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就是黑嗎?它到底是個什麼行當?

提起房地產,先來糾正兩個典型的誤解:

第一,說起房地產,有人便是怒不可撤:空手套白狼,暴利行業,一本萬利。

其實這是誤解很深的,經過這幾年的政策束縛和市場規範,暴利思維真的已經落後,當前市場競爭環境下,除非新生的毫無競爭的行業,現在的任何一個發展成熟的行業都不再有暴利,包括房地產。當然我說的是合法合規的行業。

第二,另外一波人說起某人做房地產,第一個問題必定是問:“房地產?賣房的銷售嗎?現在房價多少錢?”。殊不知,房地產行業的分工系統和運行結構,甚至比任何一個行業都完善,崗位分類比其他行業都多,銷售只是上百個崗位中的一個。此處若可以,我很想發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本著科普的目的,懷揣一顆為房地產行業正名的心,咱來詳細說說房地產到底是個什麼行當?


首先,房地產行業有兩個核心的類比屬性,為了直觀理解,我把它總結如下亮點:


其一,開發房地產,無外乎買地建房賣房,說白了房地產就是典型的來料加工行業。


其二,進貨原料、加工過程和單品銷售價格,涉及資金量都是巨大的,土地和建設成本均是以億或十億為單位。所以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


房地產就是黑嗎?它到底是個什麼行當?

其次,房地產怎麼賺錢?咱們就按來料加工模式來講講。


顧名思義,來料加工是典型的買來原料加工賣掉的操作。只不過房地產行業的這個原材料是土地,有且只有一個供應商(按新政策,未來將增加一個供應商,那就是村集體),而且這原材料具有稀缺性,還蠻貴,隨隨便便就是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在對原材料加工期間還得再不斷投入幾個億的建設成本做深加工,再通過銷售產品的附加值賺錢。因此簡單理解,房地產需要的投入成本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是進貨的錢,即買地成本;其二是生產的錢,即建房成本。


房企開發項目成本中,買地的錢佔據45-50%,建設的錢大概25-30%,其他稅和費合計大概15%,剩下大概10-15%利潤,如此,普通人即可進行簡單邏輯上的分析:若要同等條件下獲得更大的盈利空間,降低地價、節省建安成本、少交稅費是三個核心。


當前的房地產行業的實際情況中,三個核心要素執行起來存在較大差異。首先,土地稀缺性,因此降低地價難度較大;其次,因大量使用裝配式建築,建築技術的規模化帶來了邊際效益,實現了建設成本的降低;再次,在近些年的國家減稅降費的措施下,房地產行業稅費總體上有所降低,部分地區還實現了退稅。因此稅費節省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節省。


綜合下來,隨著行業的發展成熟、土地稀缺及競爭白熱化,房企整體收益率及利潤率均在整體性地下降。非上市房企平均利潤率只有5-7%,上市房企因融資成本低廉,實際獲取了不少利息成本較低的優勢,平均利潤率可達10-12%。

最後,房地產行業是怎麼發展的?


房地產行業經營模式類似來料加工,按模式歸類應該是實體經濟。事實上,資金密集型的屬性天生決定了這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運作。


這幾年多數房地產開發商追求規模,三年內從300億跨越到1000億的口號層出不窮,300億到1000億銷售額,有可能嗎?可能。


想要蛋糕做大,那就得進貨更多的奶油和糕點這些原材料,支撐點主要就在於多買地。買地投入資金量大,且國家明文規定不能用直接融資的錢買地,怎麼辦?別急,不能用融資的錢買地,但是融資貸款的錢來建房子是合理合法的啊。因此,常規的做法便是前期多銷售,多賣房子,賣房子的錢來買地,買完地再抵押申請貸款建房子,再賣房子回收款項,並且通過賺取利潤,不斷增大滾動的資金量,如此往復。


有人說,那300億到1000億,中間規模的增量所需要的資金都是靠利潤來填補嗎?那你還說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是暴利?不不不,你又錯了。


300億到1000億規模增量的填補,主要靠的是融資槓桿的滾動。


簡單舉個例子,一套房100萬,你花3成實際只付了30萬就買下來這套房,實際上你就是使用了3倍槓桿,3成首付撬動了一個實際價值達到100萬的資產。同樣道理,公司花了1億買了一塊地,土地按政府規劃條件,未來市場化估值可能達到了10億,因此公司拿這塊地去市場抵押貸款,貸款額度按照10億的7成計算,這樣不僅買地資金通過貸款收回來,更有剩餘一部分再去買第二塊地,在地塊二進行貸款的時候,綜合參考的則是兩塊地合計的市場估值,考慮到地塊一還能不斷賺回現金可以用來還貸款,金融機構對於地塊二的融資額度還可以提高,貸出更多的錢再擴大發展規模。


當然上面提到的所有,均是以最縮略簡單的語言描述這個行當的實際狀況,目的在於直觀可理解。事實上,因其涉及行業眾多,且每個“進貨、生產、銷售”環節都已完成了細化分工,因此實際的房地產行業運營及盈利模式遠遠複雜於上述情況。

至此,房地產這個行當算是說完了。這個行當既沒有想象中簡單,也沒有太多神話。特別是今年疫情當下,這個行當也是受到了巨大沖擊,年初房子優惠打折大有不可阻擋之勢,裁員跳槽等關鍵詞也是傳得沸沸揚揚,作為其中一員,只能是勉勵自己修煉內功,在壓力中負重前行。只是比起了解這個行當的本質運作模式,我倒是更關心房價啥時候能降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