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立夏時節的枇杷,你吃到了嗎?。 圖/圖蟲·創意

立夏是夏天的開始。


倏兒晚風開始變得溫暖,茉莉花香接替了梔子花的溫柔,彷彿就在一瞬間,夏天要就要來了。“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候的植物、瓜果、海鮮都開始活躍生長。而中國人最喜歡用食物來感受季節和溫度的變化,即使像立夏這種在24節氣中存在感並不強的節日,也因為“立夏嚐鮮”而變得充滿期待。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孩子惦記著的心尖兒上的味道。 圖/VCG

期待換上青春氣息的碎花長裙;期待和朋友在露臺的精釀啤酒之約;期待可以擓(kuǎi)一勺西瓜圓心上那一點“心尖兒肉”;當然最期待的還是屬於立夏時節的舌尖美味,童年記憶中的鹹蛋、家常飯桌上的蠶豆、還有江河湖海中的魚鮮……


“夏餅江魚烏飯糕,酸梅蠶豆與櫻桃,臘肉燒鵝鹹鴨蛋,海獅莧菜酒釀糟”。一首浙江的立夏民謠中,十幾種食物已然唱得人眼花繚亂了,這些看似尋常的美味,總在固定的時間提醒我們,夏天到了。


今年立夏,你吃了嗎?

立夏吃個蛋

立夏蛋,是立夏這天最經典的食物。長江以南,立夏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支起煤爐,開始煮蛋,“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人們用這樣的方式,祈禱夏日平安。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原始自然的“冰裂紋”是茶葉蛋的驕傲。 圖/VCG

老寧波人

尤其重視這一天,老人們總是會早早就去市場買好調料。雞蛋瞬間變身溫室裡的花朵,在醬油、鹽和茴香的滋養下,變得深沉起來。到了下午,咕嘟咕嘟的煮蛋聲和蟲鳴鳥叫合奏一曲動人的交響樂,是童年最美的音律啟蒙。耳朵享受的同時,鼻子也開始享受,那一撮紅茶末開始發揮香氣,大老遠就能聞到。在時間的孕育下,茶葉蛋才有誘人的口味和香氣。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鹹蛋和飯,最是完美。 圖/VCG

而在汪曾祺的故鄉江蘇高郵,如同他在《端午的鴨蛋》中描述的那樣,立夏這一天,紅心鴨蛋也會展現出無盡風韻,細膩如凝脂的蛋白,鮮豔如夕陽的蛋黃,綿軟細膩,個個都有著流光溢彩的身姿。

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在蛋白上最透明的地方輕輕一戳,早就按捺不住了的鹹蛋油開始肆意流淌,配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禿黃油拌飯也突然有了對手。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 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中所提的“鴨蛋絡子”,大抵如是。 圖/VCG

不過在享受立夏蛋的美味之前,他們還要經歷一項嚴峻的挑戰“撞蛋”

立夏“撞蛋”,是每一顆立夏蛋都不能逃過的“基本考驗”,也是童年時代最激動人心的比拼時刻。仔細挑選一顆“強壯”的鹹蛋,裝在媽媽用彩色毛線編織的網套中,掛在脖子上,好像奧運冠軍的獎牌一樣隆重和驕傲。

遇到“對手”,就要拿出各自的“武器”,讓蛋頭對蛋頭,蛋尾對蛋尾進行相撞,直到一方撞破殼為止。被撞碎的雞蛋自然可以心安理得的被吃掉,而勝出的“蛋王”總是捨不得吃,拿在手裡欣賞很久。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食物裡藏著對美好時光的懷念。 圖/電影《童年往事》

圓溜溜的雞蛋是否真的在立夏吃過之後能保證夏天的平安,恐怕很難說,但至少,因為這一顆蛋的存在,讓每一個立夏回憶起來,都充滿快樂。


嚐鮮,夏天的歡迎式

立夏時節,正是部分農作物和水產品成熟的季節,所謂“不時不食”,哪裡需要什麼特別的風俗和食物來慶祝,把當季的食材,從山河湖海搬上餐桌,他們共同構成了人們對於立夏的急迫期待。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綠油油的蠶豆惹人愛。 圖/VCG

蠶豆,生在立夏時節最耀眼的食物,當之無愧地可以作為立夏這部電影中的“主角”。

震澤人喜歡用一盤清炒蠶豆當做夏天的歡迎式。安徽人喜歡用一碗蠶豆飯來慶祝立夏,平淡無奇的嫩蠶豆帶著季節獨有的鮮美,再加上筍和鹹肉的加持,一碗蠶豆糯米飯足夠闡釋“嘗新”二字的內涵。多加一勺豬油,蠶豆飯就變成了寧波人口中的“倭豆糯米飯”

如今人們喜歡把這種方便又好吃的飲食叫做“立夏飯”,但其實在更傳統的意義上,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五種有色豆摻進粳米中煮成五色飯,才能叫做立夏飯。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 豆子火腿炒飯。 圖/VCG

“翛然山徑花吹盡,蠶豆青梅存一杯”,立夏的世界總是綠油油的,蠶豆、豌豆還有青梅是這個時節最受矚目的。上海人把青梅、酒釀和鮮蛋叫做“三新”。

立夏嚐鮮,具體的時鮮有哪幾樣,因地域而不同,多少有些差別。可精緻的無錫人,能把這些“鮮”花樣都飽嘗一遍,無錫民間的“嘗三鮮”分

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這是來自大地滋養的時令美味;樹三鮮即櫻桃、青梅、杏子,帶著當季最可口水靈的味蕾體驗;水三鮮即海螄、鰣魚、河豚,江河湖海是大自然給予的舌尖賞賜。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杏子、青梅、櫻桃,立夏三姐妹。 圖/VCG

無論是地三鮮、樹三鮮,還是水三鮮,都是生津開胃、維持飲食酸鹼平衡的當令食材,為即將到來的夏天做好充足準備,熱烈而興奮地投入到接下來的農事勞動中。

小麥VS糯米,閃耀在夏日街頭

隨著天氣的逐漸增溫,萬物都開始瘋狂的汲取養分,肆意生長,所以立夏也是一個成長節點的重要標誌,不管是植物還是人,都會趁著這股子勁頭奮發。比如小麥,開始了第一輪收穫。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 麥子即將迎來收穫的夏天。 圖/VCG

立夏吃個餅


光餅是福建街頭常見的小吃,人們用食物串起對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懷念。作為“立夏三新”之一的小麥,將第一縷麥香展現在了光餅的身上,於是也成為了如今立夏必吃的食物之一。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 光餅加糟肉,人間至味是清歡。 圖/圖蟲·創意

光餅的製作秘訣在於“開”,只有揉麵的時候讓光餅“開”好了,烘烤出來的餅才可能如銅面般光滑,在燒紅的餅爐裡“歷練”一番,

麥子的香氣展露無疑,既是主食,又是點心。不僅口感酥脆,還能隨著時節變化在其中加入不同的時令蔬菜,像立夏的時候,春筍就必不可少。

將似玉笛般的小筍夾入光餅中食用,再加上福建人最愛的紅糟,每一口都生津鮮味。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 “糊塌子”讀起來總是少了幾分意境,但味道卻毫不含糊~圖/圖蟲·創意

福建人也愛吃夏餅,也叫夏稞,是用麥粉或米漿為原材料,再加佐料攤成的。甜口的加白糖,甜如初戀;鹹口種類更加多變,加鹽、蔥、韭菜或是蝦皮、肉丁、蜆肉、蟶肉、蛋等,佐料和米漿一起,在大鍋裡被收的服服帖帖,一出鍋就被搶完了。

還有一種類似的食物叫做“面衣”鹹用草頭夾蝦皮,甜用棗肉夾豬油。所謂“面衣”。北方也有類似的食物叫做“糊塌子”,但心裡總覺得,“面衣”多了幾分嬌羞,也多了幾分俠骨柔情。


大眾情人“烏米飯”


每年立夏一至,江南一帶就開始流行一道“烏米飯”。和光餅相似,烏米飯也承載了許多的當地人的歷史故事和傳說,既有

“目連救母”慈母孝子;也有獄卒救孫臏的革命情深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福建畲家烏米飯,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圖/圖蟲·創意

實際上,烏米飯其實是用烏飯樹葉的汁水浸泡過的糯米蒸煮而成的一種米飯。它是從唐朝就流傳下來的古老食物,《荊楚歲時記》說烏米飯是“寒食取楊桐葉染飯,其色青而有光”,能祛風解毒,防蚊蟲叮咬,深受南方人青睞。

古籍裡多有做法記載,採集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揀去老葉,加清水攪碎,靜置後再用篩子濾出烏葉汁水,然後把洗乾淨的糯米浸泡烏葉汁,最後撈出放入木甑裡蒸熟,大約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吃過了烏米飯,江南的夏天才算是來了。圖/網絡

“烏飯樹”染色後的烏黑糯米,不僅能蒸飯,還能包成粽子。每到立夏,

浙江、江蘇、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都會開始做烏米飯,便會有“家家皆烹,戶戶皆食”的妙景。

它香潤可口,清香撲鼻,因為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2》而被更多的人知曉。

一碗飯裡有深情,一碗飯中有時節,餐桌上的食物總是寄託著人們的喜怒哀樂,也反映四季的流轉和變化。隨時節而動,在餐桌上感受節氣之美,即使宅在家裡,也能安心吃到地道小地方的美食。四季變化,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情緒和特點,春天像初戀般浪漫,秋天則有著金婚般的沉穩,而夏天的到來,則像是錯過多年後,和初戀在街角相遇,一段埋藏在心底的情緒,開始隱隱萌芽。風物君一直有個願望,希望能陪大家“過24節氣,品地道風物”。

立夏吃點啥,這事兒北方人完敗!

▲ 今晚風物君要開一盒洪湖小龍蝦慶祝立夏了!與君天涯共此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