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习俗知多少?你知道“称人”、迎夏、吃五色饭吗

立夏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预示夏天的到来,天气将逐渐炎热。在古代,人们要举行隆重的“迎夏”仪式;民间亦逐渐形成了吃“五色饭”、吃茶叶鸡蛋,称体重、见三新等一系列习俗,寓意消灾祈福。

“称人”

立夏习俗知多少?你知道“称人”、迎夏、吃五色饭吗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俗话说,平时称人,称一称,瘦三斤,只有到立夏日称才吉利。以前在立夏“称人”是为了祈求带来好运,因此在报分量时讲究讨口彩,若体重增加,称为“发福”;体重减轻,谓之“消肉”。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

如称老人:“称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莫肯莫肯偏莫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称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迎夏吃冷饮

立夏习俗知多少?你知道“称人”、迎夏、吃五色饭吗

在古代,立夏这天帝王要率领文武百官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佩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迎夏仪式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古人非常重视立夏,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赏赐给官员。立夏日,宫廷里吃冰,老百姓们则喝冷饮来消暑。

据民俗学专家介绍,该仪式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甚至更早。在夏朝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上自天子下至官宦黎民,都要举行“迎夏”仪式,到郊外迎接“夏神”的到来。

吃茶叶蛋

立夏习俗知多少?你知道“称人”、迎夏、吃五色饭吗

在南方,立夏这天至今还流行吃煮鸡蛋、竹笋和带壳豌豆等食物,期望无灾无病。民间相传吃煮鸡蛋使心气精神不亏损,吃竹笋双腿健壮有力,能走远路,吃豌豆可消除眼疾。

江苏浙江等地煮茶叶蛋,将新茶叶浸入水中与鸡蛋同煮,以不破裂为佳。民谣曰:“立夏吃只蛋,石板会踏烂。”踏烂石板,指强壮有力。

又云:“立夏吃只蛋,力气大一万;立夏不吃蛋,上坎跌下坎。”走路从上坎跌下坎,多没劲。于是,立夏这一天,家家煮蛋,人人吃蛋,确保夏天身体强壮。

“挂蛋”

立夏习俗知多少?你知道“称人”、迎夏、吃五色饭吗

还有“挂蛋”的习俗,挂蛋是针对小孩子而言。在立夏这天,父母将煮熟后蛋壳完好、无裂缝的鸡蛋装在事先编织好的丝网袋内,挂在小孩的胸前,目的是避免“疰夏”。

所谓疰夏,是说立夏之后,人容易感觉身体不适,食欲不振,出现神倦身瘦等症状。小孩挂蛋在胸前就可避免。民间有个传说,说是瘟神喜欢睡觉,直至夏至日才醒。醒来就在人间散步瘟疫,小孩受害最严重。

女娲娘娘听说后,与瘟神理论,不准他胡来。瘟神无奈,只好答应。他们约定,以胸前挂蛋为标志,立夏之日胸前挂蛋的小孩就不会伤害,这就是挂蛋的由来。这也象征一年无灾无病,健康成长。

食用“五色饭”

立夏习俗知多少?你知道“称人”、迎夏、吃五色饭吗

除此之外,民间有“尝三鲜”、吃鸡蛋等说法。比如,上海、温州等地立夏日食用青梅;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立夏饭”更是一种颇具特色的饮食。它又称“五色饭”,使用红豆、黄豆等具有五种颜色的豆类混上米同蒸,熟后可食。五色饭的寓意源自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五色意即使五行达到平衡,给人们精神上的鼓励。

立夏习俗知多少?你知道“称人”、迎夏、吃五色饭吗

总之,立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却有着如此丰富的习俗,从而形成了民族厚实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传承民族文化,不至于让这些凝聚民族之心的文化和习俗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丧失。各位看官,您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