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宝的资金到底在哪里?

新新常态


我是中行原外汇交易员,我来试着回答一下吧。

"原油宝"这种类型的产品,属于保证金交易,你的资金在你开仓后,是被冻结在保证金账户里的。正是因为被冻结,所以资金暂时不是你的,直到你平仓结算为止。当你平仓后,如果赚了,"保证金+收益"都会归还给你;如果亏了,"保证金-亏损"也会归还给你。

有人不太明白,交易发生在国内,亏的钱去了哪里?怎么就去了国外呢?

这里要简单说说什么是"做市商"。中行作为做市商,其实是你的交易对手。你买(做多)它就"被迫"卖(做空),你卖(做空)它就"被迫"买(做多)。当你觉得油要涨价,开一个多单的时候,中行就"被迫"形成一个空单。此时中行如果也判断油价上涨,它拿着这个空单就会亏损,所以它会选择时机,在国际市场上把这个空单给平掉(在国际市场做多)。所以,客户是通过中行这个中间商,间接在和国际市场做交易。

具体到此次"原油宝事件",大量看多的投资者涌入,给中行留下大量空单,这时候,中行交易员需要做头寸风险管理,不可能留这么多空单在手上,多半是在市场上通过买入合约(多单)把手上的空头给平掉了一大部分的(事后来看,如果中行不平仓空头,中行将大赚一笔)。这时,油价出现负值,中行手上仓位就出现巨额亏损,而这个亏损是由于客户开仓做多造成的,所以必须是客户分担这个亏损,这个百分之百毫无问题。(当然,做市商里面的操作比较复杂,还涉及客户间的对冲交易等,我在这里只是把问题简化了。)

真正有争议的问题,是银行移仓换月的时间点,或结算价格的时间点,与允许客户交易的时间点不匹配。等于是说,客户在无法主动交易的情况下,被迫将仓位持有到了-37美元的价位。

因此,这个要看双方的合同是怎么约定的了,我在此不做评论。

另外,这个产品是否"不当销售",卖给了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毕竟,"负油价"谁也想不到,银行估计也是傻眼了。即便现在看是所谓"不当销售",也是"事后诸葛",如果没有"负油价",谁也不会发现存在问题。

有些风险是"黑天鹅",有些风险是"灰犀牛"。而"负油价"风险,应该算是"暗物质"——它一直在那里,但谁也没有能力看到,直到有一天终于感受到它的巨大引力。


不贝说职场


“原油宝”的资金到底在哪里,只有中国银行最清楚!中国银行出来解答这个问题是最准确的。

我等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纯属宝宝好奇!

我只说二点:

第一,中国银行的“原油宝”是挂勾期货的一种金融衍生品,不是原油期货,但是与原油期货价格同步。中国银行的客户在原油宝上买入原油,卖家是中国银行,在原油宝上卖出原油,买家是中国银行,换句话说,客户投资“原油宝”的资金就一直在银行里打转儿。[捂脸]

第二,既然“原油宝”是挂勾期货的产品,那么客户的这些资金就应该是用来投资期货。至于中国银行是不是将这些资金都用来投资期货了,还是只投资了一部分,就不知道了。








雪落石健


如果是正规的期货市场,那么散户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所直接客户、直接下单买卖,这是完全市场化的。

但是芝加哥交易所属于境外期货机构,在境内是不合规的,国内散户不可能直接开户交易,但是中行作为合格投资机构可以在芝加哥交易所开户,买卖原油期货合约。

中行自己买卖合约则风险很大,因为看涨或者看跌都不可能100%的盈利,显然中行并不想拿着自己的本钱冒这种风险。

于是中行发明了一种产品,就是“原油宝”,它既不属于期货的范畴,因为散户无法直接交易,又不属于理财的范畴,因为本金都有可能被穿仓,风险性极大。

原油宝的一端连着国内投资散户,一端连着芝加哥交易所,中行在其中起到“搭桥牵线”的作用,实际就是一个做市商,从中牟利手续费。

国内散户要想成为原油宝的客户,那么必须存入一定数量的保证金,这个保证金是被冻结的,只有当完成平仓之后,根据散户是赚或赔,将“保证金+收益”返还给客户,或者将“保证金-亏损”返还给客户。

国内端,散户下单看涨或者看跌,中行根据散户看涨或者看跌的实际单数在芝加哥交易所买涨或者买跌,实际上中行做单的钱就是来源于国内散户“被冻结的保证金”,中行做的可谓是无本生意。

当这次华尔街将油价击穿到-37.63美元/桶之后,中行因为没有现货交割权限,只能选择亏本卖掉,亏本的钱中行先垫付给做空方,回过头来中行开始划扣国内散户的保证金,保证金不够则要求散户补缴,否则就扬言要上征信。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假设盘口没有被砸穿到负值,那么实际散户保证金的钱是足够赔付的,也就不存在继续“倒贴”给中行的钱了。

因此,实际原油宝的钱全部来自于国内散户的保证金,而冻结的保证金只不过是在APP上显示的一个数字而已,这部分被冻结的保证金被中行用来在芝加哥交易所做空或者做多。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