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和《出師表》中對益州富庶程度描寫相差甚大,為什麼?

無他,時移“事”易而已。諸葛亮向劉備陳述三分天下的《隆中對》時益州還在劉璋是手裡。雖然劉璋闇弱無能,但是由於益州易守難攻所以益州一直沒有什麼大的戰爭所以此時的益州是真正的天府之國。但是在隨後的的十幾年間以益州為基地爆發了多次戰爭,有兩次甚至是蜀漢的賭國運生死之戰。益州在富庶也僅僅只有一個州,經不起如此頻繁的消耗。而曹魏佔據青、徐、豫等富庶的十州,孫權尚且有揚、荊、交三州。所以再沃野千里的益州也被沉重的負擔變得疲敝不堪。

《隆中對》和《出師表》中對益州富庶程度描寫相差甚大,為什麼?

劉璋統治時期富庶的益州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富庶的中原大地天災人禍,戰亂頻仍。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被迫背井離鄉;接著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又是一場混戰,彼此之間相互攻殺兼併。老百姓再也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糧食減產百姓爭相逃荒。

相對來說劉璋所在的益州因為易守難攻,所以並沒遭受到黃巾軍的荼毒。人們得以安居樂意,中原難民也紛紛湧入。根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此時益州和南中牂柯、越嶲、朱提、永昌等七郡的人口超過數百萬。富庶的成都平原水源豐沛、沃野千里。亂世當中,益州猶如世外桃源一般。人們在這裡過著安逸男耕女織的生活。

《隆中對》和《出師表》中對益州富庶程度描寫相差甚大,為什麼?

這就是《隆中對》中所說的“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的說法。

所以劉備接收劉璋的府庫的時候,家底兒相當豐厚。否則依靠劉備漂泊一生,身無分文的情況到處蹭飯吃。怎麼可能有家底兒和曹操硬碰硬的打漢中之戰、和孫權的夷陵之戰?這兩場戰爭在劉備佔據西川后沒幾年先後發生,指望劉備現攢家底那道菜都甭想趕上。


劉備以益州為基地建國的前後頻繁的戰爭耗光了劉璋積攢的家底兒

劉備漂泊半生,在依附劉表之前除了一個大漢皇叔的頭銜和關張二將什麼都沒有了。屢次吃敗仗,不得已依附了劉表。如果不是劉表收留的話,劉備都不知道去哪兒了?北方曹操鬧掰了,孫權沒交情。直到遇到了臥龍諸葛亮軍師才有了明確的方向,這才從一個窮屌絲搖身一變成為三分天下的高富帥。

諸葛亮的《隆中對》給劉備描繪和規劃了未來三分天下的步驟。首先拿下荊州,進而奪取西川;最後以荊、益二州為基地聯合孫權雙向北伐滅曹興漢。但是荊州在劉表去世後被繼位的劉琮獻給了曹操,也就是說荊州的家底大部分都被曹操掠奪去了。雖然在赤壁大戰獲勝後佔據荊州繳獲了一些,但是畢竟不夠成就霸業的。所以劉備必須取西川,瞄準的就是益州易守難攻的地理環境和富庶。


第一仗、奪取西川的消耗以及對文武的封賞

剛好劉璋在法正和張松的勸說下邀請劉備入川共拒張魯。劉備趁機進入益州。但是劉璋後來發現了劉備的意思,這下同宗內戰。劉璋當然不能和劉備的帶領的創始團隊相比,最後讓出益州。劉備進入成都後,大開府庫論功行賞。如下圖所示:

《隆中對》和《出師表》中對益州富庶程度描寫相差甚大,為什麼?

也就是說劉備除了進入西川是從荊州帶的糧草,其他封賞文武的賞賜都是慷他人之慨花的益州的錢。這是益州的府庫第一次在戰爭和戰後封賞中被消耗。


第二仗、劉備蜀漢的奠基之戰-漢中大戰

注意此時劉備雖然佔據了西川,但是南部的南中還不在他控制的範圍。如下圖所示:

《隆中對》和《出師表》中對益州富庶程度描寫相差甚大,為什麼?

而漢中的張魯夾在劉備和曹操之間非常的難受。因為原來佔據益州的劉璋是個佛系軍閥,對張魯沒有威脅。但是劉備佔據西川后就不一樣了,因為漢中是益州北方的門戶。所以漢中的得失關係著蜀漢政權能否站穩的關鍵。張魯最後投降了曹操,而曹操決不允許劉備輕易做大。

因此曹操得隴望蜀,打算接漢中直接南下益州。而此時的劉備就像多年的叫花子突然接收了大筆的遺產剛剛過上好日子,怎麼可能允許被別人奪了去。所以在這場持續兩年的戰役當中,因為關係著蜀漢能否站穩所以劉備拼命了。

《隆中對》和《出師表》中對益州富庶程度描寫相差甚大,為什麼?

劉備此戰幾乎發動了傾國之兵。有名的包含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則親自率領大軍幾十萬,將領包括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雖然沒有記載說就被帶了多少軍隊,但是能打贏曹操軍隊數量至少也得在十萬以上。此戰雙方都死傷慘重,多位大將陣亡。劉備艱難的取得了漢中大戰的勝利,兵力消耗極其嚴重。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

劉備雖然贏得了這場賭國運的關鍵戰爭的勝利,但是後勤消耗;陣亡將士的撫卹以及有功之臣的封賞都大量的消耗了益州財富,可謂慘勝。之後劉備稱漢中王大封文武,這錢從哪兒來還不是從益州的府庫中來。一方面劉備以漢中王的身份重賞文武,另一方面是保守戰爭摧殘的益州經濟和民政。


再次賭國運的夷陵之戰,劉備慘敗益州受到重大打擊經濟幾乎要崩潰

在付出重大代價獲得漢中之戰勝利後僅僅第三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復奪戰略要地荊州發動了討伐東吳的夷陵之戰。這場戰役可以說劉備傾進了蜀漢的國力,幾乎帶上了所有的能征戰的精銳士兵。

此時益州根本沒有從三年前的漢中之戰中恢復過來,不得不再次勒緊腰帶打這場關鍵的戰役。孱弱的益州經濟已經不能支撐劉備長期的作戰,所以劉備水陸並進打算速戰速決。但是東吳生生把這場戰役拖了七八個月,最後一把大火火燒連營。劉備慘敗,這次失敗幾乎讓益州窮的快要當褲子了。

蜀漢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多名將領陣亡。整個益州幾乎家家戴孝,處處哭聲。劉備也一病不起,臨終託孤給諸葛亮。而破屋偏遭連陰雨,本來就風雨飄搖的蜀漢國內的反對勢力趁機發動叛亂。內憂外患的蜀漢幾乎崩潰,諸葛亮不得不像保姆一樣一方面整理內政恢復經濟;另一方面平定叛亂,收復南中。

《隆中對》和《出師表》中對益州富庶程度描寫相差甚大,為什麼?

儘管有了幾年的恢復,但是益州經濟依然孱弱。這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的“益州疲弊”。究其原因是蜀漢地盤小,國弱民不豐。只能打贏,不可打敗仗。因為蜀漢只有一個益州,再富庶也經不起這麼反覆的折騰。就像薅羊毛就總拿一隻羊薅,羊毛成長的速度都趕不上薅羊毛的速度能行嗎?

而曹魏佔據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十州,還有荊州和揚州的部分郡縣。這都是經濟發達富庶的州郡啊。而吳國有荊州、揚州、交州,也不錯。而蜀國只有益州,說白了戰爭底蘊太差經不起失敗。


小結:

蜀漢只有一個益州,所以政權的戰爭底蘊先天不足。在短期內經歷了三次高烈度的持續戰役,即使益州再富庶也逐漸變得疲敝。什麼豐厚的家底兒也擱不住這麼折騰。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