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華爾街大型投行,重注中國市場

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華爾街大型投行,重注中國市場

摩根士丹利的孫瑋計劃從零開始創建經紀業務,高盛的Todd Leland預計資產管理業務將「無限成長」,瑞銀集團的David Chin希望將中國投銀團隊規模擴大一倍。

對於帶領華爾街進入中國市場的這些高管而言,面對全球金融行業這場巨大機遇,一場比賽正式拉開序幕。雖然全球還籠罩在新冠疫情危機陰霾之中,但是中國自4月1日起取消了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首次允許它們在中國全資擁有資產管理和投資銀行業務子公司。


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於3月27日宣佈,已獲中國證監會批准,將在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同時,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希望最終能全資擁有。

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兼中國首席執行官孫瑋表示,作為第一步,摩根士丹利將申請更多牌照,拓寬產品並投資於新業務。隨著中國證券市場有望變得更加制度化,摩根士丹利計劃建立本地經紀和做市業務,還將擴大資產管理方面的合作,並最終取得控制權。

摩根士丹利認為定向增發和公司重組方面的業務將會增長,同時預計公司在科技行業的深耕,將在科創板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

孫瑋表示摩根士丹利做好了準備,將抓住這次中國市場開放的機遇。“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仔細地投資,引入合適的人才,並建立了自己的流程。隨著我們向持有多數股權的業務過渡,我們希望能夠確保將摩根士丹利的標準推向本地市場。”孫瑋1998年加入摩根士丹利,目前在北京負責領導中國業務。


高盛

高盛,於3月27日宣佈,已獲中國證監會批准,將在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同時,高盛也表示,將尋求儘早實現100%的所有權。

高盛中國投資銀行業務聯席主管蔡衛表示 “高盛始終都把中國這個第二大經濟體作為長期佈局的目的地之一,美國等發達市場份額目前的增長空間有限,但中國則是巨大的增量市場,因此提前投入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高盛將增加其在中國大陸的投行、市場、私人財富和商業銀行業務,押注資本市場改革的加速將推動股票和債務市場以及併購的增長。高盛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其在中國的員工數翻一番至600人。擴大在中國地區的員工數,這是高盛高管制定的五年計劃的一部分。高盛現任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在2018年上任後不久就要求該行制定當時未來五年內在中國擴張的詳細戰略。

此前,高盛的戰略重點落在中國大型央企、國企的重組和IPO,幾乎參與了當時各行業第一家央企國企的重組上市這些公司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移動、中國銀行等。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高盛方面此前就對記者表示,在輔助原有大型客戶的同時,“重點發力新經濟、發力民營經濟”成為近兩年高盛的新戰略。高盛是唯一一家參與了全部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IPO的外資投行,未來高盛也將繼續服務中國民營經濟。


摩根大通

由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於3月20日在上海正式開業,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將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等金融產品和服務。

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郭利博表示:“對於摩根大通和我們的眾多客戶而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機遇之一,也是摩根大通全球及亞太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摩根大通在華運營已近一個世紀,我們正全力以赴確保公司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我們將繼續對各項業務領域進行全面投入,為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的客戶提供支持,同時藉助我們的全球網絡和資源,引領更多的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梁治文稱新公司成立對摩根大通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說:“我們將以更強大的實力,積極拓展在華事業版圖。我們將調動全球資源、以專業知識為客戶提供服務,支持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同時為中國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提供助力。”


瑞銀集團

在合資巨頭中,最早實現控股的是瑞銀證券。2018年12月24日,瑞銀正式控股內地合資證券公司瑞銀證券,持股比例由24.99%增加至51%。

2019年12月,瑞銀亞太區投行業務主管金弘毅(David Chin)表示,瑞銀將在未來3至4年內將旗下中國投行合資企業瑞銀證券(UBS Securities)的員工數量增加一倍。

瑞銀證券董事長錢于軍表示,瑞銀證券是瑞銀集團在中國總體發展的重要部分,“中國資本市場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我們對中國市場要有決心、信心和耐心。我們在考慮增資,夯實瑞銀證券資本實力,並與其他股東方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支持瑞銀證券發展,共享瑞銀證券發展的勝利果實。過去如此,未來仍將如此。”錢于軍說。


中國的市場前景

中國的市場規模著實震撼人心:據奧維諮詢預估,中國金融服務業市場規模達45萬億美元,基金管理的資產三年內可達30萬億美元。

潛力固然龐大,但對於久經陣仗的國際銀行而言卻伴隨著重重挑戰。多年來,這些外資銀行一直試圖撬開向其開放的為數不多中國市場領域,或是通過在當地合資公司持有少數股權來擴大影響力,都收效甚微。林林總總的法規,地位牢固的中資銀行,令這些外資銀行感到挫折;而由於戰略衝突,合資公司同樣裹足不前。更嚴酷的競爭正在浮現,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考慮將兩家頭部券商合併,欲與全球巨頭一較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