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带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往往性情容易冲动,处于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和道德的意识。利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以及结合生活情境的导入运用,让它们了解到法律的重要性,明确法律的界限,树立危机意识,从而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起初步的法制意识,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互联系,切实的体会到法制和道德要求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文主要围绕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制的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1.创设合作型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时往往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氛围,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创设合作性的教学环境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的同时也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上教授的知识。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例如,教师在讲述“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中,教师为了切合主题,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分享、交流相关建议看法的方式来拓展学生对此话题的理解,同时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领会到友谊的含义。教师首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如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际圈,都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那么你认为朋友对你来说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教师让学生们和组员进行讨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们之间能够加深对于友谊的体会和情感,升华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2.引入实际案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为主的课堂氛围,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合作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例如,教师在讲到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时,教师首先做的并不是直接讲述相关的知识点而是通过讲述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如,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聊天进行导入。教师通过自己观看的电视节目“走进法治天地”教师通过讲述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实际,从苏丹红咸鸭蛋、瘦肉精猪肉、三聚氰胺毒奶粉、废纸包装方便面、皮革酸奶和果冻等饮食安全问题入手,讲述法治与民众生命财产、人身安全之间的关系、法律、法治的地位和意义,使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3.设置模拟法庭

道德与法制的教学内容虽然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仅仅通过上课上教师的讲述和理论上的书本知识的内容是很难真实的体会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能够形象的体会到法律在实际生活上的实际运用方法。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例如,教师通过开展法律法庭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被告和原告的角色来投入到具体的案件中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体会到相关法律在法庭中的实际运用,学生也能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具体的法律条规在违法法律和道德的情况下对犯罪的人的约束功能和相应的惩罚措施,让学生在体会的过程中能够对法律产生敬畏的心理,从而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例如,引入案例“张颖的经历”,初三的学生张颖由于长期受到家长的溺爱,不专心于学习,常常流连于酒吧、网吧等限制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结识了好多游手好闲的朋友,出入舞厅、网吧。为了能够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高额消费,她开始偷取同学的钱财,甚至屡次被学校警告。毕业后因为染上毒瘾,为筹钱抢劫、盗窃等,被判有期徒刑八年。教师为学生提供这个社会案例来让学生结合法律来进行一次简化的法庭上的评审,通过这种方式教师通过场外指导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犯罪、这种犯罪形式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等等,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引以为戒,竖起对于法律的敬畏之情。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运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法律和道德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法制课程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法律知识系统,通过教学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正直、守法的良好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