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抗癌日——每天1万人确诊,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抗癌日。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Oncology发布的最新

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来看,十年间,几乎所有国家的癌症新发病例数都在增加。

2017年,全球发病数位列前十的癌症依次是:非黑素瘤皮肤癌,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癌症,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膀胱癌。

在我国,癌症也成为了国人寿命的三大“杀手”之一。由于数据统计的滞后性,截止2017年8月30日,我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覆盖人口超过2.8亿,占全国人口21.07%。资料还显示,平均每分钟就会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而全国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

在死亡率排名前十位的癌症中,肺癌稳居第一。除此之外,还有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癌症,和JAMA Oncology发布的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报告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而癌症的高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环境污染。

每年,室外空气污染导致超过50万人因肺癌死亡。柴油机尾气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类为肺致癌物,它会加重室外空气污染,还是一种职业性肺致癌物。

2、肥胖/超重。

体重过重会增加13种癌症的发病率,但目前全球的超重患病率还是持续上升。大量含糖饮料喝久坐行为都会增加体重过重的风险,加上缺乏运动让肥胖正在成为世界流行病。

3、吸烟;

仅2017年,吸烟就导致了全球230万例癌症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的24%。全世界仍然有11亿烟民。

6、人口老龄化;

4、不健康饮食;

5、身体活动不足;

在2007年-2017年期间,有123个国家的癌症平均年龄标化发病率有所增加,中国是发病率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年均增长超过2%,但总的死亡率相对前期来说有所下降,降幅在0-0.9%。

癌症并不是突然产生的,大多数恶性肿瘤都有10-15年的潜伏期。如果体检或者筛查的时候发现结节,那说明癌细胞已经在你的体内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目前,很多人对于癌症的态度依然是谈及色变。但其实,癌症有1/3可预防,1/3可治愈,还有1/3可以缓解。关键是要注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个性化的筛查。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也让很多人体会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大多数因为新型肺炎病毒死亡的病例中,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身患某种慢性疾病,或者体内存在恶性肿瘤。

所以说,那些平时看起来对生活影响不大的慢性疾病,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刻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

疫情还没有过去,我们还要加强自身防护。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