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小學德育報告》:超87%中小學生“比較喜歡思政課”

《2020中小學德育報告》:超87%中小學生“比較喜歡思政課”

2019年9月17日,南京一所小學校園裡,小學生正在打掃衛生。 (視覺中國/圖)

在中小學德育教育隊伍中,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兼職比例佔到40%,其中小學兼職比例高達80.59%。這組數據出自2020年12月12日發佈的《2020中小學德育調查報告》(下稱《報告》)。

“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專職化和專業化有待提升,這也從側面反映德育、思政工作在現有教育格局下的重要性和地位尚未得到良好的確立。”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上,調研報告牽頭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就此評價道。

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到,《報告》確定的調研對象有八類,包括小學5年級、初中2年級、高中2年級的學生和學生家長,樣本學生所在學校的班主任、德育課及非德育課教師,所在學校校長、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地市及縣(市區)教育局長。取樣數據包括上百位市教育局和縣區教育局局長,東中西部校長473位,班主任10873位,德育幹部1307位,學生147882位,學生家長130992位。

調研範圍在全國31省份均有覆蓋,其中東部11省份、中部8省份、西部12省份。

《報告》發現,從農村到縣城再到省會城市,當德育幹部談及在德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時,時間緊、人手不足和德育科研能力不足是兩大難題。其中,地級市德育隊伍時間緊、人手不足問題的佔比超過70%,而德育科研能力不足的問題集中發生在縣城,達到50.84%。值得注意的是,上至省會和直轄市,下至鄉鎮和農村,德育幹部隊伍不穩定的比例達到甚至超過25%。而地級市德育幹部待遇差的問題佔比也達到了25%。

此外,《報告》顯示,在德育工作的制度建設方面仍有待完善。以德育激勵機制為例,對校長調研數據統計發現,沒有任何德育評價獎勵機制和不清楚有沒有的校長佔比加起來接近20%。

在對學生喜愛思政課程度調研時,發現87.04%的學生比較喜歡思政課。張志勇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回顧近些年的思政課改革,雖然教材改革、教學方式頗有起色,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思政課的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課程改革的豐富性尚且不足等。

張志勇認為推動德育工作首先應當建立健全全員育人導師制。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負責若干學生的心理問題、家庭狀況的瞭解、生活幫扶、日常交流等。目前,東部省份推行這一制度的地區佔比達67.15%。

不過此次調研發現,大部分非思政課教師雖然認同學科育人理念,但很難做到。這意味著,全員育人理念還有待提高,機制有待加強。學校立德樹人的價值理念有待健全,對學生評價唯成績的傾向也仍然突出。

對於德育評價體系如何構建,張志勇說,德育的目的不是考試,將來應該是針對過程進行評價,比如可以通過制定家務勞動清單評價。《報告》顯示,在實踐育人上,學生每天在家做家務勞動的時間,從來不做的佔比8.67%,有近三分之一學生的家務勞動時間是10分鐘以內。

“不能把所有評價導向一個分數評價。”張志勇還呼籲社會應當關注一個孩子的德性成長因素有哪些,“不僅靠德育,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師生同學關係都在影響著他”。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德育中心主任張廣斌在評價此次調研時指出,中小學德育仍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加大研究力度,出臺相應的政策,積極創造條件,關鍵還要健全家校協同育人機制。

南方週末記者 賀佳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