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留壩縣地處陝西省秦嶺南麓腹地。

留壩,本來的名字叫“劉壩”。

相傳,漢初功臣張良在境內的紫柏山辟穀,因張良被封為“留侯”,這裡有座留侯祠,所以得名留壩。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留壩縣,張良廟

古時,留壩被譽為“秦漢咽喉”。

現在,留壩被譽為“天然氧吧”和“綠色寶庫”。

這個冬季,我來到留壩縣旅遊,第一個目標,就是張良廟;第二個目標,就是蕭何追韓信處;第三個目標,就是留壩廳故城。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蕭何追韓信處,我已去過

留壩廳故城,也被人們稱為“太平山城”或“留壩廳新城”。

它,始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竣工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這座城牆,修建得非常特殊,就是用糯米漿和石灰摻沙夯築,用紅色石條圍繞沿邊。後來,經過多次維修,續建壇、祠等。現在,留壩廳故城保存的城牆,主要有東、西、北這三段,至於北城牆已經無從辨識,不過頂部那座烽火臺依然清晰可見。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我站在街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牆

我從暫住的酒店出來,沿著老街步行,很快就到了留壩縣政府。

縣政府旁邊,就是太平山。

太平山不高,甚至可以稱呼它為土丘。

我順著太平山上的盤山公路前行,沒走幾步就看到了城牆。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留壩廳故城牆的西城牆段,長約204米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留壩廳故城牆的西城牆段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留壩廳故城牆的西城牆段

這段城牆,屬於留壩廳故城牆的西城牆。

根據資料記載,西城牆現在長約204米,夯土層有16~18釐米的厚度。

就在這時,我忽然驚訝地發現石條上,紅得像血,紅得不可思議。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文保碑後,紅色的古石條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紅色的古石條,紅得像血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紅色的古石條,紅得不可思議

我欣賞完西城牆後,沿著盤山公路繼續前行。

山路,彎彎曲曲。

過了一會,我就來到了東城牆跟前。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東城牆,陽面牆體呈土黃色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東城牆,陰面牆體呈碧綠色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東城牆的牆頂,可以輕鬆地登上去

根據資料記載,現存的東城牆長約200米,寬約3.5米,殘高約10米,夯土層有15~20釐米的厚度。讓我吃驚的是,東城牆的陽面為土黃色,陰面為碧綠色;更讓我吃驚的是,東城牆竟然是可以走上去的。

我高興地登上城牆頂,開始邊走邊看。

城牆上,古老的石條隨處可見。

石條兩邊,荒草叢生。

我走到最高處,也就是氣象站旁,這時回過頭俯瞰留壩縣城。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站在城牆上,俯瞰留壩縣

留壩縣,四面環山,山嶺陡峭。

山嶺上,雲遮霧繞,如同仙境。

遙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留壩就開始設留壩廳,以便加強對秦嶺腹地的行政管理。留壩廳的區域範圍很廣:東到洋縣松坪子,南到褒城武休關,西到勉縣光頭山,北到鳳縣留鳳關。1913年,留壩廳改為留壩縣。

現在,留壩廳故城屬於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秦嶺深處,這座古老的城牆,原汁原味,鮮為人知

文保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