铜锅。

涮肉往往一吃两三个钟头,用导热好、散热慢的铜锅,最为合适。涮肉用的铜锅需得大肚斜面、身高膛大,这样才能放炭多,通风好,开锅快。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对北京家庭来说,传统的铜锅已经成了老物件。甚至许多涮肉店,也开始使用不锈钢或其他材质的锅。

一来好铜锅本身难得,二来用于涮肉的铜锅损耗很大。生意好的涮肉店,铜锅在旺季几乎没有机会停火,很难有机会保养,因此就算修修补补,每口锅的寿命也就是一年左右。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铜锅上桌前,放入在火炉中烧着的机制炭,一份炭火足够让铜锅沸腾两个小时,而且从头到尾可以保持一样的温度。

炭火不像燃气炉可以直接调节火的大小,但若是想要大火快点开,或是需要小火多煮会儿,也不是没有办法。用上瘦高的拔火罐和带盖的压火罐,就成了。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烧炭火对于室内的通风条件要求很高,在北京市内的餐厅,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可是对于讲究的老北京和老字号涮肉来说,不用铜锅和炭火,涮肉就不是那个味儿。

若说涮肉里最不“讲究”的,那必须是锅底。老北京涮肉讲的“清汤”,就是白开水,至多加上大葱和姜片。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比起其他秘方炒制底料、大骨熬制高汤的火锅来说,可谓是简单粗暴至极。

如果请吃惯了麻辣火锅的人来吃老北京涮肉,先看到一锅白开水,很可能会以为自己误入了黑店。但对老北京人来说,涮肉理所当然就应该用清汤。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在清汤中涮肉涮菜,食材的新鲜与否,切肉功夫到不到家,一看便知。

老北京涮肉名为涮肉,“涮”的手法也是有讲究的。用筷子轻夹肉片,放入汤中抖三四下,肉一变色,夹出来落落汤水,蘸上小料赶紧地吃。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之所以要轻夹,是为了避免夹得太用力,筷子压住的部位不熟。如果碰上把整盘子肉一次全下锅的客人,估计所有人都会觉得暴殄天物了。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羊肉切得薄而不散,绝对是个技术活。手切羊肉的师傅,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功力,是担不起这项重任的。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前面说的“干盘”,就是对羊肉的要求。好的羊肉,无论鲜切还是冻切,吃完肉之后,碟子里都不能有血水,汤里也不应该有浮沫。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北京人爱吃芝麻酱,众所周知。但是芝麻酱怎么调才好吃,也是有讲究的。

老北京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子。讲述老北京日常生活的纪录片《芝麻酱还得慢慢调》中,眼神不太好的陈子宽老人,坚持分八次一点点加水,凑着放大镜检查芝麻酱出没出油的镜头,堪称经典。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传统的铜锅涮肉蘸料是“老七碗”:芝麻酱、酱油、韭菜花、酱豆腐、卤虾油、料汁和辣椒油。调酱汁是门大学问,就算不说每种小料的搭配比例,光是调芝麻酱,就不是普通人能胜任的。

好的蘸料需要“香咸辣卤糟鲜”多种口味融为一体,其中的诀窍,还需要食客自己慢慢寻摸。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吃一口蘸了料的鲜嫩羊肉,再来一瓣解膻解腻的糖蒜,是地道的老北京吃法。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天冷了,吃顿热乎的涮羊肉?

涮完肉之后,再煮点儿白菜、粉丝和冻豆腐,配上刚出锅的烧饼,或是抹好了臭豆腐的炸窝头,这顿涮肉就算是圆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