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在二戰那段不平穩的歲月裡,如何在空中對抗中把握主動權成為很多國家都在鑽研的一個課題,在這當中,坦克是地面戰場上非常關鍵的武器。不只是這些,在二戰後期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王牌飛行員誕生於這個世界,當然他們手中的知名戰鬥機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在日本對珍珠港發起偷襲以後,美國人也被迫捲進了這場戰爭,在空戰行動中投入了大量的戰機,比如P-40、P-47,依靠它們與日本和德國進行對抗。縱觀美國參與的各種空戰行動,可以發現美軍戰機中主要依靠的是12.7mm機槍,很少有看見20mm航炮的身影。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這一點令大家十分不解,航炮的威力要明顯大過12.7mm機槍,偏偏它成了配角,讓後者來擔任主角,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隱情呢?這一點就要從美國在二戰中使用戰機的思路開始說起了。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其實在那段歷史歲月裡,美國還沒有足夠成熟的20mm航炮,有時還要依賴英國人的產品,可是把英國航炮應用到美軍戰機上會出現難以適應的問題,所以美軍還是決定使用自家的12.7mm機槍。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在美軍看來,航炮的可靠程度並不如機槍,在美國海軍與陸軍進行戰機規劃的時候,也有考慮到將戰機武器升級為航炮,當時選定的也是20mm口徑航炮,甚至還設計了相關產品。可是在交付以後美軍發現它的可靠性太差,技術不合格,時常發生走火事件。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航炮要位於機翼上,一旦發生走火,機翼的重量就會有失平衡,甚至出現卡彈問題,這會連累到後續的瞄準操作,戰機的有效戰鬥力都會因此受到波及,這個問題困擾了美軍許久,二戰結束了也沒有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再者,美軍當時主要的對手是日本的戰機,不一定非得需要航炮才能消滅對手,利用12.7mm機槍也可以滿足需求了。當時的日本戰機具備航程遠、靈活性強等優點,可是在機身重量和防護方面卻略顯不足,主要依靠的是輕型戰機,用機槍就完全可以搞定。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其實二戰時期空中戰機鬥法多是在近距離可視範圍之內進行瞄準射擊,機槍是最適合進行這種近距離擊殺的,可見選擇12.7mm機槍是對美軍而言最正確的選擇。更何況12.7mm機槍的成本很低,裝備子彈的數量遠遠要超出炮彈,當時美軍的飛行員都是匆忙之下組織起來的,子彈數量龐大,新手飛行員肆意揮霍也不會太可惜。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再有一點就是美國空軍當年對日本戰機進行追擊往往要進行遠程奔襲,有些戰機還要擔負遠程護航任務,此刻彈藥數量對戰機的整體作用就十分關鍵了。不只是在對抗日本的時候,在歐洲戰場中,美軍當時的P-51戰機配備的也是機槍而不是航炮,就是考慮到這一點。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由此可見,選用20mm航炮來對付那些皮糙肉厚的轟炸機是十分明智的,但是日本當時根本沒有能力對美國進行大規模轟炸,更何況那時戰機還可以考慮攜帶炸彈或是火箭彈,美國戰機想要打敗日本,根本沒必要專門打造20mm航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