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玩手机充值,家长又向平台索要,这样对吗?谁的责任?

没事喝点酒


《民法通则》规定,8-18周岁的青少年儿童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实施的一些民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也就是小孩的监护人进行同意和追认,否则属于无效行为。尽管如此,还是提醒家长平时应该看管好子女,尽量让子女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免耽误学习,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孩子与电子产品的关系呢?我建议,当前电子产品已经普及千家万户,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很多时候能帮助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但是如果让孩子们沉溺于电子产品则是不可取的,家长要循循善诱地进行引导,比如现在流行的“吃鸡”游戏,家长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指出沉溺游戏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田小菲的艺术


对于家长索要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不支持,因为主要责任还是在家长。

为什么呢?

密码密码,是要保密的码,支付“大额”款项的时候都是要用密码的,你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密码,被孩子“窃取”了,很大的责任是在自己。

换句话说,你的手机被偷了,小偷使用你的手机购买了周大福的金银首饰,警察会跳过小偷去要求周大福赔偿吗?不会的,警察会让小偷赔偿。如果损失不可追回,那警察也没有办法。

孩子玩手机充值,偷偷花了你的钱,购买了平台的服务,照理说,平台没有责任返还这笔钱,因为责任在孩子,未成年人犯错是谁的责任呀,还是家长的责任。

但是法外也讲人情,上次听说一个绵羊的孩子上网课玩游戏充值了1万多,我滴乖乖,这个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不是很多钱啦,是“巨款”,可能是老人的看病钱,是要命的,可以和平台商量沟通,遇到这种问题,大家一起协商解决。

错不在平台,但是我也知道对你的家庭造成了不可换回的损失,和平台好好协商,不要动不动就去责难平台。

这也给我们做家长的提了个醒,要及早对孩子进行财商培养,要对钱有概念,合理地使用钱。

记住,密码密码,是秘密的,保护好。



点点妈聊儿童心理


你好,很高兴接到你的邀请,这么来说吧,双方都会有责任,但是家长的责任更大一点。

现在的社会手机已经离不开身了,哪怕是还在上学的未成年,小朋友也是一天抱着手机玩个不停,那这个手机肯定不是平台提供的,而是家长提供的,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讲,这就是家长的看护不当。

平台也是挺无辜的,因为他不知道充值的人是谁?并且还有一点,并不是强迫他人充值,这些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关于这件事情,我非常坚定地站在平台这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